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不怕孩子失禮,寶貝的年節禮儀這樣教!

華人重視禮節,而過年期間,又是親朋好友間聯絡感情的重要時機,總是少不了相互串門子拜年、同桌吃飯與相約踏青訪勝…等各種場合,您是否擔心同行的寶貝在這當中出現一些失禮的NG行為呢?
不怕孩子失禮,寶貝的年節禮儀這樣教!

 

過年,就是家人團聚、人來人往的拜年、到處遊玩的日子。針對年節期間經常碰到的3種情境:上門拜年、圍爐聚餐以及到公共場所遊玩,我們分別來探討寶貝可能出現的各種NG行為、原因以及爸比媽咪可以採取的相應對策。

到別人家拜年

NG行為1

到別人家拜年不會主動跟長輩打招呼,也不會主動找同儕玩耍,甚至別人跟他打招呼,或想和他玩,他也不理不睬…...

◆原因分析

友緣基金會臨床部主任林淑棻表示,孩子不打招呼或不理睬別人,可能原因有三:第一是天生氣質較為內向,第二是因不熟悉而膽怯(特別是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有這種傾向),第三是不知道如何和別人互動、親近,爸比媽咪要評估孩子的狀況,來尋找不同的解決辦法。

◆解決對策

一般碰到這樣的情形,父母可能會催促或責備孩子:「怎麼那麼不懂禮貌?」「都不會叫,是啞巴嗎?」然而這些話語對孩子來說,都會讓他們很受傷,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不叫人並不表示他沒有禮貌,而代表他有困難,需要爸比媽咪的協助。

1.事前告知

林淑棻主任建議,爸比媽咪要用漸進式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逐漸適應社交場合,可以先從帶他到比較熟識的叔叔阿姨家開始,並且盡量做到事前告知的動作,例如:「今天我們要去王伯伯家喔,他們家有2個大人、3個小朋友,分別是…,記得了嗎?」

2.先互動,再引導孩子開口

到了別人家裡之後,也要先幫孩子做一下引薦、介紹,由對方先主動和孩子打招呼,即使一開始他沒有回應也沒關係,可以先讓彼此稍微互動、玩一下之後,再試探孩子的反應,畢竟,孩子和大人不同,對他們而言先要熟悉對方,才能建立關係。

3.抓對時機給予鼓勵

等到寶貝能夠嘗試和別人打招呼或說話時,爸比媽咪也要馬上給予極大的鼓勵,藉此增強他的信心,讓他了解原來主動打招呼是這麼簡單而且大家都喜歡的事情,這樣一來他也會開始喜歡和人打招呼。

4.漸進式提升打招呼的技巧

爸比媽咪可別一下子就急於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的程度,如果一開始孩子只能點個頭,那也沒關係,不要馬上要孩子去問候對方。如果孩子能說句「恭喜發財」,或是只能不出聲、做出拱手的動作,這也是一份心意,不要吹毛求疵一定要逼孩子同時做到這兩個動作。

NG行為2

寶貝到別人家裡拜年時,說話沒有分寸,常脫口而出:「你們家怎麼這麼醜?」「廁所好髒我不敢去!」或是「為什麼沒有紅包?」「怎麼才兩張red?都沒有blue?」等不恰當的話語;或是違反一些過年的忌諱,說出一些難聽的話,像是屁、死之類的,真不知道從哪學的!

