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溫在一天中會自然起伏。入睡後體溫會逐漸下降,而在臨近清晨降到最低。即將醒來時體溫會回升。而寶包體溫調節系統未成熟,體溫上升過程中血液循環加快,容易出汗。
清晨醒來的那一刻,身體其實在進行一場「神經系統開機」。睡覺時,副交感神經主導,使身體維持放鬆狀態;而醒來時,交感神經重新啟動,讓心跳變快、呼吸加深、血壓稍微上升,準備迎接新的一天。轉換過程中,交感神經也會刺激汗腺分泌,因此孩子在醒來時可能突然大量出汗。尤其在做夢(快速動眼期,REM期)結束後醒來,這種現象更明顯。
孩子基礎代謝率比成人高,身體就像一台高效運轉小引擎。當他們從深層睡眠中甦醒,心跳、血液循環與呼吸量都會迅速增加,體內熱能釋放更多,更容易冒汗。
除了生理影響,若房間空氣不流通、床墊悶熱或睡衣太厚,也會累積熱氣。尤其寶包散熱能力未成熟,容易堆積熱氣,顯露出「滿頭流汗」的狀況。
幼兒的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交感神經調節體溫與出汗的能力不穩定。當孩子進入深層睡眠(通常在入睡後1~2小時內),大腦活動減少但交感神經仍可能短暫活躍,導致頭部出汗明顯。此外若環境溫度偏高或包裹過多,也會刺激交感神經促使出汗。
除了等待孩子中樞系統發育成熟,也可採取下列做法:
睡覺時室溫保持22~24°C
保持空氣流通。
選擇輕薄透氣的寢具與睡衣,剛入睡時別蓋太多被子。
讓孩子睡前放鬆,避免劇烈活動。
早上頭髮溼答答,輕輕擦乾再梳理。
孩子睡醒滿頭汗,多半是因為交感神經啟動與代謝旺盛所致,是自然調節過程,爸媽別太緊張喔!我們要做的,是給予適當的睡眠環境,讓寶包睡得香及清爽迎接新的一天。
撰文/巫漢盟醫師
文章來源/診療.育兒故事.阿包醫生
圖片來源/photo-ac
現職: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專長: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疫苗注射、健兒門診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研究員、臺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兒童胸腔科醫學會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