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幼兒情緒認識與管理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的作者提到,從人的生命發展階段來看,7歲前正是人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的依戀行為互動經驗,在建構與理解何謂關係,關係中的我與關係中的他人是什麼樣的形象、什麼樣的特性、什麼樣的互動經驗。在這些互動中,慢慢形成一套對外在世界、外在他人與對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稱為參考架構。之後,人便會依著他所建構的的參考架構,開始因應生活世界的運作,並自動化反應他過去所經歷過的經驗感受,與他所相信並理解的認知信念。
幼兒情緒認識與管理

情境問題
媽媽帶著3歲的孩子坐捷運,小孩在捷運上又叫又跳、拍打窗戶,捷運上的其他乘客都因此被騷擾到而將目光轉移過來,應該怎麼辦?

 
我要乖,因為別人不高興?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陳永儀表示,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最好避免因為自己覺得很丟臉而生氣地對小孩大吼:「你沒看到旁邊叔叔,阿姨不高興在瞪你嗎?!不要玩了!」為什麼呢?
 
第一,孩子不應該一直從外在他人的表情或反應學習到到什麼是情緒,而非從自己的感覺認識情緒:第二,一個人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應該是由他所做出的行為「合不合理」來決定,而不是因為「害怕我如果繼續那麼做,我就是一個不能夠討人歡心的孩子了。」或是「因為別人或不高興了,我不能夠讓別人不高興,因此,我停止現在的行為。」
 
家長們不妨先靜下心想想看,今天之所以必須引導孩子或教育孩子不能夠在大眾捷運上這樣又跳又叫、拍打窗戶,並不是因為今天家長或旁人不高興、擺出臉色給孩子看了,更不是因為孩子繼續那麼做,就沒人會喜愛他了,而是因為能夠讓人這樣跑、跳的場所是像公園之類的場所,而不是像捷運這樣的公眾交通工具!事實上,3歲的孩子已經擁有有溝通與思考能力了。
 
家長們可以先同理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因為出來玩很開心,所以又跳又叫,對不對?」,接著,再告訴孩子能夠讓人這樣跑、跳的場所是像公園之類的場所,而不是像捷運這樣的公眾交通工具!
 
 
語言發展影響情緒表達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傅清雪助理教授認為,孩子可能是因為感到開心,加上還未能瞭解所謂的社會規範,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但是很多時候大人會馬上就用已經熟習的社會規範套用在孩子身上,並且認定孩子應該要跟我們做得一樣好,其實這樣是不太合理的,事實上,孩子可能根本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一時情緒很高漲,才會在捷運上又叫又跳。
 
此外,每個孩子對於語言的發展也不全然相同,有快、有慢,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表達與肢體動作,例如,這個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非常好的時候,他有可能是藉由誇張的肢體動作的表現,想表達他今天能夠出來玩,很開心。此時,父母可用引導方式,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表現較能符合大人的社會規範。
 
 
增加孩子生活體驗
傅清雪助理教授建議爸爸媽媽不妨採用漸進的方式,也許爸爸媽媽平日工作較忙,少有機會帶孩子一起坐捷運出遊,孩子難得有這樣的體驗,才會感到特別興奮,因此,爸爸媽媽一方面要不斷耐心地讓孩子知道合理的社會規範是什麼,另一面也要盡量增加帶孩子出門,體驗不同環境的機會。
 
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陳永儀教授指出,家長從小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就可以多多問問孩子:「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呢?」,家長同時也要學習接受孩子真正的感受與情緒,引導孩子認識真正的情緒,並且讓孩子能夠輕鬆地與你分享他的感覺,而非學會壓抑真正的情緒,只是為了成為一個要討人歡心的乖小孩。
 
 
問題情境
我的孩子好愛哭,而且一定要一直抱著他,他才會停止哭泣、乖乖睡覺,可是,我好擔心孩子一哭就去回應、抱他,長大後孩子會不會變得不懂得控制情緒,甚至會變成小霸王、愛哭鬼,父母必須不斷地去滿足他才可以?
 
