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改善孩子的攻擊行為!7作法,避免養出暴力小霸王

「哇嗚…媽媽〜」又有人哭啦!孩子聚在一塊就是這樣,每隔一陣子就有人哭著跑出來找媽媽,通常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搶。或許以往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你會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但如果有天你搖身一變成為了「加害者」的媽(而且是重度累犯的媽),心裡恐怕又是另一番滋味了。孩子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是先天或後天因素所造成?有辦法可以改善嗎?
改善孩子的攻擊行為!7作法,避免養出暴力小霸王

 

許多「家有暴力兒」的斯文爸比、氣質媽咪紛紛跳出來喊冤,家裡明明沒人會動粗,孩子的攻擊行為究竟是從哪學來!?

攻擊是先天的求生工具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指出,人天生就有攻擊的基因,不論男女都有,因為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為了生存,許多原始的情緒必須發展出來,且一代傳一代。例如,「恐懼」就是一種為生存而發展出來的原始情緒,看到危險的事物會感到害怕,進而逃生,才能保住性命;而「攻擊」亦是一種因恐懼而衍生出來的求生行為。

進入文明社會以後,由於這些原始情緒、行為逐漸派不上用場,甚至有時反而成為「禍端」,因此在社會化的過程裡,透過後天的教育慢慢地被抑制下來。

延伸閱讀:SOS!家有小暴龍!5階段心理戰術擊退情緒惡魔

打人才算攻擊行為?

就一般人的認知而言,攻擊行為是指對別人施加暴力,造成對方身體上的損傷,例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拿物品丟人…等肢體動作;但其實廣義來說,攻擊行為還包括會造成別人心理傷害的各種行為,像是言語上的侮辱、恐嚇、嘲笑…等,也都算是攻擊行為!

攻擊的種類

攻擊不只打人才算!如果孩子有以下的舉動,都算是攻擊行為唷〜

依目的區分

依手段區分

敵意攻擊:

針對特定對象,目的是讓對方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是一種懷有敵意的攻擊行為。例如:因為對妹妹生氣,所以推妹妹。

直接攻擊:

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施以身體或言語上的傷害。例如:因為不能買零食,就罵阿嬤是笨蛋,還打阿嬤。

 

工具性攻擊:

並不是真的想傷害被攻擊者,只是以攻擊為手段,目的是想得到利益。例如:因為想玩同學的玩具而動手去搶。

替代性攻擊:

不直接攻擊對方,而是攻擊其他人或破壞物品。例如:因為被媽媽責罵,就把怒氣發洩在洋娃娃或動物身上。

 

男女教養大不同

男孩是衝動型的動物

許多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現攻擊行為,而且這樣的差異大約在2歲時就已顯現。

王宏哲老師認為,這和先天大腦構造男女有別有關,男生天生活動量、衝動性較高,所以相對容易出現攻擊行為,罹患過動症、自閉症的比例也比女生來得高。而女生先天在情感上較為細膩,這種情緒上的複雜性恰好可以管控她的衝動性,因為容易想東想西,就不會貿然採取行動,但這樣的特性也使女生較容易產生情緒上的問題,如:憂鬱、焦慮…等。

此外,根據研究,男女生的攻擊行為模式也有差異,男生多傾向身體上的攻擊,女生則較多言語攻擊。這樣的差異除了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外,可能也和女生表現出攻擊行為會比男生受到更多社會壓力有關。

延伸閱讀:天生比女孩皮、衝動又不乖?!男孩教養6法則,教你搞定衝動的男孩

引導糾正方式 男女有別

因為男孩腦和女孩腦先天就有差異,引導他們降低攻擊行為的方式也略有不同。王宏哲老師表示,當小男生出現攻擊行為時,父母只要直接明白地告訴他打人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即可,可以提高音量,語調上也可較為嚴厲;至於女孩,由於聽覺神經較為敏感,同理心也比男孩發展得快,建議用溫柔的語氣告訴她,被打的人會有什麼感受。

