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有信心才會真快樂!彭菊仙:回應孩子內心的渴望

在傳統的觀念之中,爸媽對於孩子的期許仍以學業成績掛帥,然而現今有許多的爸媽,主張不看重成績,不讓成績決定孩子。
有信心才會真快樂!彭菊仙:回應孩子內心的渴望

 

針對「分數至上」或「分數無用」兩類極端思維,親職教養作家彭菊仙,作為三個兒子的媽咪,在陸續陪伴孩子經歷高度升學壓力之後,以過來人的身分,對於家有學齡前兒童的爸媽提供經驗分享!

極端的一邊:為了分數,犧牲一切!

不管走入體制內還是走出體制外的教育系統,在人生道路上孩子總有一天會碰到「分數」,即便打定主意將來要出國念書,多數國外大學是根據中學時期的在校成績作為申請入學的參考標準,於是,孩子很難不去面對分數這一件事。

親職教養作家彭菊仙老師指出,在此狀態之下,有些眼中只有分數的爸媽,為了孩子能夠拿取好的分數,便要孩子放棄、犧牲一切,特別是到了中學以後,這種現象就會更明顯──只要把時間用來讀書拿分數,原本的興趣喜好都先放到一邊。

一旦不如預期,一同感到失落與愧疚

如此地為分數而奮戰,猶如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正因為爸媽的所有心力都放在孩子的分數上,一旦孩子並未達到自己的預期,不僅爸媽本身感覺失落,連帶著孩子也會覺得達不到父母的期待而產生一股愧疚感。

還沒開始奮戰就投降了!

處於眼裡只有分數的情況之下,倘若孩子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父母的焦慮感必然升高,孩子也會出現心理學上的「習得無助感」,也就是孩子知道自己無法達到這個標準,在尚未開始奮鬥之前,就失去奮戰的動力,雙手舉高高地放棄了。

不值得把所有力氣用於贏取分數之上

雖然沒有辦法不面對考試制度,但將所有力氣都用於贏取分數之上,藉以訓練考試技巧,對於人生的受益是有限的!彭菊仙老師表示,考試技巧只是取得一張入場門票,實在不值得投注所有心力於考試,而犧牲興趣及非認知能力訓練的提升。

非認知能力才是幸福關鍵

彭菊仙老師認為,孩子的溝通、協調、領導、合作、策劃、執行…等非認知能力,這些能力在未來脫離學校生活,於職場或人生之中,才是決定生存幸福與否的重要能力!這也是許多校園的常勝軍到了職場上常常會摔上好幾跤的原因,因為在學生時代只側重學業成績的提升,而缺乏非認知能力的磨練。

雖然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比分數還要重要的事情,但也不代表分數不重要,分數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極端的另一邊:分數無用,快樂才重要!

另一極端,新時代的爸媽自認經歷了填鴨式的升學壓力,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學習將青春歲月浪費在考試之上,於是,提供孩子體制外的教育系統,並不斷地告訴孩子不需要在意分數,快樂才重要!然而,彭菊仙老師認為,這些孩子卻不見得能夠擁有快樂的童年,反而可能是痛苦不堪的!

因循怠惰的結果就是算了吧!

彭菊仙老師指出,當孩子到了學校上課,發現有聽不懂、學不會的地方,沒有人或沒有資源可以幫忙解決,這時候爸媽可能若無其事地說「沒關係~不要那麼認真啦!」長期累積的結果變成是,「反正爸媽也沒有覺得我一定要努力,而且我自己也突破不了,那就算了吧!」

隨著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深,尤其到了中學階段,這一週搞不懂數學的一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二次也是有聽沒有懂,二元一次就更別想談了,到了三元一次就只能放棄了!孩子對於學習這一件事逐漸沒有了自信,於是,就從學習領域逃走了!

「不重視分數就能夠保證養出快樂的孩子嗎?其實,有時候情況剛好是相反的!」

有信心的孩子才會真正的快樂!

爸媽想要孩子快樂成長的這個想法沒有錯,真正快樂的孩子不一定名列前茅,有些課業頂尖的孩子揹負著強大的責任感,對於自己的要求多於鼓勵,反而總是憂鬱難受。

彭菊仙老師認為,快樂的基礎一定是擁有信心!那麼,信心從何而來呢?真正快樂的孩子對於自己有所認識、瞭解自己的定位!透過不斷地與他人比較、與自己的學習狀況比較之後,孩子將發現自己的落點,一旦自己達到那個位置,孩子知道這是我的最好表現因而欣然接受。

而當孩子遭遇到學習瓶頸,孩子知道要到哪裡尋求資源協助,且有願意及企圖心嘗試突破,倘若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也沒有關係,因為保有自信對於學習總是保持著正向心態,這樣的孩子才有可能快樂。

 

有信心才會真快樂!彭菊仙:回應孩子內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