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童年有爸爸陪,對孩子有3個重要影響!

(2020-12-03更新)上天造物的奧妙之處,就是讓擔任「父親角色」的新手爸爸,體內的睪固酮下降以減少對外來物的攻擊性,並與媽咪一同參與育兒照護~
童年有爸爸陪,對孩子有3個重要影響!

 

當寶寶漸漸成長後,會開始與外界頻繁接觸並學習與人互動;此時,父親擅長的戶外遊戲和對外性格,會讓孩子產生模仿進而學習這些能力!

PART1.「爸爸」是孩子成長的良伴

現代越來越多的家庭是雙薪模式,代表著家中經濟的提供者不再只限於父親;而家中父母的角色在可能互換的情況下,家庭成員間的結構也會跟著改變並創造新的關係和思維。

杏語心靈診所表達藝術治療中心主任蘇湘婷表示,孩子是爸爸和媽媽共同的結晶,缺一方都無法孕育出來;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上天也賦予了雙方角色必須負起的責任。

寶寶該由誰照顧?

0~3歲的寶寶會從穩定的對象中,尋求需要依附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會影響寶寶的人格發展及對外建立的情感;要使寶寶有更穩定的成長發育,爸爸和媽媽就應擔任寶寶的依附對象。

除了在寶寶3歲前,父親投入照顧可建立與寶寶間良好的依附關係外;寶寶在3~5歲時,父親角色還扮演了重要的階段性角色。

照顧者的必須態度

雖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好的依附對象,但雙薪夫妻卻讓寶寶的依附對象改為保母、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因此,寶寶最重要的安全感來源,就從爸爸媽媽轉移至真正的照顧者;而有著持久且穩定的情感的照顧者,也是促使寶寶穩定成長的關鍵。

所以,不一定是爸爸或媽媽來作為主要照顧者,而是看誰有足夠的照顧品質;照顧的角色要能完全投入在親職教養上,才能達到育兒照顧的最佳狀態。

依附角色的迷思

蘇湘婷老師表示,若照顧者必須留在家庭照顧寶寶,但並非自願且對此角色的存在產生許多抱怨與不平,那麼情緒的波動將影響照顧品質,進而影響對待寶寶的方式。這也就是傳統總認為寶寶就是該由媽咪負責,因此媽咪被迫放棄事業或工作成為專職媽咪,卻因不適應或預料之外而產生產後憂鬱症。

雖然不可否認女性的特質(比較會照顧孩子、並有天性會懂其需求)確實在回應和瞭解寶寶的生理需求上,有本能性的展現;但像是「敏銳覺察力」和「安撫技巧」的問題,也是可靠後天養成。

養育都是學習而來

媽咪被賦予照顧寶寶的天性,並不代表爸爸就無法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情感交流。事實上,只要爸爸學習將育兒教養落實並樂在其中,不僅可滿足內心的成就感,還能得到寶寶意想不到的回饋。

一般大眾對母職的刻板印象,不只反映出性別優勢,當然還有社會文化的育成和期待交織其中;如果爸爸也和幼兒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孩子自信的建立及對外界的探索大有助益。

爸爸-是男人的新角色

傳統觀念裡,父親是家中的支柱也是孩子心目中不容被打敗的英雄,而「男主內、女主外」的角色模式也是傳統延續的觀念。隨著時代變遷,現代父親跟孩子的互動機會變多,爸爸也開始願意參與孩子的成長,並與媽咪一同分擔育兒責任。

於是,想知道如何促進親子關係,就從了解與學習當「爸爸」開始囉!從傳統走到現代,爸爸的角色和觀念上也有很大個改變;以下為古今兩類的區分比較。

「執法者」傳統爸爸

1950年代前的父親角色多半只提供家庭物質等經濟開銷,親子教育及家庭情感的責任大都落在母親身上;也因此,傳統父親給孩子的感覺,多半是權威、剛毅,甚至是冷漠的印象。