◆原因分析

對孩子而言,他會說這些話很多時候真的不是故意的,可能只是抒發當下的感覺,例如:他習慣自己的家裡空間很大、廁所很乾淨,所以發現別人家有所不同時,心中感到詫異;或者,同儕之間最近流行一些難聽的話語,他誤以為透過這些語言能夠拉近和別人之間的關係。

◆解決對策

林淑棻主任認為,其實,這些窘況都是可以預防的,只要父母事先陪孩子做好演練的動作。

1.學習中性的說話方式

在帶孩子到別人家拜年之前,可以先為孩子打好預防針,告訴孩子,別人的家一定會和我們家不同,萬一碰到覺得奇怪或是不太舒服的事情,不要馬上講出一些批評的話,可以說:「哇,跟我們家不太一樣耶!」這樣爸比媽咪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2.認識紅包的真正意義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大人給小孩紅包是希望能為這個孩子添一些福氣,也代表大人有多餘的能力關照晚輩。爸比媽咪應該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教導孩子,我們收到的是大人給予我們的祝福,不要在乎錢的多少,最好等回家再打開紅包來看比較有禮貌。甚至事先跟孩子說明,對方不一定會給我們紅包,也有些人是用說吉祥話來表達對彼此的祝福。

3.鼓勵孩子多學吉祥話

過年期間,人們總是會希望聽到一些比較喜氣、吉祥的話語,在帶孩子到別人家拜年前,可以教他一兩句吉祥話,例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步步高升…等,此外,也可以跟他約定,假如今天對10個人說了吉祥話,就給他獎勵,孩子自然會把心思放在說吉祥話這件事情上,而沒有時間去想那些屁、死…之類的髒話了。

延伸閱讀:過年吉祥話這樣說!食物、生肖、數字,讓大人小孩都朗朗上口

孩子和別人家小朋友起衝突,搶別人的東西

NG行為3

孩子和別人家小朋友起衝突,搶別人的東西,還一直問:「這個可不可以讓我帶回家?」

◆原因分析

年紀小的孩子,比較會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如果大人又使用不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很容易讓孩子學會用爭奪、耍賴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解決對策

在面對孩子的衝突時,林淑棻主任希望家長都能建立正確的心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本來就會發生很多衝突,衝突不是不好,衝突也是孩子成長的機會。」代表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解決糾紛、學習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講清楚、學習考慮別人也考慮自己。如果父母的處理方法每次都是:「既然要吵架那都不要玩了!」這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1.客觀處理孩子的糾紛

大人在處理孩子的衝突時,不要抱持「來者是客」或「大讓小」的心態,應該對事不對人,思考如何處理對雙方而言都能獲得最好的學習與成長,否則容易讓弱勢的一方因為受到委屈,而學會「遇到事情一定要爭得更兇,因為沒有人會挺我」,對另一方而言,也學到「只要耍賴、吵鬧別人就會讓我」等不正確的觀念。

2.帶著自己的玩具在身邊

事先跟孩子溝通,別人家的玩具不是我們的,要玩之前都要先問主人,也可以讓孩子帶一兩樣自己喜歡的玩具在身邊,倘若對方不願意出借玩具,至少還能玩自己的,也可以鼓勵他試著問對方願不願意交換玩具來玩。

假如是別人來家裡作客,也可以提醒孩子,把一些他願意跟別人分享的玩具拿出來,如果是不想讓別人碰的玩具就先收起來,給孩子權力事先做決定,也可免去事後拒絕別人的為難處境。

3.拍下喜歡的東西

如果孩子看上人家的玩具,想把東西帶走,可以同理他:「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可是這也是別人心愛的東西,沒辦法給你,如果你真的這麼喜歡,那我們去問主人可不可以讓我們拍張照帶回家,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樣的東西。」

過年就是要圍爐

NG行為1

不論是在餐廳用餐、點菜的時候,或是在別人家裡吃飯、主人準備上菜的空檔,寶貝很容易耐不住等待,開始用筷子敲打碗盤、搖搖椅子、動手拉桌巾,或四處亂跑…。

原因分析

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坐不住,有這些舉動都很正常,爸比媽咪必須有耐心地提醒孩子,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並且提供孩子正確的替代行為,千萬不要有時放任不管,有時疾言厲色,否則孩子會感到困惑而無所適從。

◆解決對策

1.夫妻分工

林淑棻主任指出,帶年幼的孩子出門用餐,爸比媽咪要學會彼此分工,其中一個人可能得稍微吃快一點,並請另一方幫忙留菜,在孩子實在坐不住時帶他下餐桌走一走、看一看再回來。

