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伊比力斯症80%是腦部受傷!癲癇發作別再把異物塞嘴巴

伊比力斯症(Epilepsy)是「癲癇」的音譯名稱,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起因於腦細胞異常且過度放電,所引發的腦功能失調的病變。然而,伊比力斯的兒童常被外界誤解為不得從事劇烈運動,因為擔心他們突然發作,所以日常生活諸多受限……
伊比力斯症80%是腦部受傷!癲癇發作別再把異物塞嘴巴

 

一般來說,伊比力斯症(Epilepsy)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疾病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關尚勇表示伊比力斯症的患者約70~80%都屬於『續發性』引起的病症;『原發性』伊比力斯症約為20~30%。

伊比力斯症(癲癇)發生的原因

所謂「原發性」伊比力斯症指的是家族遺傳或找不到原因者;「續發性」伊比力斯症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腦部受傷,也就是任何可能會導致腦細胞受傷的狀況都會造成癲癇,例如:腦部炎症、腦中風、腦腫瘤等造成的後遺症。

嬰幼兒腦部先天發育異常時,有些甚至在胎兒時期就已發作,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張開屏醫師指出:「臨床上曾發現胎兒在孕媽咪的肚子中,突然出現節奏性、規律性的抖動和抽動,明顯和胎動狀態不同。」

張開屏醫師表示,大多數嬰幼兒發生伊比力斯症的原因屬於後天引起的腦病變,像是「寶寶在出生過程中缺氧(有可能是產婦骨盆腔過小、或是腹中胎兒出現臍帶繞頸、吸入胎便等);胎兒先天性感染(例如感染德國麻疹等);新生兒腦膜炎;新生兒搖晃症候群;或是頭部受到撞擊,產生顱內出血、頭部受傷等,大多都是後天因素造成嬰幼兒癲癇。」

延伸閱讀:4歲女童罹患「腦膜炎」,頭痛、反覆發燒是警訊!

伊比力斯症(癲癇)的發作特徵

「伊比力斯症的種類和發作特徵,差異非常大。」關尚勇醫師說。例如,一般人印象中的伊比力斯發作時,會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兩眼上吊、口吐白沫,出現大聲喊叫等模樣,這是俗稱的「大發作」,在醫學上定義為「全身性僵直陣攣型發作」

但也有伊比力斯症的患者會出現兩眼無神、表情呆滯、短暫喪失意識、約數十餘秒即會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失神性發作」,又稱為「小發作」,也會影響日常生活、交通等行進中的活動,小朋友則會影響學習表現,常被師長誤認為發呆、不專心等。

其它伊比力斯症的常見特徵還有「失張力性發作」,整個人突然全身沒力、癱軟在地,發作時會像斷了線的木偶突然倒地;身體局部抖動一下,彷彿受到驚嚇、被電到的「肌陣攣型發作」等,「部分性癲癇發作」則根據腦部異常放電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症狀。

另外,大多數的人容易在睡眠中發作,極可能和體內傳導物質的濃度高低有關,導致睡眠時腦部異常放電,張開屏醫師指出:「如果癲癇單純只發生在睡眠期間,且沒有造成任何的不適症狀,的確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發現。」關尚勇醫師表示:「甚至,有患者發作時僅會出現雞皮疙瘩;也有人發作時出現耳鳴、頭暈;或是發作時突然感受到肚子不舒服等輕微徵狀。」

嬰幼兒的癲癇病症

嬰兒點頭痙攣

伊比力斯症發生在2歲以內的孩子身上,「嬰兒點頭痙攣」是最常出現的頑性癲癇之一,特徵是在孩子剛睡醒時或是即將入睡時,出現類似點頭、抖動的動作,通常會在幾分鐘之內連續出現十幾次以上,連孩子躺在床上時都可看見頭或軀幹的跳動,如果動作很大,也會合併軀幹彎曲及兩手前伸。關尚勇醫師表示:「嬰兒無頸痙攣常會造成智能障礙,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兒童良性局部癲癇