@湘婷老師碎碎念…

傳統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媽咪也會自動將爸爸當作管教時的威嚇對象;最常聽到的像是:「你在不快點睡覺,等爸爸回來就會處罰你囉」、「爸爸要回來了,快把飯飯吃完,不然爸爸回來會生氣」等方式。

如此長久下來,孩子對爸爸就會有恐懼、害怕的感覺,所以也不太敢親近爸爸;或是有些孩子會在心裡認定爸爸是執法者,那麼父親與孩子之間自然無法建立親密的關係。

「男煮夫」新好爸爸

現代的雙薪家庭漸增,慢慢地也打破「嚴父慈母」和「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夫妻雙方會講求家事分工,孩子養育的角色亦不再只是女性的責任。有些父親工作忙碌,對於孩子的關注的確比較沒辦法長久孩;但身為有責任意識的父親,仍應隨時機會教育和陪伴。

爸爸可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所見所聞,分享與討論這些事務的看法和現象等;或帶孩子做一些具有冒險性、充滿能量的活動,如跑步、溜冰、爬山等是媽媽比較不會從事的活動,以維持孩子的平衡發展。

@湘婷老師碎碎念…

蘇湘婷老師表示,雖然現代的年輕爸爸意識到父子互動的重要性,但因受限從小與父親傳統相處模式(爸爸只是家中經濟的提供者)的影響;有些新手爸爸很容易一下子找不到表達自己滿腔父愛的方法,媽咪也可耐心輔佐和包容指導。

「主動參與親子活動」是現代爸爸的第一堂課,主動瞭解孩子的成長而不一味的承襲舊有的教導方式。爸爸對於自身親職的責任,應該以「主動」教育孩子為方向,而不是只成為一位權威性的指標角色。

但父親與生俱來的儀表風範,還是必須注意維持,畢竟父親角色永遠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典型;當社會需求改變並影響家庭結構時,父親應隨時檢視和適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跟行為。

 

PART2.缺乏「爸爸」,寶寶少了什麼?

蘇湘婷老師認為,父母任一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傳統認為在育兒教養中不起眼的「父親」角色,其實給孩子的影響相當大。

現代父親願意深入並大量的參與親子教養,不僅讓媽媽有了支持和討論的對象,亦增加夫妻同心投入的默契和教養的一致性;這樣的方式,對寶寶而言是最完整的成長環境。雖然許多爸爸已經慢慢了解到自己的責任歸屬,也會挪出許多時間來跟孩子相處,但仍有許多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對寶寶影響的3層面

若缺乏父親角色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層面相對會有什麼影響呢?蘇湘婷老師提供可能的影響,但不見得適用每個孩子;確切的影響結果和問題點,仍應在進行詳細評估和考量其它問題後,才可斷定!

體格

因為男性多半扮演動態的角色,並喜愛進行體育活動;因此,與爸爸有良好互動關係的孩子,其體格發展速度較好。父親大多會和孩子進行戶外的活動或遊戲,同時也偏愛一起進行關於技術和體力的勞動。

適當的運動對於孩子的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展有幫助,而這方面的發展進度也可看出與父親接觸的多寡而定。

個性

以男性的性格而論,父親角色通常具有獨立、自信、果斷、開朗、堅強、冒險、克服困難等特質;而這些都是女性特質中所缺乏的,也可以說是男性與女性有各異的互補個性。因此,常與父親接觸的孩子,自然會從生活中學習父親的行為方式與性格特點;除了具備媽媽的女性特質,也學習爸爸的男性優點,才會健全寶寶的人格發展。

蘇湘婷老師提供一項研究表示,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個小時的孩子,和一個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孩子相比,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更融洽、能從事更開放的活動、具有進取的冒險精神、懂得何為男子漢氣概。相反地,缺乏父愛的孩子通常易產生情感障礙,且具有自尊心低下、容易焦慮、極端攻擊性等明顯特徵,甚至會是成人後延伸出許多不良習慣。

智力

因為男性的思考比較理性,對於事務看待上有公平的觀念;此外,男性本身的自制力與思維靈活性強,也是爸爸對孩子智力發展的智力影響,而男孩子又比女性更具影響力。

蘇湘婷老師認為,若男孩子在童年時沒有父親角色的陪伴,很容易會因為照顧者的角色較為女性化,使孩子的認知模式女性化(情緒化、感性);相反地,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因容易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想像力和創造意識,就有利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等潛能。

 

PART3.「爸爸」,你可以這麼做!

