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夏至來臨,雙北等12縣市高溫亮燈! 7招讓寶寶清涼一夏

炎炎夏日正式報到!中央氣象局發出高溫特報,顯示未來一周天氣高溫炎熱,臺北、花蓮等4地區有連續出現36°C高溫的機率。彰化、新北、臺南等8地區則亮黃色等號,氣溫預計達36°C以上。天氣又悶又熱,媽咪們除了多注意孩子有沒有中暑徵兆外,也可以試試這7招讓寶貝舒服一些。
夏至來臨,雙北等12縣市高溫亮燈! 7招讓寶寶清涼一夏

 

新生兒要避免陽光直射

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因此碰上難得的好天氣,可以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而戶外活動其實也有助於小孩的成長及身心健康,還可以讓小朋友放電。但最近天氣炎熱,帶小孩出門要小心中暑問題。美國國家氣象局指出,孕婦、新生兒、兒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容易因為高溫造成熱傷害。其中嬰幼兒的體溫調節系統未發育完全,他們體溫升高的速度比成年人快3~5倍,更容易發生熱傷害或中暑,且新生兒沒辦法自己移動到陰涼處,需要大人隨時注意。

英國國家健保局提醒家長們,小於6個月的新生兒要避免直接曬太陽,因為他們的皮膚中黑色素的含量較少,不能很好地保護皮膚免於曬傷。即使是稍微大一點的寶寶也應該儘量避開毒辣的陽光,尤其是夏天上午11點至下午3點紫外線最強的時間。如果去泳池或海邊需要長時間曬太陽,兒童可以擦一些SPF 30或以上的嬰幼兒防曬霜(確保產品可以阻擋UVA和UVB射線),戴上寬邊的遮陽帽來保護臉部和頸部的皮膚。

小叮嚀:6個月以下的小朋友不能使用防曬品,一般建議2歲~6歲,寶寶皮膚防護力比較強一些,再選擇嬰幼兒專用的防曬品。

延伸閱讀:小孩多大可以吃冰?一次搞懂幼兒吃冰淇淋的時機&禁忌

口渴就要多喝水?當心水中毒上門!

天氣太熱,小朋友們要補充足夠的水分避免脫水,但要提醒爸比媽咪們小寶寶不能喝太多的水。英國國家健保局指出0~6個月的嬰兒在開始吃固體食物之前不需要補充水,母乳中已有足夠的水分。因為小寶寶的腎臟還沒發育成熟,在出生時腎絲球過濾率只有成人的10%。當寶寶被餵入過多的水,腎臟來不及排出,多餘的水分就會堆積在體內,降低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還會造成細胞腫脹、甚至腦水腫(又稱「水中毒」)。這時寶寶可能會出現極度嗜睡、頭痛、倦怠、抽筋等症狀。而即使是6個月以上的小嬰兒,給水量也要斟酌。

中暑、發燒怎麼分?

當孩子快要中暑,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想吐、口渴、大量流汗等症狀,而若小朋友皮膚開始發紅、發熱、乾燥,意識不清甚至昏迷,體溫達40°C以上時就要懷疑是中暑了,這時請儘快帶孩子到蔭涼處、脫衣、補充水分(意識不清時不可喝水)、幫助寶寶散熱(可以噴灑一些水再搧風)、儘速送醫。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中說明,發燒通常會伴隨感染相關症狀,如: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且體溫很少超過41°C。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又曾經待在濕熱的環境或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就應該懷疑有中暑的可能。

延伸閱讀這3種夏季傳染病恐傷害孕婦&胎兒!快看預防對策

7招讓寶寶清涼一夏

1. 讓家裡保持涼爽

如果有空調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保持涼爽適宜的溫度即可,大約24~26°C就足夠了。若擔心吹太多冷氣導致寶貝感冒,平常可以打開窗戶通風、拉上面向陽光房間的窗簾,保持室內涼爽。家裡可以開風扇保持空氣流通,但要記得不要把風扇正對孩子,也要確保他們無法觸摸風扇。

2. 穿淺色、輕便、透氣的衣服

嬰幼兒穿著與成人感到舒適相同厚度的衣服即可,如果到戶外可以加戴寬邊帽/使用遮陽棚避免陽光直曬。

3. 睡前幫寶寶洗個澡

睡前可以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用溫水擦拭,千萬不要為了涼快就用冷水,否則可能會讓寶寶感冒。

4. 補充水分

年齡較大的孩子要補充適當水分,還在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則會從母乳中吸收水分。

5. 選擇合適的寢具

可以選擇棉質、透氣、好清洗的床單,避免使用防水的床墊套,因為不好散熱,反而會令寶寶更容易出汗。

6. 避免在高溫時段出門

帶小朋友出外放電也要注意避開中午11點到下午5點最熱的時段,可以選擇早晨或傍晚較涼爽的時候。非不得已要出門,要保護好小小孩避免陽光直曬,儘量從有陰影的地方通過,兒童可以使用防曬霜。進行戶外運動時,也要注意每半小時讓孩子休息一下。

小叮嚀:不管到哪裡,千萬不要把小朋友一個人放在車里面喔!

7. 避免讓嬰兒車形成封閉狀態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陽光曬到寶寶在嬰兒車加蓋毯子或因為疫情而罩上透明罩子,卻反而使嬰兒車形成密閉空間,不通風的嬰兒車狀態就如蒸籠一樣,溫度很高。建議家長們如果使用遮陽罩,可以打開嬰兒車的通風窗透氣,或使用遮陽傘給孩子遮陽,擔心孩子太熱也可以帶個小扇子/小風扇。

延伸閱讀夏天帶寶貝到公園、親子館、兒童遊戲場,忽略「這幾點」恐讓病毒上身!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美國國家氣象局英國國家健保局The SunNSW Health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整理撰文/ 林雁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美國國家氣象局英國國家健保局The SunNSW Health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圖片來源/Photo AC(※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