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學習3種能力+建立3個觀念,從繪本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許多父母想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事實上,以圖為主、文字為輔且充滿故事性的繪本可說是最佳的入門方式,不僅能有系統的認識世界,還可以提升語言與文字的表達能力。
學習3種能力+建立3個觀念,從繪本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長靴貓繪本館館長柯佩岑表示,臺灣在十多年前就開始推行親子共讀,只是當時未受到重視。根據國外研究資料指出,從簡單的床邊故事開始,對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佔有相當重要性,像是語言能力、視覺觀察能力、動靜態的學習能力等。

3大類繪本,教會孩子學習生活

柯佩岑老師簡單將繪本分為生活自理、情緒及人際互動管理、認知學習三大類,但每本繪本並非只有一個類別,可能包含2、3種。以查理和蘿拉系列圖書《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為例,因為和吃相關,因此,歸類為生活自理類。然而,故事中也講述蘿拉很不喜歡吃番茄,又涵蓋情緒中的喜、怒、哀、樂、厭惡之感覺。換言之,繪本對孩子的影響層面非常廣泛,舉凡生活、情緒、人際、認知等。

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包含食、衣、住、行、娛樂、如廁、生活規範等,也就是生活中常見的行為及應該具備的能力,適合1歲後的孩子。一般而言,孩子學習他人的生活經驗較快,孩子看了繪本便知道主角發生什麼事會讓大家覺得好或不好,學習自我警惕,例如:《不愛乾淨的亮亮》這本書,當孩子生活習慣不好時,父母可說:「你要跟亮亮一樣變成髒小孩嗎?」,如此孩子比較容易找到相關的經驗。

情緒及人際互動管理

情緒及人際互動管理包含喜、怒、哀、樂、分享、等待、輪流等,適合2歲後逐漸有自我思考能力或有人際互動需求的3歲孩子,例如:《毛毛兔不悲傷》可以帶領孩子觀察毛毛兔悲傷時的表現行為,悲傷又代表什麼意思。

認知學習

認知學習包含數學概念、形狀概念、顏色概念等,適合1歲半後需要大量累積知識、學習能力基礎的孩子,例如:《紅圓圓和黑圓圓》是一本顏色辨別、變色的遊戲書,透過紅圓圓和黑圓圓變成各式各樣不同的東西,帶領孩子觀察「整體」與「部分」的概念。

延伸閱讀一個願意陪伴孩子的爸爸,等於讓孩子擁有100位老師

繪本培養孩子3種能力

現代的孩子接觸太多電視或3C產品,回到閱讀書籍上,往往覺得不夠刺激和好玩。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這個世代的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容易跳字或漏行,對於平面的書本無法專注,覺得很無趣,甚至手機用得太多,影響到手寫能力。

1培養口語能力

柯佩岑老師指出,從小聽故事的孩子,口語能力都不會太差,因為故事是結構完整、已組織過的文字與句子,孩子學到的是一段完整的句子,而不是像3C產品或電視中出現吵鬧的聲音,因此,句子的結構能力就會比較穩定。例如:一般孩子難過時可能會說「我哭哭了」,但不一定知道「悲傷」的意思,這種不太會出現在生活中的用語,卻可從繪本上發現,影響到各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

2幫助肢體發展

以1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在翻書時通常都是2、3頁一起翻,還不太會一頁一頁翻,等到1歲半至2歲才會開始學習單頁翻書或指出每個字、故事圖畫內容,進而發展出動作與專注力,這些在肢體控制上都能得到幫助。在大動作部分,因為故事通常都是坐著聽,也就影響到孩子如何坐得穩、坐姿是否正確。曾經有8個月的孩子可以坐得很穩,專心聽故事,這是因為肢體控制能力良好的關係。以肢體、精細動作控制來說,每個階層都有不同目標來增進孩子不同的能力。

3心理表達能力

在心理學教育裡,「故事治療」、「社會故事」是告訴孩子在人際互動中,面對或解決問題時,該如何處理「內心」的一種方式。父母很難知道0~3歲的孩子內心在想什麼,由於還不太會表達內心的感受,只能夠說:痛痛、哭哭、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藉由繪本可以引導孩子觀察他人的情感表現。

許多孩子之所以情緒不穩定,多半是因為不會表達,但孩子會透過繪本學習到技巧,並且放在心上,等到有一天遇到和故事書裡相同的情境,即想到是他看過的故事,對於心理層面的表達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效果。

延伸閱讀0~6歲寶寶,10大類繪本書單推薦

 

父母陪讀繪本3大觀念

柯佩岑老師建議,父母再怎麼忙碌,都應於孩子睡前講床邊故事,這是只屬於父母與孩子的時間,而且孩子於睡前狀態會穩定很多,可以感受到對他講的事物,但口氣、語調盡量保持平穩、溫柔而堅定。講完後要記得稱讚孩子今天很棒,明天也須繼續保持。

除了床邊故事,亦可以安排每日固定的「故事時間」,並且利用「預告」方式向孩子說明今天的故事時間、要講什麼故事,以吸引孩子期待。此外,父母可以設定目標並讓孩子選擇,例如:要講情緒管理的繪本,請孩子從喜、怒、哀、樂自行挑選一種。然而,父母該如何適當引導孩子閱讀繪本,以幫助學習更多、更廣呢?以下三大點供作參考。

1簡單、正向的引導語

對於6歲前的孩子來說,引導語應盡量簡單、不要太複雜,以免孩子可能聽不懂,例如:「你看那個不會乾淨,這樣髒兮兮的對嗎?」,若改成「這是什麼?髒髒的欸;你看這裡怎麼了,是垃圾,垃圾髒髒的!」,孩子就會知道是因為垃圾才會髒髒的。此外,父母也要採取比較「正向」態度去引導孩子,不妨在故事中強調主角的表情,例如:「收完東西後真的找到小熊背包,亮亮非常的開心,我們也要跟亮亮一樣。」

2尊重孩子的興趣,並加以擴充

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特質是很重要,但也不可太過度,知道孩子喜歡車子,就買了一整排和車子有關的書本,卻忘了孩子也需要學習其他事物。父母可以適度將孩子的興趣做延伸,例如:「是警車!看看誰開警車呢?是警察;誰騎腳踏車?是郵差」,讓孩子認識車子的同時,也能認識職業。

當孩子習慣閱讀、使用繪本後,父母就可以依照孩子興趣延伸出不同概念,包括數字、形狀等。以車子為例,請孩子數數看有幾輛車,間接了解是否會從1數到10;車輪是什麼形狀?確認是否認識基本的圖案。

3不要照字唸,嘗識看圖說故事

許多父母常說自己不會講故事,就照書本上的文字來唸,但還沒唸完,孩子就已睡著了。家長應試著將自己當做不識字的人,練習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呈現,這對孩子來講,是很重要的能力。現在很多孩子會認字後就不看圖,把字讀完就翻下一頁,剛剛故事講什麼卻不清楚,因此,父母盡量要活潑、多元化,從圖畫中找線索。

有些孩子的觀察能力非常好,能在生活中發現微小卻有趣的事情,這種觀察能力可以從繪本開始訓練。看圖片的時候,幫助孩子將眼界放大,不用鎖定於主角上,即可發現延伸出很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