許多家長聽到孩子被診斷為癲癇的病症時,往往不知所措、陷入絕境,但其實多數的癲癇病症能被有效控制,特別是原發性伊比力斯症,如「兒童良性局部癲癇」、「兒童期失神性癲癇」和「青春期肌陣攣癲癇」。如果孩子過去沒有出現任何病史,但突然出現癲癇,而其智能與學習等各方面都沒有受到影響,大多屬於原發性伊比力斯症。

張開屏醫師表示,兒童良性局部癲癇好發的年紀在四到八歲間,也有過初次癲癇發作的年紀小至2歲,大至12歲都有機會發生。「原發性兒童良性局部癲癇」,通常在青少年時期便可獲得緩解。若是只在睡眠時發作,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經醫師評估後可以暫停服用藥物,甚至有些患者一輩子只發作2~3次,預後狀況良好。

「反倒是嬰幼兒需要注意續發性伊比力斯症的發生。」張開屏醫師表示。但若是能找到病灶,例如腦部局部發育異常,若是先天代謝性疾病導致症狀發生,經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仍有機會見到痊癒的曙光,也不需終身仰賴藥物治療。

伊比力斯症(癲癇)的診斷方式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陳倩指出,伊比力斯症的臨床診斷方式,主要根據過去病史、發作時的類型與狀況、以及利用醫療儀器如連續錄影腦波儀、腦電圖、磁振造影、斷層掃描等技術,追蹤神經症狀、腦波變化,評估腦功能狀態與病灶定位。

由於伊比力斯症會突然且不定時的被誘發,以致於很多患者剛開始發作後,即便立刻送到醫院,但因為身體恢復了,所以常檢查不出個所以然。因此,如果家長或是旁人能夠做好病情觀察,記錄患者發作時的動作,以及在哪種狀況下容易發作,例如睡眠中、熬夜、玩電動時、聽到巨大聲響時等等,都有力於臨床上的判斷。陳倩醫師表示,部分嚴重患者會透過住院的檢查診斷、持續監測增加診斷機率,大部分一個星期即可找到病因。

伊比力斯症(癲癇)的治療方式

陳倩醫師指出,伊比力斯症的第一線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控制為主,假使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患者出現藥物副作用,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臨床上會評估病灶發生位置、原因,判斷是否能進行外科手術去除病灶。現階段,經由藥物治療或是手術治療,約有六成到七成的病人將可獲得良好的控制。

抗癲癇的藥物必須配合醫囑規律且長期的服用,伊比力斯症是有機會可以痊癒,或是終身不再服藥,如果經醫師診斷,患者出現伊比力斯的頻率極少,例如一年僅發作一次,就算是獲得良好的控制。

張開屏醫師指出:「大眾或是家長要有正確的觀念,癲癇不是毒蛇猛獸,癲癇患者經過治療,的確有機會可以停藥,甚至痊癒不再發作,癲癇已經不像過去被認為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

延伸閱讀:0~3歲語言發展里程碑!正常或遲緩,把握黃金期正確判斷

伊比力斯兒童只要體力可以負荷,不要過度運動,是可以到戶外參與各式運動

伊比力斯兒童日常生活不設限

多數人誤以為伊比力斯的患者無法正常活動、正常運動,根據臺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針對444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約三成民眾認為伊比力斯兒童不適合從事運動,超過四成民眾認為運動會加劇伊比力斯症的病情。甚至多數運動場域明文規定伊比力斯患者不得進入,主要的原因在於七成五的民眾擔憂伊比力斯兒童會忽然發作,因為發作很可怕,甚至有二成五的民眾認為伊比力斯會傳染。

但上述都是錯誤的刻板印象,讓伊比力斯兒童及其家長背負莫須有的誤解。事實上,伊比力斯兒童只要體力可以負荷,不要過度運動,是可以到戶外參與各式運動,例如:跑步、球類運動、游泳(但躲避球、跆拳道等以人身攻擊,特別是頭部攻擊的運動則避免),較不建議攀岩、騎馬等活動。

