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討價還價?愛計較?6原因x6對策,解決孩子意見多

叫兒子洗澡,他卻說怎麼不叫妹妹先洗;要女兒收玩具,她吵著完成後要讓她吃餅乾……為何要求孩子完成該做的事,他們不是討價還價,就是找理由或和手足計較呢?父母該如何聰明處理這些教養狀況?
討價還價?愛計較?6原因x6對策,解決孩子意見多

 

媽媽請姊姊幫忙拿衣服去洗衣籃,姊姊卻抱怨為什麼妹妹不用拿?爸爸叫哥哥整理房間、收拾玩具,哥哥覺得為什麼總是他在收,弟弟怎麼都不用幫忙?跟媽媽到便利商店吵著要買零食,媽媽說:「不行,我們已經說好今天不買零食。」孩子卻回答:「上次媽媽有買布丁給姊姊,為什麼我沒有?」

臺南市愛家關懷協會臨床心理師何采諭說:「孩子經常沒搞清楚時空背景不同,例如:他不瞭解上次媽媽買零食給姊姊而這次自己沒有的行為關係連結。」也許上次姊姊幫媽媽做家事,媽媽獎勵她,自己因為沒幫忙,媽媽才沒有買,加上家長不太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讓孩子只接收到「為何姊姊有,我卻沒有」的訊息。

延伸閱讀:小孩愛亂丟東西,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總是意見多?

自孩子2歲語言大爆發之後,不難發現他們的認知發展快速進步,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哪些原因是造就孩子總愛討價還價、找理由或計較的心理?

◆認為父母會買單

儘管父母有訂立教養原則,但孩子可能受到其他外在因素影響,想獲得更多的好處或逃避需擔負的責任,因此,孩子偶爾會探測父母的底線,例如:今天孩子哭鬧要求買玩具,若父母接受他的方式,下次出現類似情況時,孩子亦會考慮是否繼續這麼做。當一、兩次都在原則外接納或默許孩子的行為時,討價還價狀況會越來越嚴重,何采諭心理師解釋,因為孩子在測試父母可以忍受的程度,尤其是在面對行為問題的孩子,他的測試行為更為明顯,主要是家長本身的規則不一致,讓孩子總想嘗試挑戰父母的底線。

◆孩子發現會吵才有糖

有時家長面對孩子的吵鬧與無理時,會因為自己無法容忍,給予他想要的東西或需求,例如:不喜歡孩子吵鬧或孩子沒有禮貌,以致於聰明的孩子會以此做為手段,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權益。

◆孩子的需求長期被忽略

有時孩子的意見很多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家長不妨仔細回想是否常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認為重要或想關注的部分,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像是父母下班回到家還要處理公事,或自己想放鬆一下而自顧自地上網、玩手機等,並要求孩子做自己的事、自己看書或玩玩具,只希望不受到打擾,久而久之,家長也逐漸忽略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其實若能給予孩子多點陪伴的時間,親子共同完成更多的事,皆有助於孩子穩定情緒。

◆手足競爭或覺得不公平

當家中有其他手足時,容易出現比較心態,孩子經常會感到「不公平」,為什麼都是我做?弟弟或妹妹卻不用做或做很少?是不是爸媽比較愛他(她)而不愛我?甚至孩子會出現「要是沒有弟弟或妹妹就好了」、「有弟弟或妹妹真討厭!」的念頭。倘若此時大人又抱持著「你是哥哥(姊姊),要讓弟弟(妹妹)」,使較年長的孩子產生更多不平衡的心態。

此外,多數的哥哥(姊姊)在面對弟弟(妹妹)的「弱勢」時,並未思考到自己的能力是相對較強,因為他們都將焦點放在家長身上,例如:為什麼父母比較少關心我、比較喜歡弟弟(妹妹),於是需要更多的關注與肯定。

◆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與主張

孩子2歲後會越來越明顯出現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只是他的主張有時與大人的想法不同,甚至單純為反對而反對,認為自己「為什麼要做?」、「為什麼別人不用做?」或「我就是不想做」等,因此,要視孩子的發展狀況而定。不過,何采諭心理師表示,孩子有主見是好事,當孩子能與父母爭辯「為什麼?我不認為我應該做這麼多?」,甚至明白說出理由,代表孩子的腦筋有在思考。

在華人社會的普遍現象是要求孩子聽話,不聽話就代表不乖、不孝,長期下來,養成孩子習慣聽從指令,不去思考自己該做的事及該負的責任。當孩子長大進入學校,老師在課堂上問問題,即使是簡單舉手表示「對」或「錯」,孩子也不願意舉手,因為怕說錯、做錯,而且不想擔負責任。

聽話=懂事?

