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不滿,不是不能說,是不用轉來彎去,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要他人感覺有錯上

我:你不覺得,我們房間這片落地窗,灑進滿滿陽光好幸福嗎?
另一半:有陽光又有什麼用?你不在的時候,我只有一片黑暗。
我:嗶!嗶!先生你情緒勒索喔!
另一半:我只是想表達,你比陽光更陽光嘛!
我:好,這句可以。
另一半:…… 我又沒有那個意思 ……
不滿,不是不能說,是不用轉來彎去,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要他人感覺有錯上

 

其實那就是情緒勒索

先生!我聽見了你的嘀咕!

也是啦,我當然知道另一半真的沒有那個意思。這就是他的幽默風趣撒嬌可愛迷人和無心綜合而已,可是在姊的專有名詞字典裡面,這就叫做情緒勒索啊,不然叫什麼?

換成我爸對我這樣說「你都不回家,我都活在黑暗裡」,我一定火馬上上來,因為這就是一種:我的不舒服、不快樂都是因為你,表達的人或許沒有惡意,沒有真的要勒索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勒索你,只是他們缺乏好好表達的經驗,所以很直覺地用這種扭曲的方式。

直直地說,那就是:你就是我的陽光啊~你比外面的陽光還陽光啊!

說不出口是吧?

那就直接正面回應就好了啊:是啊,落地窗的陽光真美!

(本來就是嘛,我在說落地窗,硬要扯到我不在的時候多黑暗,要是我玻璃心的話,不就聽不懂你的撒嬌。)

很多時候,會不小心落入情緒勒索,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正面回應」。

 

媽,你吃飯了嗎?

你都沒回來,我怎麼吃得下!

(呃,可以直接回答嗎?)

 

爸,我後天會去買菜,要幫你買嗎?

等到你幫我買,我已經餓死了吧!

(呃,那到底是要還不要?)

 

我訂了晚上七點的車票回去,你們先吃晚餐吧。

你如果不想回來,可以根本不用回來。

(呃,我不都說了我要回來了嗎?)

 

生長在充滿拐彎抹角、情緒勒索的家庭中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

1.習慣使用言語暴力和勒索

2.被勒索但是不自覺

3.對他人的言語暴力和勒索特別敏感

4.容易悲觀逃避

5.難以建立信任關係

延伸閱讀:小時候我很討厭被比較,但當媽後我竟也差點對女兒脫口而出:「妳都不知道妳命多好……」

 

真正想要表達的愛和在意,直直地說出口

沒有關係,當你感覺敏感、或是另一半敏感,而提出提醒和你討論時,那就是修正的開始。

我們學來的溝通方式,不是我們一輩子註定的溝通方式,我們都可以透過和親密的信任他人不斷的提醒和修正,把我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愛和在意,都用直直地、火辣辣地、滿滿地、給好給滿的那種,說給她/他聽懂。

然後,我們就有機會,改變這種模式。也對下一代,好好說。

對對方的不滿,不是不能說,對孩子的管教,不是不能罵。是不用轉來彎去,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要他人感覺有錯上。

 

當你和對方,可以把「這是不是一種情緒勒索」拿出來平心靜氣、侃侃而聊的時候,已經表示對彼此的感受更重視了。

延伸閱讀:童年時的「自我價值」認定,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轉載來源/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圖片來源/photo 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