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小兒問診室

小兒問診室
小兒問診室

Q1:請問醫師,若寶寶外出遊玩不慎跌倒擦傷,此時應如何幫孩子清理包紮傷口?您建議外出時應備妥哪些傷口急救護理用品?

傷口如果有沙粒等雜質,可先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沖洗。用自來水的話怕不乾淨,且容易刺激傷口。較髒的傷口可用優碘消毒,也有人擔心優碘長期下來會破壞肉芽組織或造成色素沉著,總之最後都要再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一遍,就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

在受傷初期貼人工皮,可以減少更換敷料時對傷口的刺激,也較不會因為太早結痂而使傷口不平整,可以盡量避免留疤。使用人工皮的頭一兩天,可能會不斷滲出組織液而使人工皮鼓起,在滲漏出來前要更換。

但如果一直貼人工皮,會讓最後復原的時間拖得很長。因此過兩三天後,在換下人工皮時,可以先觀察幾分鐘,如果傷口很快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時候就不一定要再使用人工皮。另外也要注意,可能感染細菌的傷口不要用人工皮,例如蚊蟲叮咬,因為不透氣的關係,反而會讓一些厭氧的細菌更活躍。

若沒有人工皮,或已經復原到上述階段,大面積傷口可覆蓋紗布,小面積傷口可使用OK繃。紗布或OK繃在撕下時可能沾黏傷口,可以選擇較不易沾黏的材質,才不會在換藥時破壞新生的組織。

還有一種防水透氣的OK繃,功能上介於人工皮和一般OK繃之間,注意事項也和人工皮一樣。但不適合用在凹凸不平的地方,如果無法貼平而有漏洞,不僅不能防水,水反而進得去出不來。

 

Q29個月大的寶寶一直很愛吸吮手指怎麼辦?這是口腔期發展的正常過程嗎?是否會影響長牙或導致皮膚濕疹?需要幫孩子戒除吸吮手指的習慣嗎?

大多數的寶寶是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吃手的。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想法是盡量找到能取代吸吮手指的活動,例如改吸奶嘴或大一點以後改咬固齒器,或是用音樂等其他刺激來轉移寶寶對吃手的興趣,已經能溝通的大小孩則可以用其他獎勵來交換「不吃手」這件事。

寶寶0〜2歲時,處於佛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裡的「口腔期」,依照這套理論,此時寶寶主要藉由吸吮或吞嚥等動作得到快感,這也包括吃手的動作。手就像是寶寶隨身的奶嘴,等到寶寶發現奶嘴其實唾「手」可得,可能從此迷上吃手了。其實28週的胎兒就開始有「吸吮反射」,只要將東西放進嘴裡,就會出現吸吮的動作,這種反射一直到4個月大的寶寶都還有,主要是讓寶寶能順利吸吮母乳。如果在照超音波或3D影像時看到胎兒吃手,爸爸媽媽會驚呼連連,覺得好可愛!但如果長大還一直吃手,爸媽就開始煩惱了。

寶寶也可能用吃手來緩解長牙的不適,但長期用力吸吮,也會影響牙齒的排列。另外,吃手也容易流口水,不僅手容易有溼疹,嘴巴周圍的皮膚也容易有口水疹。因此最好還是盡量減少吃手的時間,但如果真的戒不了,也不必使用塗辣椒這種強烈手段,如果沒有滿足寶寶內心真正的需要,強力的禁止就變成一種情感上的剝奪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