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寶寶受傷怎麼辦?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好動,常常爬上爬下、翻東翻西,出門更是難控制,到處亂跑,即使父母親亦步亦趨的在旁照料,仍難免有受傷的時候,跌倒擦傷,有時候流血或瘀青、血腫等等,身為父母親應該要怎麼辦才好呢?
寶寶受傷怎麼辦?

孩子受傷時第一時間父母親要先保持鎮定,不要過分緊張,家長大驚小怪反而會使得小朋友受到驚嚇,如果不是危險的狀況,應該先安撫小朋友的情緒,鼓勵他先自己爬起來,之後再檢查哪裡受傷,受傷的程度,並決定如何處理。

擦傷

擦傷是最常見的受傷情況,指的是皮膚表面的損傷,或深或淺,面積或大或小。擦傷雖無大礙,但傷口一時之間會很痛,如果處理不好仍有感染的可能性。首先最好使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盡可能清除髒汙異物,否則傷口會發炎感染,這是最重要的開始。

優碘已經不被使用來消毒,因為優碘會刺激傷口、減緩表皮再生的速度,小嬰兒為了避免碘經由皮膚吸收或之後傷口色素沈積,更不應使用優碘,建議使用無刺激性的抗菌藥膏來消毒。如果傷口不大也不深,最好開放不需包紮,但是如果傷口較深抑或有滲出物,以往會覆蓋紗布,但紗布會隨著滲出液乾掉而黏在皮膚上,換藥時會很難分開,還把復原中的傷口結痂又弄掉,因此建議可以使用「人工皮」之類的敷料貼在傷口上,可吸附組織滲液膿液,沒有刺激性,等敷料吸飽滲液再取下,如此可以加速復原,也可以避免小朋友一直去摸或摳傷口。

 

穿刺傷或割傷

穿刺傷是由直徑小而尖的物體所造成的傷口,外觀不會產生大的缺損,但是可能穿入較深層的組織,例如被針或筆心扎到,還是因為木頭竹子分叉刺入等,比較嚴重的是被較髒或生鏽的鐵釘扎到。一開始要先加壓止血,確定看看是被何物嵌入,如果不是很深也容易移除,可以小心拔出,再以生理食鹽水消毒傷口,擦上消毒藥膏。但是如果是較大的東西或移出容易有碎屑殘留,適當止血之後就應盡速就醫,不要自行拔出異物,才不會造成大量出血或是傷口不乾淨。由於小朋友一歲半之前已接受四劑破傷風疫苗注射,因此視傷口的狀況,十年之內應該不需再追加。

 

挫傷或瘀青

挫傷需要先排除一些較嚴重的情況,包括骨折,脫臼脫位等,這些情形都會造成局部腫脹瘀青疼痛,如果有這類的狀況,小朋友往往不只疼痛,連活動都會受限,所以一定需要馬上送醫。若是只有局部的腫痛瘀青,就叫挫傷。首先第一要務就是冰敷,絕對不要熱敷,冰敷的原則是愈早做愈好,一次約冰敷一二十分鐘,時間太長會容易凍傷,受傷初期冰敷愈多次愈好,大約24小時內比較有幫忙,超過一天效果就不太好。局部加壓也可減少腫脹,但是小朋友的血液循環沒有大人好,不能太大用力壓按,避免末梢循環不佳。如果需要可視情況擦「喜療妥」之類的藥膏,不過不能揉,揉反而將凝固的血塊又破壞。有時候淤血會慢慢在皮下擴散開幫助吸收,所以第二三天看起來會比一開始範圍更大,不過如果兩三天腫脹沒有改善,仍須考慮其他較嚴重的併發症,應盡速就醫。

 

指甲受傷或脫落

指甲如果因為夾到或壓到,可能之後出現白點,嚴重則會使得整個指甲瘀青,這樣的情況都會自己改善,但是不會很快,因為指甲受傷就不會復原而是等新的健康指甲長出來。若指甲受傷時就脫落,可能會流較多血而且很痛,仍須依處理傷口的方式,加壓止血消毒包紮。

小朋友常見的外傷包括前面這幾項,因此建議大家家裡應常備下列用品:無菌的生理食鹽水、無刺激性的消毒消炎藥膏、無菌紗布(清潔傷口或包紮傷口)、人工皮、OK繃、喜療妥軟膏等,以備不時之需,但也要多加注意保存期限。

不論何種傷口,第一時間正確適當的處理,能避免續發性的感染,減少後續產生疤痕的機會,小朋友復原的能力較強,倘若真的有疤痕產生,可以使用市面上的去疤產品、貼布凝膠類用品,不過需要耐心長期的使用,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