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成績單不只是分數,英國老師用一句句讚美,讓孩子越學越自信、家長越看越感動!

在英國,成績單不只是分數與名次,更是老師送給孩子的自信禮物。旅居英國的部落客QQmei分享英國老師如何用一句句溫暖的評語誇出孩子的自信,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讚美,是每個家長都可以學會的愛的語言。
成績單不只是分數,英國老師用一句句讚美,讓孩子越學越自信、家長越看越感動!

 

期末成績單到了,你的孩子收到的,是冷冰冰的分數與排名,還是溫暖而具啟發力的文字?

QQmei分享了孩子在英國學校收到的期末學習報告,不只讓她驚嘆老師的「花式誇讚」功力,更讓她重新思考: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換個方式,讓孩子的成績單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最溫暖的信心禮物?

 

小學篇:沒有分數、沒有名次,卻有滿滿的肯定!

QQmei發現,英國小學不像台灣那樣重視考試成績,成績單上的學科評分通常只有三個等級:「Working Toward」(接近標準)、「Expected」(達標)、「Greater Depth」(超標),沒有排名,也不鼓勵過度競爭。

老師們更看重孩子的努力、進步、行為表現和人際相處,評語都是滿滿的正向肯定。比如QQmei的兒子QDD就在期末評語中收到了這些讓媽媽感動到想抄筆記的句子:

「He is a hard-working, ambitious boy that focuses extremely well in class.」

▶️他是一個勤奮、有野心抱負的男孩,在課堂上總是非常專注。
「He is a sweet, kind boy with a gentle demeanour. He is friendly and caring and is always happy to support his friends. 」

▶️他是一個可愛、善良,行為舉止溫柔的男孩。他友善且富有愛心,總是樂於支持幫助身邊的朋友。

「His behaviour is impeccable. He is a real role model to the class. 」

▶️他的行為表現無可挑剔,他是全班的榜樣。

很多家長以為「讚美」只有成績好才有,但QQmei的例子告訴我們,老師用讚美和肯定,跟孩子建立關係,讓孩子知道努力和付出被看見,這比什麼都重要。

 

中學篇:誇讚升級,簡直可以出一本《花式誇讚百科全書》!

升上中學後,課業變多、也開始有正式考試。不過老師的評語依然令人佩服,不只具體,還帶著濃濃文采。QQmei女兒Q姐的成績單,每次都讓她大開眼界,她形容:「根本可以出一本《花式誇讚百科全書》!」

「Not one to draw attention to herself, she has nevertheless been among the top few in this extremely high-calibre class all year」

▶️她不是那種喜歡吸引注意的人,但她在實力堅強的班級中始終名列前茅。

「She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s exceptional commitment and diligence in everything she does. Her drive to excel is truly admirable, and I have no doubt that she will continue to thrive and obtain meaningful results over the next years.」

▶️她在每件事上都展現出高度的投入與勤奮,追求卓越的決心令人由衷讚賞。我相信她未來將會持續茁壯成長,並取得豐碩的成果。

「She has displayed exceptional dedication in her physics lessons throughout the academic year. She has every reason to take pride in the wonderful achievements she has made over the past academic year.」

▶️在整個學年中,她在物理課上展現了極高的投入與專注。她完全有理由為自己過去一年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感到驕傲。

老師並非盲目讚美,而是在肯定中點出成長潛能。這不僅是鼓勵,也是對孩子人格與能力的深度信任。

 

不只是誇,還會「優雅提醒」孩子的進步空間

英國老師不會直說「你這裡做得不好」,而是以 Target(目標) 的方式提出改善方向。像是QDD的成績單中,老師這樣寫:

「To take his time checking the accuracy of his work across all subjects, making edits and improvements where necessary.」

鼓勵他多花時間檢查作業內容,有需要時做修改。簡單來說,就是:「我知道你做得到,只是要更細心一點喔!」

而Q姐在宗教哲學這門相對弱的科目,老師也用了這種「先誇再建議」的方式:

「Written work has been a little varied - her ethics project and her piece on the meaning of life were among the best in the class, other work showed less rigour and care. More consistent attention to detail needed now and she could really excel」

書面作業的表現有些參差不齊。她的倫理學專題和關於生命意義的文章是全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但其他作業稍微缺乏嚴謹與細緻。若她能持續在細節上保持更一致的用心,她一定能表現得更出色。

 

讚美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語言

QQmei在文章最後開玩笑說:「陪孩子寫功課陪到快瘋的時候,不妨學學英國老師,誇成績、誇努力、誇行為,誇到詞窮時就說:You inspire me to be a better mum.(你讓我想成為更好的媽媽)」

聽起來像玩笑話,卻其實說得很真。當孩子每天聽見的是「你怎麼又粗心了」、「你要更努力」,他們可能會逐漸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如果常聽見的是「你真的很有耐心」、「我看到你今天很努力了」,他們的信心會一點一滴長起來。

分數只是眼前的事,自信卻能陪他們走更長遠的路。
所以,不妨從今天開始,多誇一點吧!就算誇到詞窮也沒關係,孩子一定會記得你眼裡的那道光。

 

整理撰文/江睿毓

原始文章/QQmei 粉絲專頁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