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專家專欄

一枝狗、一條筆、一顆火車!孩子單位詞傻傻分不清怎麼教?

很多家長的疑惑:「孩子的單位詞全都一樣,一個狗、一個水、一個紙」、「小孩的量詞蠻混淆的,這樣算語言遲緩嗎?」
一枝狗、一條筆、一顆火車!孩子單位詞傻傻分不清怎麼教?

 

「孩子的單位詞全都一樣,一個狗、一個水、一個紙」、「小孩的量詞蠻混淆的,這樣算語言遲緩嗎」​,在英文裡,單位詞大部分用a或是an就可以泛稱,例如:我有一枝筆I have a pen;我有一顆蘋果I have an apple ……而在中文裡,其實還有細分量詞與分類詞。​

 

【量詞】 ​

用來說明東西的量或組成型態,即便為同一種東西,若由不同數量或型態組成,用法就會有所差異,這點與英文相同。​

例如牛奶可以因為容器或份量不同,說成一口牛奶(a mouthful of milk)、一杯牛奶(a glass of milk)、一瓶牛奶(a bottle of milk);書本也可以因為排列或堆疊方式不同,說成一堆書(pile of books)、一疊書(stack of books)、一排書(row of books)。​

【分類詞】 ​

則聚焦在我們如何看待某物的特徵。​例如「一條魚」代表我們認為魚的形狀是長條形的;「一隻魚」代表魚是動物;「一尾魚」表示我們認為魚的主要重點象徵在於尾巴。​根據文獻,孩子學習單位詞是有一定發展順序及常見的錯誤型態的,通常由於廣泛指稱「這個」、「那個」,故孩子會先習得「個」,接著則是跟每天飲食作息有關的量詞「杯」、「碗」。​

單位詞發展順序

兩歲半:個、碗、杯​

三歲:隻、顆、本、根​

四歲:台、件、朵、片​

四歲半:塊、罐、粒、條​

五歲:串、張、頂、雙​

六歲:幅、艘、副、把​

 

 單位詞常見錯誤

簡化:所有東西都使用相同單位詞,例如一個花、一個水、一個車子。​

過度延伸:語意相近的事物,都用同個分類詞。例如覺得帽子跟鞋子也像衣服一樣要穿戴在身上,故說成一件帽子、一件鞋子。​

錯誤聯想:對有相同字的詞語進行聯想。例如認為花的單位詞是朵,故將花瓶也說成一朵花瓶。​

刪除:不知道該用哪一種單位詞,於是直接省略,例如一道閃電說成一閃電、一場電影說成一電影。​

​​​教學時可以先帶量詞,因為比較直觀,且能夠推及到不同的東西,例如裝在杯子裡的東西,不論是蘋果汁、牛奶、咖啡、水,都可以直接以杯為單位。​有一些單位詞比較複雜,例如一打、一手、一叢、一幫、一頓、一陣等,較屬於書寫體類別的量詞,可以透過繪本或是故事引導教學唷。​

​前面文章提到單位詞的發展順序,以及常見的錯誤型態。收到不少家長的私訊,其中有個家長的訊息蠻可愛的:​「有次小孩在路上看到蜻蜓,很興奮地說『媽媽,有一個蜻蜓耶』,我趕快糾正他『是一隻』,小孩點點頭表示理解,結果回去竟然跟爸爸說「剛剛我跟媽媽看到路上有一個一隻(義肢?)」​

 

