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2022最新】替孩子報戶口、辦健保卡,流程文件一次搞定!

做完公自費檢查確認孩子的身體狀況,接下來就要報戶口了。別小看出生登記,幾乎所有育兒補助都需要孩子的身分證明。報戶口還可以順便辦健保加保、申請生育給付和生育獎勵金,這麼好康的事,當然要加緊腳步趕快做!
【2022最新】替孩子報戶口、辦健保卡,流程文件一次搞定!

 

如何辦理出生登記(報戶口)

到哪裡辦

戶籍地縣市政府轄內任一戶政事務所。同縣市可跨區申辦。比方說要設籍在新北市板橋區,不一定要在板橋區的戶政事務所辦,也可以到三峽區的戶政事務所辦。

誰可以辦

除了爸爸媽媽、孩子的祖父母,設籍家庭的戶長、同居人或撫養人也可以辦。

辦理時要準備什麼文件

1.出生證明書正本

出生證明書的「新生兒姓名」欄位要用正楷填上孩子的名字,「子女從姓約定」欄位要填上孩子從父姓或母姓,最後在新生兒姓名後方及子女從姓約定欄位簽名或蓋章確認(婚生子女為父母、非婚生子女為生母)。

2.戶口名簿

3.申請人的身分證、印章(或簽名)

若委託他人申請,要附上委託書。受委託人須攜帶身分證及印章(或簽名)。

4.子女從姓約定書

確認孩子從父姓或母姓,並在「約定人」欄位簽名或蓋章(婚生子女為父母、非婚生子女為生母)。如果出生證明書有註明子女從姓約定,申辦時可不用附子女從姓約定書。

延伸閱讀:孩子出生30天內,爸媽必做清單:健康檢查篇

如何辦理健保卡

到哪裡辦

可以在辦理出生登記時順便在戶政事務所辦。

誰可以辦

辦理出生登記時,戶政事務所通常會主動詢問申請者是否要順便替孩子辦理「新生兒依附投保」(健保依附父親或母親)及「製作健保卡」,所以通常是由申請出生登記的人辦。

辦理時要準備什麼文件

承辦人會拿申請書請申請者簽名,只要確認孩子依附投保的對象、選擇有相片健保卡或無相片健保卡,在申請書上簽名即可。

如果選擇「有相片健保卡」,回家後必須掃描證明單上的QR Code到健保署的「健保卡相片上傳平台」補傳相片。相片規格為「近年內半身、正面、脫帽、未戴有色眼鏡,五官清晰(表情自然不誇張)相片一張,相片不得修改或合成,人物相貌須能清楚辨識。」無相片健保卡不需檢附文件。

申辦後可以用孩子的身分證字號及申請書案號在網上搜尋「全民健康保險內政部戶政司代辦健保卡申請進度」查詢發卡進度。平均約57個工作天即可收到。

錯過報戶口時間 恐被罰300~900元

提醒爸媽,出生登記必須在孩子出生後的60天內辦理完畢。如果超過規定時間,經戶政事務所催告仍未辦理,不但會被罰新台幣300900元,孩子的姓名也會由戶政事務所代為登記!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戶政科專員劉美懿表示,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很容易因為孩子要跟誰姓談不攏而錯過報戶口的時間,或在辦理時不小心漏掉文件。如果孩子是非婚生子女,由媽媽(生母)扶養,除了媽媽本人,外祖父、外祖母、戶長、同居人或撫養人也可以辦理出生登記。辦理時只要帶孩子的出生證明書、戶口名簿、申請人的身分證及印章(或簽名)即可。如果孩子由爸爸(生父)扶養,辦理出生登記時須一併辦理「認領登記」,除了帶(爸爸的)身分證、印章或簽名,還要準備生父母的約定認領書、子女從姓約定書及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約定書。

延伸閱讀:孩子出生30天內,爸媽必做清單:津貼補助篇
到戶政事務所辦健保卡 只限報戶口當天!

除此之外,因為戶政事務所的健保卡申辦業務僅限出生登記當天,一旦錯過時間,只能到投保單位或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聯合服務中心辦理。辦理時須攜帶父母任一方的身分證正本、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及孩子的照片(辦理無照片健保卡可不用準備照片),這點也要請爸媽特別留意。

生育獎勵金有設籍條件限制 搬家前看仔細

劉美懿表示,過去有不少父母因為沒留意設籍時間失去領取生育獎勵的資格。懷孕期間如果要搬家,記得先查好居住地的請領規範。以新北市來說,今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的新生兒,父母任一方須設籍新北市10個月以上(以最後遷入新北市設籍日前,連續設籍於基隆市、臺北市或桃園市之期間,視為設籍於新北市之期間計算)。換句話說,要申請新北市的生育獎勵,父母任一方必須是新北市民。搬家前記得多留意。縣市政府的生育獎勵金每年可能會微調,戶政事務所人員通常會主動提供表格,建議爸媽可以好好把握。

到戶政事務所報戶口、領補助 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報戶口時可以一併辦理的業務只有健保加保、生育給付和生育獎勵金。育兒津貼和育嬰津貼都不能在戶政事務所辦。

➤申請生育獎勵金要注意設籍時間是否符合各縣市規定。

➤某些縣市的生育獎勵金有領取期限。以新北市為例,生育獎勵金必須在孩子出生次日起1年內申辦,逾期視同放棄。

➤想知道各縣市的生育獎勵(補助)資訊,可上各縣市政府的民政局網站、民政處網站或戶政事務所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孩子出生30天內,爸媽必做清單:傳統禮俗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2年1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