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新知快遞

阿嬤逼讓座,男子反擊「一腳踹飛」!捷運優先席事件帶給爸媽的教育思考

台北捷運再爆「優先席衝突」!一名老婦人揮包包逼人讓座,男子反擊「一腳踹飛」,引發全網熱議。這不只是新聞話題,從法律到心理,再到親子教育,其實都適合爸媽拿來和孩子聊聊。
阿嬤逼讓座,男子反擊「一腳踹飛」!捷運優先席事件帶給爸媽的教育思考

 

事件經過:座位爭奪演變成衝突

事情發生在9月29日下午 ,台北捷運信義安和站往淡水方向的列車上發生一起衝突。

當時車廂內仍有不少空位,但一名老婦人堅持要坐在優先席上的年輕男子讓位,理由是「手上有很多東西,要放在座位上」。男子拒絕後,老婦人揮動包包反覆攻擊。

男子忍耐一陣子後,先將隨身物品交給旁人,再起身反擊,一腳把老婦人踹飛到對面座位。老婦人隨即大喊要報警,男子則警告她:「你可以再來一次。」

老婦人還說:「我現在才知道他是很可怕的人」「原來他是男的啦」,似乎暗示她一開始誤認這位長髮、穿裙裝的男子是女性。

事後,有乘客上前安撫,才避免衝突擴大。事件影片曝光後,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憂心男子可能因此惹上麻煩。甚至有網友指出,這名老婦人疑似「讓座慣犯」,過去就曾逼孕婦或乘客讓座。

 

官方與法律觀點:正當防衛有界線

臺北捷運公司表示,優先席是提供給「有需求的旅客」使用,並非專屬老人。警方則指出,雙方都有動手,可能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最高可罰1萬8千元。

法律專家提醒,正當防衛必須符合三大要件:

①當下有不法侵害存在

②防衛是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

③防衛手段要合乎必要性與相當性

若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就可能被認定「防衛過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換句話說,那一腳雖然讓人出氣,但未必能通過司法檢驗。

 

心理師觀點:衝動快感換來後患

諮商心理師蘇琮祺分析,許多人看見那一腳會覺得爽快,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想討公道」。但他提醒:踹人只是一時快感,後續可能要跑法院、賠錢,還要應付媒體壓力,代價很大。

建議爸媽這樣做,告訴孩子,生氣是正常的,但行動要想清楚後果,衝動往往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親子教育延伸:用新聞帶孩子思考

親職教育講師澤爸分享,他與兒子也針對這個事件做了討論。兒子認為這是正當防衛,但澤爸提醒:「出手是一種選擇,但後果要自己承擔。」他甚至幽默地建議:「乾脆讓座,再冷眼挑釁回去。」這雖然是玩笑話,卻提醒我們:這類新聞其實就是與孩子討論「選擇與後果」的好教材。

教育工作者逸帆老師則指出,不同孩子遇到衝突的反應差很大,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隱忍,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回擊。爸媽要先弄清楚孩子在哪個階段,再給予合適的引導。

1.無感期:教覺察

孩子對衝突沒感覺,要先幫助孩子說出感受。

2.覺察期:教觀察

孩子開始意識被冒犯,要幫助他分辨不同的衝突種類(惡作劇?霸凌?還是只是遊戲?)。

3.衝突期:教選擇

孩子會想反擊,但要提醒他:方式和後果很重要,不能讓自己陷入更大麻煩。

4.穩定期:教照顧

孩子能夠判斷何時該反擊、何時離開、何時求助,懂得照顧自己與情緒,這才是教育的目標。

 

爸媽的思考題:遇到衝突怎麼辦?

這場捷運衝突不只是公共事件,也是一堂親子教育課。爸媽可以用三個問題和孩子討論:

►遇到有人挑釁,你會怎麼做?

►除了出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怎樣的行動能保護自己,但不讓自己陷入更大麻煩?

 

在公共空間裡,衝突隨時可能發生。對爸媽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單純批評誰對誰錯,而是把這樣的社會新聞,轉化為孩子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懂得界線、選擇與後果,學會在衝突中冷靜守護自己。

 

整理撰文/江睿毓

圖片來源/翻攝自Threads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