通常父母會有個迷思,認為孩子聽話就是懂事、不聽話就是不懂事,建議爸媽試著調整觀念,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意見,畢竟孩子若沒有自己的核心思考,容易接受別人的觀念、受人左右。當孩子在與家長爭辯時,可以觀察他在辯證的過程是否具有邏輯性,並試著理解他爭辯背後的理由,以及爭取的東西是否合理?還可以一問一答方式引導孩子思考,讓他在面對同一件事能產生不同的想法,藉此訓練他的思考能力,而非都由父母決定。

根據輔導經驗發現多數父母習慣幫孩子做決定,當孩子進入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對於未來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也不曉得將來想選讀的學校或科系。另外,家長不妨以孩子的能力為基準,設定他可以完成的任務與目標。畢竟孩子的年紀、能力各不同,會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亦即沒有所謂的「齊頭式平等」,當孩子完成交代的事情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像是口頭上的讚美或偶爾給小點心的獎勵,都能讓孩子樂於接受下次的任務。

延伸閱讀:才不要分給你!3個小技巧,讓孩子學會分享

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6方法 從容應對孩子狀況

孩子在表達他覺得「不公平」、出現「討價還價」或「計較」等行為,爸媽如何適當的教養與引導?

1.傾聽、同理孩子的想法

聆聽孩子認為「不公平」的原因,再與他討論「所謂公平是否存在?」,父母應強調每個人的狀態不同,真的有公平這件事嗎?另外,也要同理孩子在面對事情的責任,或者面對「爸媽是不是比較不愛我」的矛盾心情與不舒服的內心感受,讓孩子瞭解到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同時肯定他這是很棒的事。

2.講好並遵守原則

面對孩子的行為,必須設定界線,例如:家規。在界線與規則內,孩子可以較自由的行事,亦即設定大原則,但不拘泥於小細節,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要遵守的規定,只要在這規定內,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過,最重要是家長必須能把持住制定的原則,至於大原則下的彈性就由家長拿捏。舉例來說,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先洗澡、吃飯,做好該做的事,接著就能自由的玩玩具或看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引導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

「同理心的訓練」對孩子而言,需在生活中一點一滴與人應對和互動,才能從中累積建立。若孩子不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看事情,自私、無感可能會變成他的代名詞。至於訓練的方式,例如: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衝突,應引導孩子思考,如果你是那個同學,你會怎麼做?在家裡請姊姊幫忙做事,姊姊抱怨為什麼妹妹不用幫忙,引導她看到妹妹的弱勢,像是年紀小、身高不夠或力氣太小,無法打開衣櫃將摺好的衣服放進去,並且讓姊姊知道自己的優點,例如:姊姊長大了,身高夠高能幫忙拿衣櫃裡的衣服,使姊姊理解另一個角色的能力所不及,再肯定她現在的狀態來增強她的能力。

4.孩子完成任務,稱讚他的主動

有時家長會「理所當然」認為孩子應該完成某些任務,久而久之,容易忽略他的努力,例如:覺得孩子理所當然要幫忙拿碗筷,長期下來,孩子覺得自己很努力做這些事,卻沒受到鼓勵與肯定,沒做好還會被責備。

家長要學習當孩子的表現很棒時給予鼓勵,例如:孩子完成交代的事情,即使這件事是他應該做的。若孩子知道他的能力展現是家長喜歡的好行為,會延長且建立孩子對行為方面的規範。例如:孩子想觀看卡通節目而拖拖拉拉不去洗澡,不妨在他洗完澡後給他一些鼓勵,例如:口頭獎勵:「哇!你今天很棒喔,媽媽還沒有叫你去洗澡,你就主動洗好了!」,還可以給予實質性的小禮物,「你今天很主動,媽媽給你一個小點心」等,助於強化孩子的好行為。

