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名人家庭

臧芮萱兒子確診、11月大男嬰重症住院,新冠疫情升溫警訊不容忽視!

台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過去四週新冠併發症通報人數在5/4~10間人次高達近萬人,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警告,今年疫情升幅比去年快,預計將在6月達到高峰。
臧芮萱兒子確診、11月大男嬰重症住院,新冠疫情升溫警訊不容忽視!

 

臧芮萱兒子半夜高燒嘔吐,母子雙雙染疫住院

疫情升溫之際,藝人臧芮萱在社群曝光兒子掛點滴的畫面,心疼說:「安安人生第一支點滴」,臧芮萱兒子在母親節期間確診新冠肺炎,雖然第一時間就有帶去看醫生,但新生兒沒有新冠病原抗體,所以醫生建議要留院觀察,仍然高燒到39度,嘔吐如噴泉一樣,令人心疼。

不幸的是,臧芮萱在照顧過程中也被兒子傳染了,和兒子一起陷入染疫風暴。

 

▲目前兩人還住院中,希望盡快好轉,恢復健康!

 

男嬰重症哮吼進加護病房,誤診感冒險錯過黃金治療期

同一時間,高雄一名11個月大的男嬰也因確診新冠肺炎而重症住院,家人原以為是小感冒,第一次就醫完就返家休息恢復,但期間症狀並未改善,一直有呼吸困難、喘鳴、咳嗽等現象,等到再度回診時被診斷為「哮吼」,醫生建議轉到急診。

該男嬰急診時發現血氧偏低,經過PCR確診為新冠肺炎,立即被送入兒童加護病房中治療,醫生診斷為確診新冠併發症併發重症肺炎,防疫醫師林詠清說明:該男嬰未接種新冠疫苗,感染後加速惡化,幸好就醫即時,住院一周後痊癒返家,醫生同時也呼籲:家長切莫輕忽初期症狀。

 

未接種疫苗者風險大,高風險族群應盡快補打JN.1疫苗

根據高雄市衛生局指出,近期通報的新冠併發症患者,有超過九成是未接種JN.1疫苗的,特別是65歲以上、慢性病患者居多,但其中也不乏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因此特別呼籲6個月到5歲以下的孩童,若未接種疫苗,要留意重症風險。

衛生單位呼籲,滿6個月以上的兒童及高風險族群應儘速接種JN.1疫苗。已接種過1劑並間隔滿6個月的高齡者,也建議接種第2劑加強保護力。資料顯示,上週新冠JN.1疫苗接種人數已創下兩個月以來的新高,顯示民眾對疫情升溫已有初步反應。

 

快篩陽性後警覺重症徵兆,兒童家長應加倍警惕

疾管署指出,儘管多數新冠病毒感染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但仍有可能進展為中重症,尤其高風險族群應特別警覺,民眾如快篩陽性,出現下列成人重症警示症狀時,請務必立刻就醫:

  • 呼吸困難或喘

  • 持續胸痛或胸悶

  • 意識不清

  • 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 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

  • 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減少

  • 收縮壓低於90mmHg

  • 無發燒情況下心跳超過每分鐘100次

此外,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或具其他重症高風險因子者,在快篩陽性後應儘速就醫,讓醫師及早診斷並視情況開立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以降低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疾管署同時提醒,兒童感染新冠的警示徵象與成人不同,家長應特別留意以下症狀,並及早就醫:

  • 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攝氏39度)合併發冷或冒冷汗

  • 退燒後仍持續精神不佳或活動力下降

  • 退燒後仍出現呼吸急促、喘、胸悶或胸痛

  • 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

  •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若兒童出現以下急性重症徵象,應立即送醫治療:

  • 抽搐、肌躍型抽搐(身體突發抖動)

  • 步態不穩或持續昏睡、意識不清

  • 呼吸困難或胸凹現象

  • 唇色發白或發紫

  • 血氧飽和度低於94%

  • 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 體溫超過攝氏41度

疾管署呼籲,家中如有嬰幼兒、長者或高風險成員,務必留意症狀變化,及早就醫,並積極接種JN.1疫苗,以預防重症發生、守護健康安全。

防疫日常不能鬆懈,口罩、快篩、就醫三步驟要記牢!

面對新一波疫情,高雄市衛生局建議,在人潮密集、通風不良或與高風險對象接觸時應配戴口罩,若出現症狀,請儘速進行快篩與就醫評估,避免在家拖延導致病情惡化。

即便目前社會多已恢復常態生活,但從以上案例來看,新冠病毒仍未完全遠離我們的生活,唯有提高警覺、落實疫苗接種與日常防護,才能守住家庭的健康防線。

 

整理撰文/王佳琦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照片來源/臧芮萱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