蘇湘婷老師建議父親,不要忽略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佔據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嬰兒時期多以母親教育為主,但漸漸長大有學習力後,父母的責任則是各占一半的影響比例;上中學後的孩子,則是父親的教育為主而母親的影響力慢慢下降。

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後,父親不能再用「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帶過,畢竟教育孩子的確不再只有女人家的事情。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說明孩子是夫妻共同結晶、國家未來的棟樑,只要父母共同攜手來教育扶養,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全完整的成長。

爸爸的六項法寶

爸爸與寶寶的相處方式一定不同於媽咪和寶寶,且父親角色對寶寶各方面的發展都存有重要影響;由於性別角色不同,爸爸與寶寶也會有屬於彼此獨特的相處方式,蘇湘婷老師提供如下:

動態遊戲

像是「鬼臉」、「捉迷藏」、「角色扮演」等遊戲,適合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活動中可與寶寶一起戴假髮、做鬼臉、披床單、互相在臉上畫圖案,而媽咪則可擔任攝影師角色,將活動記錄下來。定時將照片製成小卡片或集結成冊,貼在冰箱、牆上都會成為爸爸與寶寶快樂遊戲的家庭記錄。

一起做運動

有空閒時間,帶孩子去郊外踏青、去公園奔跑都是很好的活動,因為爸爸是寶寶眼裡的「大力士」和「超人金剛」;教導跑步、跳躍、一起扔皮球等體力運動,會是孩子與爸爸相處時才有「特別節目」,也會成為特有記憶。當孩子在運動中感受父親角色的勇敢與力量,也會漸漸區分出爸爸與媽咪對自己的不同影響。

講睡前故事

和孩子說睡前故事大多是媽媽的工作,但偶時也可讓爸爸充當說故事角色;而爸爸在講故事時的角色扮演也會與媽媽不同,是以有力氣的木匠伯伯、健步如飛的小飛俠等粗獷角色為主。

講講悄悄話

媽咪因為較為嘮叨和情緒化,有時說話會讓孩子不開心或煩悶;爸爸這時就可以當兩者間的「催化劑」,和孩子說起「悄悄話」(如:為什麼生氣呢?可以偷偷跟我說嗎?),先疏解寶寶的情緒後再帶他去跟媽媽和好,全家又可恢復和樂融融的氣氛囉!

一起分擔家事

夫妻一起分擔家務,是現代雙薪家庭的趨勢;爸爸教導寶寶一起分擔家事,也順便體會媽媽做家務的辛苦。孩子分擔的家務可從收拾自己的玩具開始,並學習「玩具玩完後,要將它歸位」的概念。

週末全家都在時,多陪伴寶寶進行家中事務的整潔或帶寶寶去丟垃圾;當家中的事務變成大家的責任,全家都可以從中增進感情並肯定自己身為這個家中的一份子!

當個聖誕老公公

爸爸可將要給寶寶的禮物寄到家裡或放在床頭,並附上特製的卡片並寫「爸爸永遠愛寶寶」等字樣;待寶寶一早起床或驚喜發現禮物時,再陪伴寶寶一起享受拆開禮物的喜悅,同時傳遞愛意。

 

蘇湘婷

現職:杏語心靈診所表達藝術治療中心主任、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

學歷:聖地牙哥整合學習大學表達藝術治療證照

經歷:美國聖地牙哥安寧醫院(San Diego Hospice)悲傷輔導員,國內婦女中心、單親中心、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約聘諮商人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杏語心靈診所表達藝術治療中心主任 蘇湘婷
演出/daddy:陳育豪、baby:陳柏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