如同常人關注與預防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對於伊比力斯兒童,無論何種運動,只要旁人多一點的照顧以及自己多一點的注意,都能給患者一個快樂的活動環境。張開屏醫師提醒:「例如,伊比力斯症的兒童也能盡情游泳,但要記得旁邊要有大人陪伴,萬一游泳時癲癇發作,只要及時將他的頭抬離水面,再將人移到岸上,讓他發作完畢即可。」

至於,伊比力斯兒童的家長擔心能不能帶著孩子長途旅行?對此,張開屏醫師分享,大多數伊比力斯的患者有接受良好的治療,病況大都能控制得宜,很多活動都能參與,他曾有一位兒童患者在飛機上發作,也有孩子因旅行過度興奮睡眠不足而發作,由於家長已經很有經驗,所以他們會安靜的等待孩子發作完畢,而繼續既定的旅程。

遇到癲癇發作怎麼辦?

不只是多數民眾對於伊比力斯有著錯誤的觀念,據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的調查,顯示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伊比力斯發作時,應該立即將東西塞入患者的嘴巴中,或是強力壓制患者等,都會直接造成患者的二度傷害。

陳倩醫師表示,大眾傳播也必須宣導正確觀念,例如遇到伊比力斯症「大發作」的患者時,他們的牙關正處於緊閉的狀態,若是旁人拿異物塞入患者的口中,反會導致患者呼吸道阻塞,或是口腔受傷等二度傷害,目前也沒有發現患者在發作時因咬到舌頭而喪命。

英勇助人沒有錯,但要用對方法。陳倩醫師提醒,碰到患者伊比力斯發作時,只要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平坦的場所、周遭沒有尖銳物體、在戶外要注意前後的來車),讓他們的身體或是頭部側臥躺,確定呼吸道暢通,讓他們自然的發作直到結束,旁人只要陪伴患者到意識完全清醒,發作過程中無需提供任何的急救措施,因為一旦發作就無法阻止,除非發作超過三分鐘以上,必須立即通報119送醫處理。

安靜等待患者發作完畢,「不清楚病史,如果已經是癲癇病患,則詢問他服藥狀況,需不需要帶他到醫院去。假設過去從來沒有癲癇發作的病史,則建議病患到醫院找神經專科醫師檢查,診斷是什麼原因造成發作。」陳倩醫師表示。

2大口訣,協助伊比力斯症的發作

1.不要慌張叫叫他

●保持鎮定、不要慌張。

●確認小朋友的意識是否清醒。

2.輕輕側放保護他

●協助孩子躺下側臥,移開旁邊的障礙物及鬆開衣物,製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安全地發作結束。

●不可拿手指頭或塞任何東西進孩子的口中。

●不需要大聲叫喊、用力搖晃或按壓患者,只要在一旁陪伴,直到患者完全清醒後才可以離開。

(資料來源: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

規律生活+正常作息 有益控制病情

「家屬的確最擔心孩子的伊比力斯症會不定時發作。」關尚勇醫師說。因為患者在伊比力斯症發作時,大多沒有任何意識,因此多數人較擔心患者發作時所處的場所和位置,特別是在浴室、廚房、馬路上、游泳池內等活動行進中,倘若身旁沒有人陪伴,發作時的確較容易發生危險。

因此,經醫師評估與臨床診斷後,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者,一定要規律服用,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擅自停藥,任意停藥可能會突然引起大發作。此外,關尚勇醫師指出:「癲癇的發作和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關連,心理越焦慮也就越容易發作。」因此,伊比力斯症的患者維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及作息正常,也有益於癲癇的控制,也就較不容易發作。

延伸閱讀:老一輩育兒迷思全破解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關尚勇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張開屏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陳倩
        (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繪畫/日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