2.培養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

平時在家吃飯就要規定孩子在餐桌上坐好,不能離開餐桌或去客廳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要是平常在家吃飯就端著飯碗到處亂跑,那也難怪孩子到外面吃飯時,不習慣一直坐在同一個位置上。

3.聚餐時間別太長

父母在帶孩子出門聚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聊天聊得太愉快,而將用餐時間拖延得很長,對5歲以下的幼兒來說,半小時可能是他們能夠乖乖坐好的極限,因此,爸比媽咪若決定帶著孩子,就要控制好時間,不要讓孩子等太久而失去耐性,開始在餐廳亂跑、哭鬧,才來責怪孩子。此外,也可以事先帶一些孩子喜愛的玩具、故事書、圖畫紙和筆出門,遇上孩子不耐煩時,便可提供給孩子,稍微延長一點他們願意安靜的時間。

NG行為2

看到喜歡的菜色就夾很多,沒有留一點給別人,還在食物裡隨意翻攪、挑菜,吃到不愛吃的就亂吐在桌上、地上,甚至還不小心噴到面前的盤子裡,一邊吃飯一邊講話…。

◆原因分析

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由大人身上學習而來,或許爸比媽咪也可以藉此機會檢視一下周遭的大人是不是也有這些不良習慣唷!

◆解決對策

1.學習尊重別人的用餐權益

爸比媽咪應教導孩子,和別人同桌吃飯時,必須尊重其他人用餐的權益,即使看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也不要拿太多,如果真的很想再吃,可以先禮貌地詢問:「我能不能再多吃一點?」除此之外,也不可以用自己的筷子在盤裡翻攪食物,因為每種菜都很有營養,要盡量都吃,亂翻亂攪會讓人覺得很髒、很討厭。

2.從對孩子有利的角度跟他說話

林淑棻主任認為,孩子有個特性,當你用對他有利的角度跟他說話,就比較容易說服他們。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孩子吃東西時細嚼慢嚥,把食物吞下再說話時,不要去責備他:「你這樣一邊講話一邊吃飯很沒禮貌,噴得口水到處都是!」可以換個說法:「你這樣一邊吃、一邊講,媽媽都聽不清楚你想說什麼,先吞下去再說好嗎?」通常這麼說他們就會比較願意做調整。

此外,有些孩子是因為擔心當下不說,等一下就會忘記,這時媽咪不妨請他先說,並耐心地聽他說完,再繼續用餐的動作。

延伸閱讀:孩子你為什麼傷心?11個讓爸媽黑人問號的哭點瞬間

到公共場所遊玩

NG行為1:

寶貝不停在人多的地方奔跑亂竄、大聲喊叫,甚至撞到別人…...

◆原因分析

有些孩子平常就很活潑,和爸比媽咪出門遊玩則更為放鬆,彷彿脫韁的野馬。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與其責怪他們,不如花些時間和他們討論怎麼做才可以既滿足自己,同時又受人歡迎。

◆解決對策

1.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

父母可以詢問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試著同理孩子的心情:「這裡真的讓人好放鬆,好想大叫喔,不過這樣會吵到別人,如果真的想要大叫,在哪些地方比較有可能呢?」

有些孩子可能是擔心小聲說話父母會聽不見,這時則可以告訴他們:「在外頭想跟爸比媽咪說話時,應該靠過來輕聲細語地說,如果大聲說話,不但會讓其他人覺得很討厭,也會讓別人知道你跟爸比媽咪之間的小祕密喔!」

2.讓孩子承受自然結果

有些孩子的特質是,越限制他,他就越想亂跑,只要環境本身不是過於危險,爸比媽咪不妨讓他承受自然的結果。例如,詢問孩子:「你覺得這裡可不可以奔跑?」如果他認為可以,接著問他:「那你能不能跟媽咪保證你跑的時候不會受傷,也不會讓別人受傷?」通常孩子就會自己想出一些辦法。如果最後他還是撞到人或者受了傷,除了關心他痛不痛、對方有沒有事之外,爸比媽咪可以陪他討論:「我們原本以為不會撞到人,結果還是撞到了,為什麼?下次應該怎麼做?」