單位詞這樣教

​「單位詞到底怎麼帶比較好呢?」​以下提供六個我們在臨床上常用的方法:​

​​ 從與容器或分量有關的開始

使用「容器」或用來說明東西「份量」的單位量詞比較直觀,像是一碗、一杯、一瓶、一罐、一盒、一盤等。例如裝在碗裡的不論是什麼都可以被稱為「一碗…」。​​

從孩子常接觸的先教

孩子生活中,與較常使用的東西有關之量詞可以先教。例如孩子愛玩球跟吃香蕉,便可從一顆球、一根香蕉開始,因為出現的頻率較高,孩子比較能類化。​

​​機會教育​

有些量詞或分類詞較為抽象,可以在遇到的時候再強調,例如一通電話、一道閃電、一陣風;有些則多只於書面文字使用,故可透過繪本接觸,如一抹晚霞、一輪明月。​

​​說明原則

告知原則讓孩子可以類推,例如:長長的東西大多用「條」、圓圓的東西常用「顆」;很多動物都用「隻」;兩兩一組使用的通常用「雙」。​

在生活中帶入

於日常對話中大量出現的單位詞,可以讓孩子慢慢習慣單位詞的存在與用法,例如:「幫爸爸拿一張衛生紙」、「你想穿哪一雙鞋子呢?」、「我們來看這一本書吧!」​​​

比較相近單位詞的差異

「條」比較能夠彎曲、且為長條狀(一條河、一條毛巾、一條蛇);「根」相對不能彎、偏柱形(一根火柴、一根小黃瓜、一根筷子)。​​或是「雙」多為左右對稱或兩兩一起使用(一雙鞋、一雙襪子);「對」多用於相反或相對的兩物(一對戀人、一對戒指);「副」則為成套使用的東西(一副對聯、一副牌、一副假牙)。

 

​​為什麼要從量詞先開始教

前面提及,中文的單位詞,又分為分類詞與量詞。​之所以從量詞先教,是因為分類詞在語意概念上較無實質意義,例如聖經中「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原意為「五張餅、兩隻魚,餵飽五千個人」,然而分類詞「張」、「隻」、「個」的有無,其實並未對句意造成任何改變。​

 

另一方面,量詞則具有區辨意義,例如同樣是餅,「一包」、「一箱」、「一口」、「一斤」的份量相差很大。​雖然這樣說起來,分類詞好像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其實分類詞的概念可以協助縮小語意範圍,讓我們不用每個字詞都聽得很清楚,也能理解句子。​例如聽到別人說「我早上去百貨公司買了一頂…」時,不用聽完句子也知道對方買的是帽子,而不是衣服、裙子或其他東西,因此分類詞的提示作用,其實也能協助我們降低對話時的認知負荷呢。​

 

​全世界七千多種語言,只有大約五百種語言有分類詞,中文為其中一種唷。​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情形,其實媽媽在遇到孩子單位詞使用錯誤時,及時予以更正是對的,只是更正的方式可以再明確一點,例如回「哦!真的耶,有“一隻"蜻蜓耶」,藉由語氣強調讓孩子注意差異。並且可以補充說明「蜻蜓是動物唷,跟狗狗還有貓咪一樣,所以是一隻狗狗、一隻貓咪、一隻蜻蜓唷」較能讓孩子知道應該要怎麼正確使用分類詞。

 

 

本文章轉載自《Baego培果教育》臉書專頁

 

參考文獻

黃雅微. (2006). 以中文為母語的學齡前兒童類別量詞與計量量詞習得之實證研究.​

吳淑娟. (2000). 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童之詞彙能力分析研究.​

黃瑋苓. (2004). 普通學生與閱讀障礙學生之單位詞, 識字, 詞彙和閱讀理解能力之比較研究.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12), 31-53.​

蘇欣敏. (2008). 現代漢語台灣口語量詞分類研究.

Her, O. S., & Hsieh, C. T. (2010). On the semantic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3), 527-551.​

Her, O. S. 2012. Distinguishing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A mathematical perspective and implications. Lingua 122.14: 1668-1691.​

何萬順、林昆翰(2015)。分類詞與量詞的區分──以台灣華語為例。漢語學報,456-68

林曉昀. (2020). 近義數量詞 [, , , , ] 之語義探析及其成語構式.​

陳爾薇. (2016). [],[],[] 的量詞研究: 文獻統合, 語料庫佐證與教學建議. 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 (4), 1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