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早社會有句俗諺:「七坐八爬九發牙」,意指寶寶9個月才會開始長牙。但現代孩子營養充足,約4個月~1歲就會長出第1顆牙,大概2~3歲20顆乳牙就可以全數長齊。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李政翰表示,如果寶寶直到1歲後都沒有看到牙苞,可能是乳牙發育有問題,可以安排牙醫師檢查,不過也不需要太過擔心。一般來說,6~7個月會長出下顎第一門齒(下排牙床正中間2顆)與上顎第一門齒(上排牙床正中間2顆);7~8個月會長出上顎第二門齒(上排牙床第一門齒兩側,共2顆)與下顎第二門齒(下排牙床第一門齒兩側,共2顆);1歲~1歲3個月會長出第一臼齒(上下牙床偏後方部位,共4顆);1歲半~1歲8個月會長出犬齒(上下顎第二門齒兩側,共4顆);2歲~3歲會長出第二臼齒(第一臼齒後方,共4顆)。
有些寶寶的第二門齒較晚長,讓媽咪十分煩惱。對此,李政翰主任表示,第二門齒只要在10個月~1歲之間長出來都還在正常範圍,不必太過擔心。他強調,雖然乳牙的生長順序和生長時間有一個平均數據,但哪顆牙先長、哪顆牙後長仍要看寶寶本身的身體狀況。除非寶寶直到1歲半都還沒長牙,或超過3歲仍未長齊乳牙(可能是先天性缺牙),否則只要在3歲前長完20顆乳牙,大多不會有太大問題。
寶寶長牙症狀 |
|
在長牙階段,寶寶牙齦會疼痛、腫脹、癢癢刺刺,合併臉頰些微發紅、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容易煩躁、哭鬧、睡不好,甚至不想喝ㄋㄟㄋㄟ。此時寶寶會想要啃、嚼或咬東西以緩解不適。臺安醫院運動中心營養師曾祺表示,媽咪可以把蘋果、芭樂、水梨等有點硬度的新鮮水果切成塊狀,或用紅蘿蔔、小黃瓜等比較脆、有味道的蔬菜做成蔬菜棒,也可以將吐司、饅頭烤到硬硬脆脆讓寶寶咬或自製磨牙食物。不過因為磨牙餅乾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建議改做小麵餅,將麵粉和蛋打成糊狀,再加入水、牛奶煎到乾硬狀(像比較硬的蛋糕)即可。
買米餅、小饅頭、營養棒等現成包裝食品要注意成份,添加過多香料、色素的食品最好不要買。餵寶寶吃副食品前可以先將食物放入冰箱冰一下,讓寶寶吃稍微冰涼的食物,緩解牙床紅腫的情形。此外,也可以拿固齒器或奶嘴給寶寶咬,不過要注意材質和安全性,每天也要固定消毒,以免寶寶罹患鵝口瘡。李政翰主任提醒,太硬的物品可能會傷害寶寶的牙根(2~3歲牙根才會完全穩固)、損害牙齒神經,影響齒序排列甚至導致暴牙,最好不要讓寶寶咬積木、餐具、硬果乾等物品,以免影響乳牙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