 
勿訓練嬰兒控制情緒
傅清雪助理教授表示,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在嬰兒時期的確有些孩子是很喜歡人家抱他的,爸爸媽媽在孩子還無法用語言表達情緒與需求時,應該還是要以安撫孩子的情緒為優先。在孩子哭泣時,父母不應該置之不理,認為那麼做就可以讓學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這種要求嬰兒自我控制情緒,是緣木求魚的想法。
 
在寶寶哭鬧不停時,應該立即檢視他是不是有任何生理不適的狀況,適時給予擁抱,也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回應著他,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並不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此外,不妨也可以試試看給予寶寶安撫奶嘴,心理學者佛洛伊德就曾經提到如果口腔期沒有被滿足,到了青少年時期,更容易出現暴力的傾向。
 
事實上,2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感覺得到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換句話說,如果主要照顧者經常出現疲累、不耐煩、擔心等等的負面情緒,寶寶也能感覺得到,進而被影響,因此,傅清雪鼓勵爸爸媽媽應該多善用一些育兒工具與資源,讓自己的情緒先保持穩定,才能進一步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
 
 
認識孩子情緒、給予合宜回應最重要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陳姣伶認為,哭對於嬰幼兒來說,不單只是情緒的表達,更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不論何種原因哭泣,如果爸爸媽媽都不給予回應,寶寶很容易會覺得這個求救的方法根本沒有用。
 
很多家長誤以為當孩子停止哭泣,或是越來越少哭,表示自己給予的訓練非常有效,事實上孩子不再哭泣或是越來越少哭泣未必是件好事。他之所以停止哭泣,有可能是因為覺得反正求救也得不到回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對於外界的反應度也會跟著慢慢降低,因為他缺乏感受愛的經驗與回應,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對他人也會比較冷漠、缺乏熱情。

這就像是當孩子犯錯時,如果家長用嚴厲的打、罵方式處罰孩子,也許短期內也很有效果,因為孩子害怕被打,所以不敢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就長期來看,如果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無法了解他不當行為造成的後果,學會負責,以及他為何不能那麼做的原因,不斷打、罵,只會讓孩子學會如何逃避被家長處罰罷了。

換句話說,有些教養方式,短期看來似乎成效卓越,但是如果將時間軸拉長來看,可能對孩子會造成更多負面的影響。因此,陳姣伶提醒家長,認識孩子的情緒狀態並給予合宜的回應,遠比期待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重要。 
 
孩子哭鬧,怎麼辦?
傅清雪助理教授與我們分享以下三種回應孩子哭的方法:
1.轉移目標 
2.利用正增強與約定的方式,與孩子約定的內容,必須是孩子能夠達成的。例如,當孩子哭鬧著要吃糖,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做約定,他乖乖地先把玩具收好,他就可以吃。
3.善用同儕影響力。2歲以後,孩子們就可以互相玩在一起了,可以幫孩子找一些正面的標竿,用正面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由朋友身上學習如何控制與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非只會用哭鬧的方式。
 
 
有效溝通的卡片遊戲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媽媽怎麼辦?》一書中提到可以自製堅定而尊重的溝通卡片:
 
「當你(描述對方的情緒或行為),我感到(描述自己情緒),因為(說出理由,為什麼對方的行為會引發你這種情緒),我希望(描述你希望達到理想情況,你跟孩子各自該做好什麼)。」
 
當孩子發生事件的第二天,爸媽可利用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例如,媽媽說:「比利,我們來做溝通卡片的遊戲,討論一下昨天在超市裡面發生的事情吧。」
首先,比利先舉起卡片,媽媽說:「當你在超市亂跑,把餅乾從貨架上拿下來,我要你放回去,你卻在哭鬧,我感到很尷尬,因為我們影響到超市裡的其他人了,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愉快購物,而不是引起混亂。」
 
