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共同照顧,解決教養難題

走進馬里光部落的那天,天氣陰雨。至善基金會的車子在蜿蜒山路上繞了2小時,沿途經過不少部落,但彼此又相距了好幾彎。對這裡的孩子而言,下山去上學幾乎等於要住校;對新竹後山的許多隔代家庭而言,部落托育中心的出現就像一道曙光,解決了許多學前照顧與教養的難題。
共同照顧,解決教養難題

隔代教養故事6
後山的孩子們
早上10點鐘,2歲多的孩子們精神抖擻地圍在老師身邊,指著書上的水果說出名稱。一間教室,以壁櫃隔出兩個空間。到了玩玩具的時間,孩子乖乖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師發給他們積木。約文件夾大小的塑膠籃裡,裝著捐贈而來的塑膠積木;老師說,因為數量不多,所以也只能暫時用分發的方式讓孩子玩,不然兩歲孩子很容易因為搶玩具而吵架。另一邊的大孩子則在這時開始了美勞活動,一樣的塑膠籃裡裝了一些筆放在桌子正中央,孩子自己選擇所需要的用具。可以感受到的是,雖然物質供應的資源較為缺乏,這裡的師生互動卻提供了孩子滿滿的心靈慰藉。還在包尿布的則在另一間教室。和這班孩子打招呼時,據說剛好錯過了雞飛狗跳的換尿布時段,孩子們正安靜地玩著玩具。中心裡共有20 幾個學生,其中大部分的孩子都來自隔代家庭。

 
隔代教養家庭多
創園園長慕妮牧師說,隔代情形主要由於父母到外地工作,或是未成年生子和父母離異等情況,因而將孩子托給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的比例越來越高。「部落父母為提升家庭經濟能力,大多選擇至都市工作,若送孩童到私立托育園,其費用亦是沉重的負擔,於是親子分隔兩地、隔代教養的例子很多。」慕妮牧師說。加上馬里光裡大部分的祖父母都從事農業;遇到農忙時,有時不論天候好壞,都必須帶著幼童去田裡工作。而單親家長為了兼顧孩子,往往只能選擇在部落打零工,幾乎沒有餘力去關注孩子學齡前的教養。「這裡的孩子無法選擇自己所在的環境,只要有地方能去就很高興…跟都市孩子相比,他們比較容易滿足。」
 
後山交通不便影響就學
除前述原因外,地形與交通因素也影響部落學前教育的發展。馬里光部落座落於新竹縣尖石鄉的玉峰村、大漢溪上游河岸的兩旁,泰雅語『Mrqwang』(馬里光)即為水源及河流的意思。部落高度約海拔8百多公尺,由於地形影響,房舍分布以散居為主,各居住點僅有23戶人家。因為如此散居,路程不便,也大大影響孩子的就學狀況。在馬里光幼兒照顧中心成立之前,唯一的鄉立托兒所距離部落23小時的車程,若要每天來回接送就要花46小時。加上山路偶遇濃霧或雨季,通行時更為困難,故不論基於安全、油資或人力等方面來說,送孩子進鄉立托兒所就讀並非選項,但學前教育的需求卻無法因此被忽略。「學齡前的孩子如果沒有好好被照顧,將來到國小又是另一個問題。」慕妮牧師說。
 
也因為地處偏遠,山下公立學校的教師流動率很大。大部分的教師(多為代課老師)都是被分發來的外地人,常常時間一到,就會申請調職。年紀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穩定的環境;但對山區的孩子來說,幾乎每年都會換老師。以專業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的穩定度絕對會影響教學品質,因為,好的教學必須從了解學生開始做起;如果汰換率太高,教師對孩子的了解程度也很可能因而不夠深入。
 
成立部落照顧中心
慕妮牧師從自己孩子的經驗發現,幼兒教育對孩子日後的學習動機影響很大。本著推己及人之心,牧師將幼教的重要及成功的經驗由自家延伸到教會,再由教會推廣到部落。在至善基金會的催生下,成立了「馬里光幼兒照顧中心」。
 
幼兒照顧中心的精神,源於互助照顧的部落托育模式。慕妮牧師表示,在過去的泰雅族社會中,「共同教育孩子」是良好的傳統,但後來因為受到外在文化的影響,從「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變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三緘其口。現在部落照顧中心把以往的共同托育模式找回來,有默契地在農忙時節互助照顧幼兒,好讓照顧者得以全心工作,也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照顧。「共同照顧、共同分享是種部落共生的概念:家長分享自己種植的蔬果,回饋給幼兒園師生食用。孩子在部落共同守護與照顧下,家長不但可以感到放心,也能充滿參與感。」慕妮牧師補充。降低家長的托育成本與困境、讓家裡的主要照顧者得到喘息,進而支持部落婦女安心就業、提升專長與自信。「部落照顧」功能不但有助於穩定家庭生計,也能降低潛在的社會問題。
 