5.家人維持教養一致性

當家人之間對於孩子處理的方式不一致或標準迥異時,容易讓孩子陷入「我到底要聽誰的?」的窘境,甚至造成孩子對事情混淆,不知該如何面對及處理,也無法分辨怎麼做才是對的或不恰當,也會讓孩子在面對問題或需求時,特意找「對我比較好」或「會給我好處」的人,例如:孩子覺得爺爺、奶奶很疼他,對他很好又好講話,而去找他們撒嬌,長期下來,孩子可能因為爺爺、奶奶會為他說話而不聽父母的話,發生問題時就找爺爺或奶奶。

由於教養不一致,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堅守原則的家長會相對辛苦,因為建立的原則可能被破壞,增加教養的困難,特別是處於大家庭,上一代與父母本身的教養觀念不同,更需要以孩子的狀態為優先考量,可試著溝通適合的教養方式,對上一代說明這麼做的原因及好處,當所有家人都能維持教養的一致性,除了對於孩子的行為建立較穩定,時間也會較短。

6.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每個家庭給予孩子的價值觀不盡相同,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只不過會遇到孩子在學校或外面接觸其他同學的想法或觀念而產生影響,何采諭心理師指出,價值觀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家庭。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某些觀念很好,但不見得適合我們家。同時,也引導孩子學著檢視自己的家庭狀況及受到原生家庭的觀念而造成他現在的樣子,這對將來孩子與人的相處勢必有所影響,畢竟價值觀除了來自原生家庭,也會因為面對的環境而有所調整與改變。

延伸閱讀:培養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點+避免3錯誤

講好不買零食,進賣場卻開始要求買布丁、餅乾

適當引導,讓孩子不再愛計較

當爸媽遇到孩子出現「計較」、「找理由」或「討價還價」的行為時,爸媽怎麼應對與引導?

狀況1:叫哥哥收玩具,卻計較妹妹沒收?

處理方式與孩子年齡的差距有關,可分兩部分說明:

‧ 妹妹的年紀很小,無法自己整理:

通常多數時間會由哥哥整理,這時父母可以陪著哥哥一起收拾,並帶著妹妹學習整理,以培養習慣,如果在收拾的過程中,哥哥覺得妹妹在搞破壞,爸媽可以肯定與鼓勵哥哥的努力,「哇!你現在是小哥哥了,可以自己收拾得好棒,是媽媽的小幫手喔!」,讓哥哥別將焦點放在妹妹身上,而是看到自己很努力。

‧ 兄妹年紀相仿:

若兩人的年紀相仿,不妨分派不同的工作給兩兄妹做,降低競爭性,或是讓他們共同收拾某一樣較難處理的物品,例如:一起搬箱子或椅子,提升兩人合作的概念,鼓勵兩人的努力。

狀況2:要求孩子9點就寢,他卻說同學看電視到10點

首先讓孩子瞭解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再與孩子討論為何對方的生活作息與自己不同,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例如:可以看比較久的電視或多玩一點,接著討論可能產生的問題,像是睡眠時間較少、早上爬不起來會影響隔天上課的狀況、注意力不佳等。另外,也讓孩子試著表達「想晚睡的理由?」、「有什麼事情是真的很想做?」,抑或孩子只是想要父母更多的陪伴,釐清需求後再討論後續的處理方式。

狀況3:講好不買零食,進賣場卻開始要求買布丁、餅乾

無論去大賣場或其他購物場所,事先與孩子約法三章很重要,尤其是進入大賣場,零食、點心對孩子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及誘惑。不過,有時家長會因為孩子哭鬧,擔心外人的眼光而就此妥協,但這狀況可能會讓孩子在下次出門時,盤算如何要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家長除了堅持自己的原則,也可以鼓勵孩子付出勞力,像是做家事等,在合理的範圍內換取自己想要的零食。

延伸閱讀:爸媽必學!想要獎勵孩子,0~3歲這樣做!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臺南市愛家關懷協會臨床心理師何采諭

模特兒/溫柔媽咪小惠、活潑弟弟柏崴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