接下來,媽媽舉起卡片,比利很認真地說:「當你不想買冰淇淋給我,我感到很生氣,因為我想吃,我希望在超市為自己買東西。」這樣的溝通練習可以引導親子雙方進入問題的討論,一起計畫以後該怎麼做,同時也促進了親子間的合作與尊重。
 
 
幼兒情緒教育4 TIPS
TIPS 1 :引導孩子善用語言表達情緒與需求
 例如,2歲的孩子很想吃桌上的糖果,他可能會用手指著糖果,說:「糖果」,如果家長聽不懂孩子的意思,孩子因為急了就開始哭鬧,甚至拍打桌子或大人等,大人也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不乖?!家長應該多花時間了解孩子的個性、需求,同時,也要讓孩子清楚學習運用好一種主要溝通語言(意指有些家長過於急迫想要同時教孩子多種語言,反而讓孩子對語言的意義混亂,進而影響表達能力),當孩子越能夠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就越少出現隨意哭鬧的行為。
 
TIPS 2 :家長先學會控制自己情緒
有些家長會不自覺將自己對生活或是配偶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大吼大叫「我對你那麼好,你還不知足,你還那麼不乖?!」等這些都是極差的示範,因為你如何對待周遭的人,甚至配偶,這些都深深影響著孩子,孩子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模仿大人,大人自己如果都做不好,更不該要求孩子必須做到。
 
尤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會開始人生第一個反叛期,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總是說「不要、不要」就失去耐性,甚至把自己認為是為了孩子犧牲或受的委屈等等,就一股腦地對孩子敘說,這不僅無法讓孩子學習認識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反而還會對自己失去自信心,覺得爸爸媽媽過得不開心,都是他的錯!
 
 
TIPS 3 :引導孩子適當宣洩情緒
陳姣伶副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多走出戶外運動,或是引導孩子用畫畫的方式隨意畫出自己的心情、遭遇的人、事、物等,也可以與孩子一同閱讀繪本,透過對書中角色情緒的理解(不開心或難過),學習模仿情緒表達或調節的方法。但是,千萬別要求孩子壓抑情緒或是要求他們不准哭,因為情緒如果沒有適當的釋放出來是相當痛苦的,而且會慢慢越累積越大,成為更大的負面能量。
 
 
TIPS 4 :耐心地傾聽孩子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一書提到,很多孩子心情不好時,只是想要訴說一下心情,而不是要父母急著告訴他該這樣處理事情、該那樣處理事情,那樣只會讓人感覺自己很糟、很笨。久了,孩子不再對父母誠實說出自己的心情,因為一說,就會變成「曝短」,總是有被訂正不完的事,一下子被訂正不該生氣、不該小氣、不該無理取鬧,下一刻又被訂正這句話不該這樣說、那句話不該那樣說……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想要表達,也不會表達了。
 
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是如此,如果關係中的某個人有強烈的對錯價值看法,而另一個人不想聽到被那人批評、矯正、攻擊,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閉上嘴巴,也封閉耳朵,於是,關係也越來越疏離。
 
 
 
陳永儀
現職: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
學歷: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心理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碩士
經歷: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健康心理學博士後研究、美國花旗銀行紐約總行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
研究專長: 壓力,情緒,與健康;情緒調節與衝動控制

陳姣伶
現職: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專長:嬰幼兒保育、嬰幼兒文學、嬰幼兒閱讀指導、繪本教學、嬰幼兒發展、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活動設計、親職教育、幼兒教育哲學

傅清雪
現職: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教育部家庭教育人員、教育部新課綱宣講教授、幼兒園輔導教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講師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習與心理組)博士
經歷:漢聲廣播電台台北台記者、勝利之聲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節目部主任
研究專長:情緒心理學、情緒課程設計、性別與婚姻家庭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7月號。http://www.mababy.com/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