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孩子離家出走、不想上學可以嗎?大學老師爸爸許恆嘉:「放手不放養」,取決於4個關鍵條件

很多父母都知道,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爸媽要逐漸放手。令父母疑惑的是,何時要放手?如何放手?
 孩子離家出走、不想上學可以嗎?大學老師爸爸許恆嘉:「放手不放養」,取決於4個關鍵條件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跟你說不想上學了,你會怎麼反應?

任教於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擔任思維探索導師的許恆嘉,女兒高二時某天淚流滿面地說「找不到讀書的意義」,當下他說:「那妳就停下來、不要讀了。」他讓她先休學,帶著國一的大弟、去蘭嶼打工換宿半年,回台時兩人曬得黝黑。

再來,如果孩子離家出走,你會怎麼做呢?

 

許恆嘉大兒子麻吉國三時,有天突然離家出走,報警協尋第3天,警察通知在台北找到人了。許恆嘉立刻開車北上,不僅心平氣和地接他回來,還送他2本想買的書。

有人聽到許恆嘉及子女的故事,好奇地問「你都這樣放養小孩的嗎?」他澄清:「放養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我是放手,不放養。」

 

放手是持續的過程

許恆嘉從事高中和大學學生輔導、教學工作30年,深諳每個孩子每一次探索的過程,正是培養獨立能力的契機。育有3個子女的他,結合教育現場的觀察及領悟,出版《放手,不放養》一書,分享教養經驗和故事。

很多父母都知道,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爸媽要逐漸放手。令父母疑惑的是,何時要放手?如何放手?

許恆嘉指出, 放手和放養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父母是否給予孩子意見、監督、陪伴和引導。父母教養孩子,最終不外乎希望孩子能夠走向獨立;但孩子的獨立,絕非某一瞬間神奇地發生,「放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從局部的放手,慢慢到大範圍的放手。」

放手與否,取決於4個教養條件,分別是:生活能力、承攬責任、自由度、信任度。「當子女的生活能力愈強,承擔責任的能力隨之變強,那麼,家長對子女的信任度和自由度變大,放手的範圍也愈大,」許恆嘉說。

 

常見3個教養迷思

許恆嘉被學生喻為「樹洞式保險箱」,喜歡向他傾訴心事和煩惱。他觀察,華人父母常見3種教養迷思:

迷思1、管得嚴就能教好孩子

最常見的迷思是,「父母以為只要管得嚴,孩子就會長得很好,」這兩者其實並不能劃上等號。另外,有一種極端是,父母以為放任、完全不管小孩,讓他自由發展,就是放手,也是常見的迷思之一。

迷思2、心態上把「子女」當成「小孩」

許恆嘉指出,如果家長認為自己是在教養「孩子」,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個「孩子」,他們永遠不會長大。他建議爸媽,隨著子女成長發展,調整心態、視他們為大人。

像有些爸媽會說「你怎麼到現在都還不會?」心態上就是把他當小孩。「他不是不會,只是還不熟練;若大人看待子女,能夠從『不會』轉為『不熟練』,親子關係的平等性也會提高。」

迷思3、過度關注子女的「成就表現」

比起「成長發展」,很多父母更在意「成就表現」。尤其是升上國中後,父母把大部分時間和金錢都投注在拉高孩子的「成就表現」,如:考好成績、念好學校,以為只要孩子很會念書,其他什麼都不是問題。

但其實孩子的成長發展,包括:心思想法、情緒表達、關注事物等,這些都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支持。

 

放手,要「超前部署」

長期陪伴學生的經驗,讓許恆嘉不斷思索自己的教養方式,「最重要的是,預想孩子的成長發展,並且超前部署。」

例如:孩子10歲以後,日漸重視同儕、尋求朋友的認同,內心渴望冒險、向外探索,「哪個青少年不想往外跑?」許恆嘉說。

為此,大兒子小學畢業的那年暑假,許恆嘉特別安排「城市遊俠」的訓練計畫:要求兒子周末下午走出家門、出去探索,走到迷路為止,然後再想辦法走回家。許恆嘉表示,事前需做很多的討論和準備,包括:提醒路上安全、如何辨識地標、小心曬到脫水等。

回家後,父子倆再用Google地圖把走過的路全部看一遍,用街景確認過程。走了好幾個月,整個台中市幾乎都走過。最後,計畫的總驗收是,讓兒子帶著爸爸去雲林的遊樂園玩,從規劃行程到安排交通、購買門票,全部獨立完成。

不少親子衝突的導火線是,青少年想和同學相約出遊,卻被爸媽阻止,擔心發生意外。許恆嘉指出,「很多爸媽之所以無法放手,是因為對孩子的能力沒把握,不確定孩子是否做得到。」

