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作發展,爸媽要抱持的觀念
賴明琪醫師說明,寶寶的動作發展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粗動作與精細動作。精細動作主要是手、腳小肌肉的運用,大多與手眼協調能力有關,隨著智能的增進會發展出更多精細動作;粗動作發展涉及頭頸部、軀幹,還有四肢等及「大肌肉」的動作跟控制,包括抬頭、翻身、坐、爬、走等大動作發展。嬰兒的動作發展依序由近端(軀幹)到遠端(肢體),由頭至腳。寶寶的動作發展與骨骼肌肉、大腦、週邊神經系統、感覺統合、心理認知等方面的成熟有關。藉由了解動作發展里程碑,可提醒家長及照顧者寶寶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再尋求兒科醫師或復健科醫師的協助,去排除病理性原因,並及早接受復健。
頭部控制(趴著抬頭、轉頭)
抬頭(腦部的垂直控制)
大約2個月左右時,寶寶可以將頭抬起45度;大約3個月左右時,則可抬起將近90度。4個月以後的寶寶,頭頸部逐漸較有支撐力,比較不會再軟綿綿的(這時候醫師通常會做一個測試,就是讓寶寶仰躺在床上,將他雙手拉起,寶寶的頭部與身體應該會呈直線,而不會軟綿綿地向後垂。)寶寶4個月以後,如果頭頸部仍較軟,可能是低張力的警訊。
寶寶2個月以後,可以讓他清醒時俯趴,拿玩具在他的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練習抬頭。但是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寶寶太累,要給予適度休息。此外,寶寶俯趴時,父母一定要看著他,床也不能太軟。
轉頭(腦部的水平控制)
寶寶大約2個月開始,就開始會有社會性行為,例如對父母笑。當父母在寶寶的身旁逗弄他時,他可能會轉頭對父母微笑。因此如果想讓寶寶訓練轉頭的能力,可在他身邊兩側跟他玩,讓他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