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楊祐寧的父親、知名總鋪師楊進元確診罹癌。短短三個月,這位熱愛辦桌、最懂生活滋味的男人走完人生旅程。
對楊祐寧而言,那段時間不只是病痛與告別,更是一堂關於「怎麼去愛、怎麼放手」的生命課。
那晚,楊祐寧剛收工,手機響起,是媽咪打來的電話。「你爸又喝醉了,摔斷鎖骨,現在人在急診室。」
半夜11點的醫院,他推門進去,聽見父親熟悉的大嗓門「欸楊祐寧來了~嘿嘿!」
彷彿下一句就要接:「欸我最近跟他不太熟~」
他沒有上前交談,只在一個能看見父親的位置坐下。原本想藉沉默表達自己的不滿,卻看到父親轉頭與上大夜班的小護士聊天、關心她們的辛苦。那一幕,讓他心中湧起複雜的情緒。
確診後的三個月,楊祐寧幾乎每天晚上都到醫院。他為父親禱告、讀聖經、講故事、解經文。那是他們父子之間前所未有的親密時光。
有一次,他們一起看《出埃及記》的紀錄片。楊祐寧開玩笑說:「你就像摩西,要逃離法老的權勢。」轉頭一看,父親光頭、穿著病袍坐在床上,他笑了:「不對,你比較像法老!」父親也笑,開玩笑說:「你們要好好服侍我喔,不然我拿鞭子抽你們!」那個夜晚,病房裡充滿笑聲。
「我們從惶恐,到面對,再到信心、被擊敗,又重新提起信心。」楊祐寧回憶。
那段日子,像一場信仰的拉鋸戰,但也讓他們一家人更靠近彼此。
有一晚,他讀給父親聽聖經裡的話:「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他問父親:「你有什麼想感謝的嗎?」父親笑著說:「我覺得很幸福。」那一刻,楊祐寧知道,最深的親情,不在血緣,而在「一起走過」。
在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夜,楊祐寧仍舊陪在病房裡。他笑著說:「你真是我們家的 troublemaker,在店裡你永遠都在帶頭作亂。」說完,語氣一轉:「但你是一個有福的人,因為你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也享受其中。」
父親看著他,點了點頭。那一刻,不像父子,更像兄弟。楊祐寧抱著父親,對他說:「我知道我們會再見。」
這句話,不只是告別,更是一種信念,相信愛不會因離開而消失,只是換一個地方繼續存在。
父親離開後,那些曾讓人「頭痛」的瞬間,全都成了楊祐寧回憶裡最溫暖的片段。那個大嗓門、那份愛熱鬧的性格,依然在記憶裡鮮明地響著。
或許,這就是愛最真實的模樣,有笑、有淚、有爭執,也有無條件的陪伴。
整理撰文/江睿毓
圖片來源/楊祐寧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