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部落客專欄

爸爸們的煩惱

當越來越多的男人願意陪同妻子一起或單獨前來關心孩子的成長事,我想,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太太也不是孩子,而是爸爸他自己。
爸爸們的煩惱

最近應邀到新北市一家幼兒園演講,時間就在週間平日的晚上,許多爸爸、媽媽下班之後趕來參加,我注意到爸爸的出席率幾乎達到出席者的四成,且極為踴躍的舉手發問教養議題,從他們的問題裡可感知到他們在日常生活裡是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例如:有個工程師爸爸問道,他和太太組成一個雙薪家庭,難免有時一個要值班、獨留另一半帶小孩,為了方便大人可以好好做家事,此時就會播映一些具有教育性質的卡通影片給孩子看,爸爸擔心不知這樣是否會傷害到孩子的視力或專注力呢?另一位爸爸提問的是關於國內技職教育的看法,他說他不是一個學歷至上的父親,如果孩子讀書考試不擅長,是否能像德國人一樣讓孩子往技職學校前進,同樣可以有光明的發展呢?

 

過去大家總認為育兒是女人的事,但這兩年在各種親子議題演講場合,我經常看到爸爸前來坐在台下聆聽,或者當我參加兩個孩子的親師會時,也遇到不少孩子同學的爸爸坐在教室裡小仄的椅子上,聽導師宣布班級經營的各項規定與注意事項,當越來越多的男人願意陪同妻子一起或單獨前來關心孩子的成長事,我想,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太太也不是孩子,而是爸爸他自己。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男人,日後他在回顧他人生時的遺憾就越少,我們經常從媒體上讀到許多商業鉅子提到他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年輕時以打拼事業為理所當然的理由,大量缺席孩子的成長,等到孩子長大,縱使事業再怎麼成功,也無從彌補時光倏忽而去、難以回頭的感嘆。爸爸帶給孩子的快樂與感動,和媽媽是完全不一樣的呈現,誰不嚮往父愛,只是父愛在我們的傳統社會裡,經常是被保守拘謹的放在內心,因此,看到越來越多的爸爸出席參與親子日,站在講台上的我非常開心,那意味著養育的路上,越來越多的媽媽不孤單,越來越多的孩子享有父親實質行動上的關懷。

 

爸爸關心的親子教養問題也和媽媽不太一樣,經常在演講結束後會有爸爸趨前小聲的問,夾在太太和媽媽之間左右為難該怎麼辦?太太總是對於幫忙帶小孩的公婆有抱怨和不滿,雖然太太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太太所要求的事也沒有錯,但面對自己年邁的親生父母,疲於溝通的夾心男人說對待伸出援手的爸媽總不能太強勢,老人家有老人家的堅持和經驗,夾在太太和媽媽這兩代的教養歧異,經常成為夫妻失和的導火線。當可愛的寶寶降臨之後,婚姻就正式邁向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實階段,戀愛的激越與歡愉將隨之消退,席捲向日子的是賺錢養家的奔波與奶粉、尿布、副食品、收玩具的週而復返,如何心境持平的面對與我們年輕一輩大相逕庭的公婆育兒觀念,遂成為生活挑戰之一。

 

家家有本難忘的經,每對夫妻的心理素質和強度不同,我很難給予統一的答案或指南,我也曾因為這樣的隔代觀念差異而和婆婆的關係緊張過,我的解決方式不是強加溝通壓力給另一半,因為我想過如果是弟媳婦和我的娘家媽媽發生這種的情況,我會希望弟媳婦或弟弟給我的娘家媽媽強力的要求嗎?我的答案是當然不希望,我希望他們夫妻給我的媽媽更大的包容或另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盡可能接納老一輩的育兒法(畢竟老人家只是短暫的幫忙),若真的不滿意,就另尋保母和托兒機構,無論如何,我並不樂見我的弟媳婦或弟弟去質問或質疑對他們育兒伸出援手的我的母親。這是同理心所帶給我的換位思考,大家都愛自己的父母,另一半也一樣,因此,把對方的父母當作是自己親生父母般的尊重,是基本的婚姻功課,也是我們給孩子的生活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