解決交通難題、主導文化教育
公立幼稚園(國幼班)僅收4歲以上兒童,又因為小學招生人數不足,近年常有續存危機。馬里光部落照顧中心成立後,4歲以下幼兒不但有地方可去,而且免費。在部落托育中心裡,老師們的責任感與同理心更強;因為本身就是部落媽媽,對孩子家裡的情況知之甚詳,更常因為體諒老人家,不辭煩勞地接送孩子上下學。「只要你願意讓孩子來、我就收!」成了江彥蓉園長最常講的話。
而在課程方面,公立學校課程雖有納入文化、母語課程,但畢竟只佔少數。以漢人標準來統一課程,不但影響部落的發展、學習機會和成就,但也因此讓部落的孩子不再說母語,使得部落文化的傳承受到大量的挑戰。在原住民文化經驗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部落孩子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了解多少?選擇性、補牆式地教母語文化是不夠的。部落必須強勢、有責任的傳授教導部落孩子,攸關鄰里中的部落耆老就是最好的老師與資源,可以將族群良好的傳統、文化、技藝傳授給孩子們。慕妮牧師表示,目前老師們也不斷地進修,同時用功研究部落文化、請教地方耆老,甚至在教學前再三確認自己的母語發音,目的就是正確地將泰雅族文化融入專業的幼教課程中。雖然如此,慕妮牧師還是謙虛地說,「不敢講我們能教多少,只是我們能多給孩子一些刺激。」
 
當天在教室裡可以發現,有些詞語老師會用泰雅語來講,之前教過的單字也會繼續用泰雅語來說,由此可看出老師們已運用語言學技巧來教導孩子母語。此外,慕妮牧師和老師們也正在研擬教學資料庫,希望能協助策劃大量紀錄片的製作,並多拍攝與泰雅族文化相關的照片,讓孩子對自己所居住的土地和文化傳統裡的各項知識、技藝,都能有更深切的認識,進而自我肯定。
 
立案問題
有些家長會問照顧中心是否會幫他們申請任何補助,慕妮牧師說,因為中心本身沒有立案,資源也都是經由募集而來,所以沒有辦法像一般幼兒園一樣幫家長申請津貼。立案問題目前無解,由於土地是跟國家承租的,既非自有土地更遑論申請建照。雖然規劃良好、環境也很安全,但光是建照的問題無法改變,其它的也連帶無法解決。此外,在部落裡的美麗大房子也不值錢,因為都不是在自有土地上蓋的,無法用坪數去衡量。
 
正向與美好的轉變
包括園長在內,照顧中心裡的3位老師都是生活在部落裡的媽媽。除了園長江彥蓉的兒女外,另外2位老師的稚子則一起帶來中心照顧。雖然皆為人母,這些部落媽媽卻以專業老師自許,求知若渴地學習相關知識,而且9月份就要去考保母證照。這種動力並非來自法規壓力,而是希望部落孩子能夠得到更完善的學前教育。回憶設立之初,江彥蓉園長說當時鄰居皆持懷疑態度,都說:「妳們又不是專業的,能做些什麼?」漸漸地,她們的用心與努力受到肯定;現在,不少人在懷孕時就和園長預約,等孩子大一點時就要送到中心來給她們照顧。
            
「用心」有時比「教育證照」更為重要,更何況眼前是一群極奮發好學且一心想把部落孩子照顧好的當地母親們。至善基金會人員也表示,一開始時老師們常說「怎麼辦?孩子都不會做」;但這群稚齡孩子的表現已井井有序,對生活常規和自理能力也很嫻熟。很多事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時間;只要一步步把孩子教好,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
 
五月桃vs.關懷部落基金
江彥蓉園長是眾多採收五月桃的婦女之一。在盛產的季節裡,她總會大清早地先到果園去採收蜜桃,然後整理裝束、開車去載孩子們上學。訪問當天,除了有幸在中心裡吃到以新鮮採收蔬菜為材料所作的午餐,還吃到口感甜脆的五月桃,樣樣都很美味。慕妮牧師說,五月桃是馬里光居民的主要作物,配成禮盒後,讓更多部落媽媽有額外的工作機會。同時,五月桃的收入也作為關懷部落基金之用,實踐取之於斯、用之於斯的精神。另外,至善基金會為了持續關注學前教育和青少年生活與課輔的需要而開展「陪你長大」計劃;關懷原鄉教育、願意支持計劃的人亦可撥打愛心專線:02-2356-0118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攝影撰文/彭紹怡
專訪人物/馬里光幼兒照顧中心創園園長督魯安.慕妮牧師、現任園長江彥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