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璦泇
相信很多家長們一定都對「腺病毒」這個名字不陌生。當家中的孩子同時出現發燒與喉嚨痛,就醫時身體檢查發現「喉嚨很紅﹑扁桃腺腫脹」時,往往很常聽到醫師說 「扁桃腺發炎,可能是腺病毒感染或是細菌感染」。
作者: Editor
你曾經喉嚨痛過嗎?一開始只是感覺熱熱辣辣的,到後來變成吞口水會痛,嚴重時連吃東西都有困難......。然而,並不是每次喉嚨痛都會進展到痛如刀割,有時候喉嚨沙沙的一、兩天,睡個覺也就好了。
作者: 余雅雯
確診新冠後,常見的症狀包括肺部感染,腸胃道便秘或腹瀉或是皮膚過敏等等。這並不是新冠引發的,事實上,飲食也會影響確診後的症狀,想快速康復就要注意飲食遵守清淡好消化原則。另外,也不能因爲隔離期結束就報復性飲食,食復經常在病後報復性飲食中發生。
作者: 邱明瑜
台南市一名自德國返台的25歲男性,因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皮膚出現紅疹以及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前往就醫,6月 24日經研判通報為台灣首例猴痘確診病例,此一案例出現,不少民眾開始擔心猴痘與自己的距離似乎更接近,除了疾管署加強衛教宣導,不少醫師也呼籲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這個步驟,就能加強防護,降低感染猴痘的風險。
作者: 林雁
(更新)確診後咳嗽、喉嚨痛、胸悶、心跳加快,害怕症狀無法減緩甚至加劇,卻又不知道自己該用哪些抗病毒藥物嗎?居家可服用的除了一般止咳、化痰、止痛藥以外,還有三種藥物:輝瑞Paxlovid、默沙東 Molnupiravir以及台灣的清冠一號。清冠一號之前全台大缺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出「公費清冠一號動態表」讓你快速了解哪裡有庫存。
作者: Editor
茂盛醫院家醫科呂昀珊醫師建議輕症居家隔離的民眾,若無食慾可適時吃冰品等食物,亦可食用含鋅的海鮮,有促進食慾並加快病程的功效,其他如各類維生素、益生菌、電解水、枇杷膏也可補充,唯枇杷膏含蜂蜜,週歲內寶寶勿食用。至於,坊間流傳喝綠茶有助抗疫,醫師指效果欠佳。鼻噴劑可舒緩喉嚨痛,大人、小孩皆可適時使用,至於幫小孩拍背則有助咳痰。最後,呂醫師說,輕症民眾在家運動有助提升體力,但要監控血氧變化。做好居家照護,有助儘快恢復健康。
作者: 周品攸
絕對不能輕忽寶寶生病的小症狀,以免引發無法挽回的遺憾。一名11個月大男嬰,在一次喉嚨感染後,竟引發敗血症,面臨必須截肢的結果,模樣令人心疼…
作者: 祁孝鈞
A型鏈球菌是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但跟一般病毒性感染造成的感冒比較不一樣的是,A型鏈球菌通常發生發生在五歲以上這些比較大一點的小朋友。
作者: 敖庭綸
5歲以下氣喘兒診斷有難度,需特別謹慎,為什麼?氣喘跟遺傳有關?若父母沒有氣喘,孩子就不會有氣喘?孕媽咪是不是能在孕期做些什麼,預防將來寶寶有氣喘呢?家有氣喘兒,除濕機比空氣清淨機的使用來的重要,為什麼?氣喘藥物的使用,真的不會產生副作用嗎?
作者: 陳萱蘋
一換季,孩子不時咳個幾聲或是鼻塞、流鼻涕…,身為爸比媽咪不曉得孩子是感冒還是過敏了?針對感冒與過敏,將從症狀、治療以及預防三方向詳細剖析,也建議爸媽帶著孩子求診前,先自行觀察孩子症狀發作的情況,以便提供醫師完整的診斷資訊喔!
作者: 陳姵樺
每年的11月底開始直到隔年的農曆過年期間,一方面是流感的流行高峰期,另一方面因為大家南來北往的乘坐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移動,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繁,只要有流感病毒藉由飛沫散播出來,很容易就造成群聚感染,在這段期間必須做好自我防護,慎防流感大流行。
作者: 湯國廷 醫師
「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嗎?小朋友可不可以在家觀察就好?」在回答這個門診常見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仔細了解幾個問題,包括認識感冒、跟其他疾病做區別,以及感冒用藥的迷思、就醫的意義……。
作者: editor
孕媽咪噁心、嘔吐很常見,幾乎沒有人能避免(50%~90%),在初孕期可能有體重下降的情形,也有不少媽咪有胃酸逆流、胃痛、喉痛、聲音沙啞,這都是因孕後大量上升的女性賀爾蒙,或在未孕時就易有暈車、偏頭痛及口服避孕藥時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在孕後就更容易有這些噁心及胃酸逆流。這症狀飯後或飯間更嚴重,甚至連低頭取物都嗝胃酸到喉嚨痛苦異常而求診。
作者: editor
隨著春天的腳步即將到來,白天艷陽高照,晚上有徐徐涼風,早晚溫差較大,又是一個季節交替的時分;因溫度的不穩定,往往讓家中抵抗力較差的小寶貝被病毒趁虛而入!爸比媽咪面對病奄奄的寶貝,獨自於病魔對抗,心疼之情溢於言表,心中盤算著究竟該如何幫忙呢?再隨著近期新聞上熱烈探討的流感話題,更讓爸媽們恐慌不已!其實,流感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從日常生活中做好簡單的預防動作和飲食調整,就可以擁有很堅固的防護罩來對抗病毒大魔王;至於已經跟到「流行」的小寶貝怎麼辦呢?小編先賣個關子,就請爸比媽咪仔細地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