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有沒有聖誕老人?不管過不過節,這3個意義對一家人更重要!

「過不過聖誕節」對你而言困擾嗎?要佈置、要禮物、要說故事。而習慣過聖誕節的家庭,爸爸媽媽們最害怕的就是「聖誕老人就是爸爸媽媽這件事,什麼時候會曝光?」或許,有沒有聖誕老人不是最重要的,還有3個更重要的意義......
有沒有聖誕老人?不管過不過節,這3個意義對一家人更重要!

(翻攝自 艾莉絲 XIRIS 臉書)

 

每年12月,全世界的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聖誕節,除了各式各樣的聖誕樹、歡樂溫馨的聖誕歌,最重要的就是聖誕老公公會送禮物!美國防空司令部為了不要讓小朋友的夢想破滅,甚至利用軍事追蹤系統提供「追蹤聖誕老人」(NORAD Tracks Santa)的服務,讓小朋友可以隨時隨地掌控聖誕老公公送禮物的路線,持續保有這份單純的童心。

藝人艾莉絲日前在臉書求救,因為女兒梨梨突然開口問了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媽媽,這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我同學說沒有,而且她叫我直接在youtube上搜尋關鍵字 Is Santa real 就會有影片告訴我們真相,聖誕老公公是假的,聖誕夜他不會來我們家。」艾莉絲忍不住崩潰喊:「啊啊啊啊啊啊!沒想到這天終於來了,我該怎麼回答?!!!救我!」她不知道是否應該延續這個美好的謊言,也擔心梨梨知道真相後,會對才剛開始期待聖誕老公公的弟弟威廉暴雷劇透。
 

女兒梨梨問艾莉絲有沒有聖誕老人

(翻攝自 艾莉絲 XIRIS 臉書)

 

這個問題,大概也是許多爸爸媽媽的心聲,粉絲網友們紛紛獻計、分享經驗:「我的說法是 Santa will only come for people who believe in him. 你可以選擇不相信,那他就不會來。(我家小孩不可能放棄多一個禮物的機會)」、「你可以回答小朋友說當你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代表你已經長大了」、「推薦繪本『給親愛的聖誕老公公』讓孩子從故事裡感受聖誕老公公的存在與否,是開放有許多現象空間的故事。我覺得還不錯喔!正好適合有這個疑惑的孩子!」、「現在的小朋友很聰明,所以我個人覺得要跟她說,這其實是一年當中最最最溫馨、溫暖的節日 是整年當中大人想對小孩的一整年的鼓勵與祝福,因此扮演著慈祥的聖誕公公來送禮與愛的祝福」、「曾經是真人,但是上天堂了,留下的是聖誕老公公的精神跟更多努力將這個文化傳承下去的人」......

延伸閱讀:超療癒親子手作~聖誕老公公摺紙

「一起過節」的3個重要意義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表示,「節日」對孩子而言不只是一種過節氛圍的營造,更是成長過程中的獨特記憶點。比起過不過聖誕節、有沒有聖誕老人,「一起過節」的3個重要意義,更值得我們重視!

1. 小腦袋瓜裡快樂核心記憶球的來源!

看過皮克斯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後,相信大多數的人對於電影中,那一顆顆晶瑩光亮的「快樂核心記憶球」肯定不陌生。然而「快樂核心記憶球」之所以如此珍貴,除了能為孩子的成長帶來力量及幫助外,它並非隨意創造就有,而是必須經由成長過程中,經歷、感受到的特殊事件而產生。

陳彥琪表示,「節日」對幼兒來說就像是創造孩子快樂核心記憶球的特殊事件。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凡是在節日發生過的大、小事,孩子都能夠牢記在心甚至不容易遺忘,好比每年元宵節吃湯圓時,孩子便開始回想自己去年吃了幾顆湯圓,而今年多長了一歲便要多吃一顆,又或是全家人逢年過節返鄉所發生的有趣回憶(如與爸爸放鞭炮、一起圍爐吃年夜飯、中秋賞月烤肉... 等),都能夠讓幼兒藉由「節日」對當時所發生的記憶、畫面、甚至是氣味,在腦中將這些成長過程所發生的事件歸類存放,無論孩子是否一年比一年成熟,只要節日一到還是能夠輕易憶起,曾與家人共同歡度節日的美好與成長時刻。

「節日」對幼兒來說就像是創造孩子快樂核心記憶球的特殊事件

2. 讓孩子對世界仍保有一份純真的想像

每到聖誕節時,大多數的孩子都相信世上有聖誕老人,且會在平安夜裡,駕著馴鹿雪橇悄悄地來到家中,將自己期待已久的禮物送進聖誕襪之中。陳彥琪心理師表示,讓孩子保有對於節日的想像(如:聖誕老人、嫦娥及月兔... 等),或是因為節日而延伸出的家庭互動(如農曆新年的拜年習俗),這些對於孩子的情感發展及想像力而言是有益處的

延伸閱讀:寶寶專屬耶誕小餐
 
不過每個孩子都必須依循相同的方式,對節日保有想像與期待嗎?陳彥琪心理師建議由於每個家庭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因此只要全家人一起過節對孩子來說是用意良善,且背後目的又能為孩子帶來不同面向的正面影響就夠了。至於聖誕老人存不存在,或是農曆新年是否必須進行挨家挨戶的拜年活動,這些其實都能夠因人而異地去做改變或選擇,而我們更無須為了「聖誕老人存在與否」或是「是否要依循傳統的拜年活動」搞壞了親子一起過節的愉悅氛圍。

3. 從小培養孩子對於家的認同感

現代人的家庭生活總是十分庸碌,從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生活,幾乎可說被工作與生活瑣事佔據了大半部的時間,一到難得的假日休閒時光,想好好放空耍廢都來不及了,更遑論抽出時間來聯繫家人間的情感。只好透過各式的節日、慶祝活動,帶著孩子一同參與家族間的旅行、聚餐,藉此寒暄、維繫家人間的情感。

陳彥琪心理師提醒,透過共同慶祝節日、聚會來維繫家人間的寶貴情誼,確實是個不錯的方式,但切記勿將「過節」、「慶祝」流於例行公事(如:大家一同吃完飯就各自回家、禮到人不到的狀況),反倒應該著重於與全家人共同歡慶節日時的情感連結,藉此加深孩子對於家的認同,進而增進每個家中成員對於家的歸屬感及凝聚力,更能避免現代社會常見的親子關係疏離等問題。此外擁有有良好家庭關係的孩子,他們的情感發展也較穩定且自我認同也相對建康,長期而言家庭關係更對孩子日後與人相處及來往上,更扮演著極高的關聯及影響地位。

延伸閱讀:陪孩子過節好麻煩?4個重點,告訴你一定要把握過節的時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