NG行為2

寶貝在公共場所破壞公物。

◆原因分析

充滿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弄壞東西有時也非出於惡意,爸比媽咪除了教導孩子一個良好公民所應具備的正確觀念之外,一旦犯了錯誤,也要能不逃避責任、勇於負責,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遵守規定的重要性。

◆解決對策

1.父母以身作則愛惜公物

就如同去別人家裡不能亂碰東西一樣,爸比媽咪也要以身作則地教導孩子,公共場所裡的東西都是大家共同擁有的,不但使用時要愛護它們,不可以任意破壞,看到漂亮的藝術品,也不可以隨便動手摸它們,甚至把它們帶回家,這些都是不對的行為,還可以提醒寶貝:「如果這麼做,爸比媽咪會因此而被罰錢,就沒有錢給你買玩具了!」

2.讓孩子負責道歉、賠償

林淑棻主任指出,當孩子弄壞了公物,爸比媽咪該做的不是打罵孩子,因為孩子可能只是一時太興奮,沒想到會弄壞東西,自己也嚇了一跳;應該陪著孩子負起責任,像是親自道歉、以壓歲錢或零用錢來賠償別人的損失,可以跟他說:「沒關係,東西已經壞了,我們來想看看可以怎麼解決?」

寶貝看到想買的東西,不買給他就大哭大鬧,賴在原地不走。

NG行為3

寶貝看到想買的東西,不買給他就大哭大鬧,賴在原地不走。

◆原因分析

這類孩子若非天生氣質「堅持度」較高,就是事前有過「革命成功」的經驗,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爸比媽咪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都應盡量妥善地處理,才能避免這種「棘手」的問題一再發生。

◆解決對策

1.別假裝「拋棄」孩子

林淑棻主任表示,很多時候當孩子講不聽時,父母會選擇假裝離開或躲起來,想讓孩子害怕或嚇一跳,這種做法最好避免,因為以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父母不見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創傷,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甚至對於有亞斯伯格傾向或天性較為固執的孩子而言,父母只要躲起來1次,他就會永遠記得,下次當你有事要暫時離開時,他就絕不讓你離開了。

至於某些心靈比較強壯、堅信父母仍會返回而不為所動的孩子,假使爸比媽咪離開之後又跑回來找他,這個方法對他們而言就再也沒有用了,甚至使他抓住大人的弱點而變得更拗,因此,無論如何,這招最好還是不用為妙。

2.教育時也別忘了安撫情緒

有些爸比媽咪不想讓孩子覺得哭鬧就可以得逞,抱著「哭久了你大概就認命了」的心態,而不去處裡孩子的狀況,任由孩子大哭大鬧。林淑棻主任認為,這麼做除了可能影響周圍的人、較不禮貌之外,完全放任孩子哭鬧而不去安撫,也容易傷害孩子的情感。

因此,父母假使想讓孩子哭完冷靜,也最好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想要這個東西,但是我們真的沒辦法帶回家,你如果覺得難過可以哭一下,媽媽抱著你、陪你。」別用嚴厲的態度瞪著孩子,或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即使想要教育孩子,也可以試著同理他很想要但要不到的心情,或是和他討論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得到這樣東西。

3.請不熟悉的人制止孩子

萬一上述方法無效,還有一招可以稱為「借力使力」,若剛好有同行的朋友或親戚和孩子比較不熟,孩子比較不敢跟他耍賴,便可請他出面幫忙制止孩子的行為,爸比媽咪也可以拜託店員幫忙,利用孩子在外人面前會比較收斂的習性,終止他的耍賴行為。

延伸閱讀:想要就馬上要、失敗就不再碰...孩子的耐心,需要你培養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