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寶寶出生後狀況多?原來是生產時選擇…

接近生產時,許多孕婦會開始猶豫到底要自然產還是剖腹產,目前國人有2/3選擇自然產,1/3則是剖腹產,但即使選擇自然產,也可能會因突發狀況而不得不使用其他方式幫助娩出寶寶。日前澳洲針對產程中的醫療干預是否影響寶寶健康做了一項研究,一起來探個究竟。
寶寶出生後狀況多?原來是生產時選擇…

產程若出現產程遲滯、胎兒窘迫或者孕婦本身有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兒過大等狀況,在醫療上為了保護母體與胎兒的安全,會選擇以剖腹產的方式生出寶寶。若自然產的過程中出現胎兒分娩困難,大多會出動真空吸引器或產鉗輔助將寶寶娩出。一般來說,產鉗副作用較大,如頭皮血腫、骨頭和眼睛與顏面神經傷害,幾乎已經停用;真空吸引器則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輔助方式,是利用帽狀的真空吸引機器套住寶寶的頭之後,並藉由負壓吸引將寶寶吸出。

 

產程醫療干預對寶寶有4大負面影響

日前,澳洲發表一項新研究,指出產程過多的醫療干預與寶寶的健康有關。這裡指的醫療干預包括剖腹產、使用器械(真空吸引器、產鉗)輔助分娩、使用激素來開始或加速分娩等,但不包括止痛藥和減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劑。

此項研究由西雪梨大學助產教授Hannah Dahlen帶領,研究人員分析了2005~2008年間於新南威爾斯州生產的491,590名健康且低風險的婦女及其子女,從寶寶出生28天後持續追蹤至5歲。

研究結果發現:

1.寶寶若是透過器械分娩出生,或是由真空吸引器與產鉗輔助娩出,在出生28天後,其罹患黃疸與吸食母乳障礙的風險會較高。

2.剖腹產的嬰兒出生後容易體溫過低。

3.緊急剖腹產出生的寶寶,未來容易罹患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

4.經歷過任何形式的醫療干預出生的寶寶,會增加罹患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濕疹與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之機率。

Hannah Dahlen教授解釋,當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取出寶寶時,偶爾會有些破皮或頭皮血腫的狀況,並刺激膽紅素的分泌,因而造成黃疸;而剖腹產過程中,寶寶離開母體時間較自然產長,因此寶寶容易受涼感冒。

至於對寶寶長期的健康影響方面,由於母體分娩時會對胎兒施加一種積極的壓力,這會影響嬰兒機體中抵抗病原體,並出現體重調節與抗癌的基因;若選擇剖腹產或以器械助產,其施加的壓力就會過小或太大,如此一來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但另外還有一套理論認為,自然產的過程中,胎兒通過陰道時,母體可以傳遞好的腸道菌群給寶寶,讓寶寶的體內多了一道防線,免於生病;但若母體的陰道攜帶一些不健康的病菌,寶寶未來生病的機率則會上升,例如:過敏、糖尿病、肥胖等。

不過,根據西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自然產的嬰兒未來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相較剖腹產低許多。

 

延伸:剖腹產 陰道較不容易鬆弛?一次破解8大迷思&7大風險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