他建議,家長先覺察自己的擔心,並向孩子坦承自己擔心的是什麼,「因為我不確定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做得到,我才能放心,讓你做想做的事。」

有家長將「放手」與否、變成對孩子的「獎懲」,例如:你考前10名,才可以跟同學出去玩。許恆嘉提醒,如此一來,孩子容易變得被動;「如果親子之間是信任的關係,孩子會比較主動,努力維持爸媽對自己的信任。」

 

在乎孩子是否有獨立的4種能力

若從「成就表現」來看,許恆嘉女兒現為住院醫師,小兒子就讀台大的研究所,是不讓人擔心的孩子。

相形之下,大兒子大學只念了一個學期,就休學。一般父母可能會力勸,至少把大學念完、拿個學歷;許恆嘉不僅未阻止、甚至十分支持。兒子考上大學時,許恆嘉便說:「你去念大學的話,很可能會失望。」果不其然,比起研究和寫報告,行動派的兒子更偏好實作的學習方式,於是選擇休學。

兒子留在台南,做過攝影助理、在工地做過水電;後來進入餐飲業、從打下手做起,掃地、擦桌子到料理做菜,現在在連鎖餐廳受幹部訓練,從內場到外場都能掌握,薪水除了可以養活自己,也有資本提升自己,未來想像江振誠一樣厲害。

身為大學老師,兒子卻連大學都沒念完,是否完全看淡、不在乎子女的成就?許恆嘉說:「我更在乎的是,他們先要有能力養活自己,這點非常重要;接著讓能力不斷提升,成就自然會上來。」

許恆嘉很肯定自己的3個孩子都具備獨立的能力,「在善意前提下,自己能想得清楚,說得明白,靈活應對,動手做到。」善意是最重要的前提,它和品格息息相關。

 

心態上父母不可能真的完全放手

很多家長會焦慮孩子現下的成就表現不如預期,他認為「如果孩子的成長發展沒問題,就不用擔心他的成就表現。」「『成就表現』是果,『成長發展』才是因。成長發展得好,成就表現就會上來,差別只在於快或慢。」

簡單來說,只要確認孩子有生活能力、能夠承擔責任,就是父母漸漸放手之時。

但許恆嘉也說:「因為對子女的愛,父母在心態上不可能完全放手,親子間的連結永遠都在,教養的責任不會消失。」

只是隨著子女漸漸長大,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力愈來愈小,但只要親子關係良好,這些都會成為滋養他們成長的養分。

 

運用VSAI模型,和孩子「同步」

很多人認為青春期就是「叛逆期」,許恆嘉建議,不妨將其視為「獨立轉換期」更為恰當。

在這段時間,「準」大人的自主意識急速發展,會開始摸索自己可以決定什麼事、決定到什麼程度。很多親子發生衝突的原因,就在於「到底要聽誰的」,要照爸媽的意思,還是子女的意思;親子間常陷入「我對、你錯」的爭論之中。

許恆嘉研發出一套「VSAI」模型,協助父母適度地放手、幫助子女「轉大人」。

①V(Vision願景):是子女最在意、想實現的事。常見青少年重覆做各樣嘗試,就是在找自己在乎、有興趣的V。

②S(Strategy策略)願景V和現況之間出現落差,讓人產生情緒反應,(例如:孩子想和同學出去玩,被爸媽阻止後大發脾氣)。家長要聆聽、接納子女的情緒,而後承認落差的存在,用經驗設法引導、轉換為策略。

③A(Approach方法)父母和子女講道理,找出合適的方法。

④I(Implementation執行)採取實際的行動。

以「孩子想和同學出去玩」為例,這是他所在意的V;但對爸媽來說,時間逼近考試了,應該把時間花在讀書上。許恆嘉建議,爸媽第一步是「肯定孩子的V」,和他一起「同步」、在乎他的V,不用你的價值觀去判斷他的V。

其次是,聆聽與接納他的情緒,如「我知道,不能和同學出去玩,讓你心情很差,要是我的話心情也會很差。」而後想辦法、親子間好好溝通,設法找出共識和方法。

「孩子漸漸長大以後,家長能夠著力的部分,也就只有V和S,很難介入A和I、這是孩子自己的事。」許恆嘉說:「總有一天,子女能完成的願景V會超出父母的視野,也就是父母完全放手的時候了。」

 

照片提供:許恆嘉老師

延伸閱讀:黑幼龍的「慢養」哲學:孩子愈大,父母愈要放手,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他的價值

 

*本文轉載自未來Family原文網址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