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

產後皮膚癢嗎?4大原因讓產後容易罹患蕁麻疹,中醫教你依體質調理,告別皮膚癢

產後,是人生中既幸福又充滿變化的階段。新生命的到來,為家庭帶來歡笑,同時也給產婦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巨大調整。在這段時期,部分產婦可能會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最常見之一便是蕁麻疹(俗稱風疹塊)。
產後皮膚癢嗎?4大原因讓產後容易罹患蕁麻疹,中醫教你依體質調理,告別皮膚癢

 

蕁麻疹發作時,皮膚會突然出現癢感、紅腫、凸起的風疹塊,對產婦的生活品質造成不小困擾。沐稼親子中醫診所陳婉柔院長告訴你產後蕁麻疹的成因、辨證論治方法,以及日常調養與預防之道。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其特點是皮膚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紅腫斑塊,伴隨劇烈搔癢,偶爾還會有燒灼感或腫脹。蕁麻疹可以急性發作(通常在數小時內消退),也可能成為慢性反覆的問題。產後婦女因體質改變、情緒波動與內分泌失調,更容易成為蕁麻疹的高發族群。

 

產後為何易罹患蕁麻疹?

產後,女性身體經歷重大的生理變化,免疫系統調整、荷爾蒙水平波動、作息失衡等多重因素,皆可能引發或加重過敏反應。中醫認為,產後屬於「虛」的體質,特別是氣血虧虛、衛外不固,容易招致外邪侵襲。加上乳汁分泌、情緒緊張、失眠與壓力等因素,都可能使身體的抵抗力下降,誘發蕁麻疹。

►中醫觀點

1.氣血虛弱:

生產過程中失血耗氣,產婦元氣未復,氣血虧虛,衛外不固,風邪、濕邪容易入侵肌膚,誘發蕁麻疹。

2.肝鬱氣滯:

產後情緒容易波動,焦慮、憂鬱或緊張,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進一步影響氣血運行,出現皮膚異常。

3.脾胃虛弱: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負責運化水濕。產後飲食失調或脾胃功能低下,水濕內生,與外邪相搏,聚於肌膚成蕁麻疹。

4.外感風邪:

產婦產後體虛,若過早接觸冷風、空調或受濕氣侵襲,易導致風邪、寒邪、濕邪入侵,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中醫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產後蕁麻疹,強調「辨證論治」,即根據產婦的體質、病情輕重、發病階段,進行個體化調理。常見證型與治療方法如下:

1.氣血虛弱型

  • 症狀:皮膚出現風疹塊,顏色淡紅,時隱時現,伴有乏力、氣短、面色蒼白、心悸等。

  • 治法:益氣養血,固表止癢。

  • 常用方藥:玉屏風散合當歸補血湯加減。重用黃耆、防風、白朮、當歸、川芎等藥材。

2.肝鬱血虛型

  • 症狀:蕁麻疹反覆,情緒波動時加劇,伴有胸悶、易怒、失眠、口苦等。

  • 治法:疏肝解鬱,養血止癢。

  • 常用方藥:逍遙散合養血潤燥湯加減。疏肝理氣配合養血安神藥材,如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等。

3.脾虛濕盛型

  • 症狀:風疹塊顏色淡紅或淡白,浮腫明顯,伴有腹脹、食慾減退、大便稀溏等。

  •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 常用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配伍防風、荊芥、薏苡仁等。

4.風寒襲表型

  • 症狀:皮膚麻癢遇冷加重,伴有畏寒、流清涕、四肢冰冷等。

  • 治法:祛風散寒,溫陽止癢。

  • 常用方藥:麻黃桂枝湯加減,配伍羌活、防風、細辛等。

 

中醫治療方法多元

1.中藥內服:經專業中醫師辨證開立專屬處方,調理體質、改善過敏體質。

2.針灸:選取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等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減輕搔癢。

3.中藥外洗:以蕁麻疹常用之苦參、白鮮皮、地膚子等藥材煎水外洗,緩解局部紅腫與癢感。

4.推拿按摩:適度按摩相關經絡與穴位,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與身心放鬆。

 

日常調養與預防建議

1.保持皮膚清潔與乾爽

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穿著寬鬆、棉質衣物,有助降低摩擦與刺激。

2.飲食均衡

多攝取新鮮蔬果,適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避免海鮮、辛辣、油炸及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3.調整作息

充足睡眠與規律生活有助免疫力恢復,協助身體自我修復。

4.情緒管理

產後情緒波動大,建議適時與親友分享心情,尋求支持,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亦有助於緩解壓力。

5.避免接觸過敏原

家中環境應保持整潔,避免灰塵、花粉、冷風等直接刺激皮膚。

產後蕁麻疹雖然令人困擾,但透過中醫辨證論治,結合日常調養與預防措施,多數產婦都能有效緩解症狀、恢復健康。重要的是,遇到蕁麻疹反覆不癒或症狀嚴重時,務必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切勿自行服藥。將中醫的「整體觀」與現代科學相結合,才能為產後婦女帶來更周全的健康守護。

 

撰文/陳婉柔醫師 

 

陳婉柔醫師 

沐稼親子中醫診所 院長

南崁風澤中醫診所 副院長

中醫內科專科醫師

中醫兒科專科醫師

顏面針灸醫學會 專科醫師

南崁幸福城堡月子中心巡診醫生

桃園璽寶月子中心巡診醫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