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哪個階段最危險?你以為是在產房嗎?雖然整個孕程到生產那一刻都需要小心照護身心,很多媽媽也都是到手抱孩兒的時候才能鬆一口氣,但鬆的那一口氣是對孩子健康的滿足,不代表媽媽就脫離危險了,其實,根據醫學統計,產後的10天內才是媽媽最危險的時期!很多產婦因為忽略產後的危險期,未能及時救治而危及生命,例如:產後大出血、羊水栓塞、或是產後憂鬱等,都不能忽視。
台灣的健保制度在產前照護方面提供產婦最多14次的產檢補助,早已領先全球,但除了孕期照顧到生以外,真正的問題卻出現在「生完以後」,因此現行啟動的「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就是在14次產前檢查外,在加碼提供2次的產後照護服務,分別是在產後1個月(建議於產後1~2週)及產後3個月內(建議於產後6~8週)。
多數產婦在生產後只會回診一次,也就是產後六週的例行檢查,但在六週前倘若出現健康問題,像是:產後憂鬱、傷口感染、泌尿問題、哺乳問題等,都容易被忽略,因此專業醫學會建議,增加2次產後照護是有必要的。
生理量測:體重與血壓測量,瞭解產後媽咪身體恢復狀況,以維持健康。
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由專業醫師或助產人員為產後媽咪進行孕產期疾病的後續評估,以及慢性病、身體和骨盆泌尿機能評估。
心理健康自評:由產後媽咪使用孕媽咪健康手冊提供的愛丁堡憂鬱量表QR code進行自我評估,再由醫師針對量表結果提供諮詢或評估是否轉介。
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相關諮詢:於第一次的健康照護服務,將提供睡眠、戒菸、高血壓與其他慢性疾病的相關諮詢,並於第二次健康照護服務時提供運動、營養、性生活、避孕和預備下一胎的諮詢等。
這項照護服務不需額外費用,只要帶著健保卡到合約診所或助產所看診即可,不但方便,也大大減輕經濟壓力,民眾可向原本提供產檢的醫療機構洽詢,也可以主動預約。
目前,全台許多婦產科、家庭醫學科診所與助產所皆已加入合作行列,讓媽媽們可以就近獲得照顧,不再擔心產後「沒人理」。
這項政策的啟動也實現了醫學界提倡的「第四孕期」觀念,所謂的「第四孕期」,指的是產後三個月內,媽媽的身心和心理都還在恢復期,這段時間的照護應該要和懷孕期同等重要。
日前日本報導指出一名38歲的媽媽將4個月的長子「沉進家中的浴缸」,受訪的時候稱:「我殺害了我的孩子,產後憂鬱令我感到很痛苦。」當時該名媽媽的丈夫撥打電話報警,稱妻子和0歲的兒子離家出走,警方經過搜查後,在JR戶田站發現媽媽,但懷中的嬰兒已經不治身亡了。
這是典型的「產後憂鬱」症狀,產後情緒波動可能在短短數日內急轉直下,有些媽媽甚至在還沒來得及求助前,就產生極端念頭,不管是自殘還是傷人,他們覺得育兒比死還痛苦,或是當下只想結束令她痛苦不堪的事情,無意識地就對嬰幼兒下手,這是最令人悲傷的「自救」方式,如果能在這極端的情緒爆發前就被關懷、被支持、被施以援手,可能就能挽救一個媽媽的健康,甚至是嬰兒受害的悲劇。
因此,這次啟動的產後照護方案,除了身體方面的恢復以外,關懷產婦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政策福音固然好,但最重要的仍是「家庭」,照顧產婦並不是光靠制度完善就能盡善盡美,另一半、公婆和其他家庭成員若能伸出援手,多一份陪伴和關心,都能減輕媽媽的壓力,讓家庭更幸福穩定。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迎接新生兒有喜悅也有壓力,全家人容易把專注力放在寶寶身上,而忽略的媽媽的需求,經歷生死大關的媽媽們也需要被用心的照顧和支持。
別讓媽媽生完就被遺忘,讓媽媽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她並不孤單!
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有提供產檢服務者,均可提供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民眾如對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有相關問題,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若有進一步的孕產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服務專線0800-870-870(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人替您解答,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健康九九網站─媽咪好孕館查詢產前產後相關照護資訊。
整理撰文/王佳琦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