˙男孩版:

“你打他,他會受傷,受傷就要送去醫院打痛痛的針,他的爸爸媽媽也會很生氣來找我們算帳,到時候我們都會被罵,還要賠很多錢,爸爸媽媽就沒有錢買玩具給你了。”

˙女孩版:

“妳知道打人會讓別人痛痛嗎?就像妳上次跌倒流血一樣,妳還記得妳哭了很久嗎?如果妳打人也會讓對方痛痛、哭哭,那是很難過的事情,他可能以後都不會想再跟妳玩了。”

延伸閱讀:男孩腦 VS 女孩腦,原來真的大不同!

孩子的攻擊行為:先會動手,才會動口

由於孩子的發展是先「感覺」「動作」、後「認知」「語言」,因此一般是先出現身體攻擊,爾後才有言語攻擊。

.1歲半〜3歲:身體攻擊為主

王宏哲老師指出,孩子的攻擊行為最常發生在1歲半以後、3歲以前,因為1、2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尚未成熟,情緒發展會跑在前面,因此當他覺得自己生氣都沒人理的時候,就會用動手來表達不滿並發洩壓力。

2歲以前,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和外界的互動也較少,雖然可能會有搶東西等行為,但實際上並沒有攻擊的想法。2歲以後,孩子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逐漸增加,但卻仍處於「自我中心期」,凡事以自己的想法為優先,不會考慮到他人,如果想要某樣東西卻搶不到,很可能就會出現推人、打人之類的攻擊行為。

這時期的攻擊行為是以「工具性攻擊」為主,目的只是想獲取好處,不是故意要傷害別人。

.4歲以上:言語攻擊出現

到了3、4歲以後,因為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大大提升,能夠以口說的方式來反應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因此身體攻擊行為也會逐漸減少,王宏哲老師認為,如果孩子到了3、4歲還有傷害別人的行為,父母就要積極地介入矯正,以免養成習慣,將來到了幼兒園引發更多問題。

4、5歲以後的孩子,通常已經能夠清楚地使用語言與他人互動,也愈來愈了解行為的意義,對行為與結果的關係開始有了自己的解讀,所以「言語攻擊」及「敵意性攻擊」將會出現,會配合語言、刻意想讓對方難過或受到傷害。

攻擊行為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

學齡前的孩子在面對衝突情境時,反應一般比較直接,也較不懂得與他人溝通協調。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同理心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能夠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其想法、感受,配合上更高層次的認知及語言能力來解決問題,攻擊行為就會愈來愈少。

反對暴力,爸媽出招〜

雖然大多數的攻擊行為只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現象,會隨著寶貝長大而漸漸消失;然而,仍有部分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長期持續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因此,爸比媽咪必須隨時留意孩子的狀況,對其攻擊行為給予適當的處置與教育。

慈父慈母養出暴力兒?

在「愛的教育」意識抬頭的現今社會,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越來越溫柔,甚至到了父母不打孩子、孩子反過來打父母的程度!?小編就曾親眼目睹一位媽咪在替小孩換衣服時不小心拉扯到孩子的頭髮,孩子立刻發飆,對媽咪又搥、又踢、又捏,這位媽咪卻只是溫柔地笑笑、無力地抗議著:「怎麼可以打媽媽呢?」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王宏哲老師指出,孩子會打父母,大多是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此以往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你才要他修正行為,他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不能依傷害程度來處罰

只要搶東西或打人,就要介入處理,與製造傷害的程度無關!王宏哲老師以兄弟姊妹間的打鬧為例,常見的情況是,老大把老二推倒,老二如果哭了,老大就會被打得比較慘;相對地,老二如果沒哭,爸媽就不太在意,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孩子認知上的混淆,使他們產生扭曲的是非觀,有些聰明的孩子會心想:「那我下次就輕輕打、偷偷捏,小心不要讓弟弟哭出來就好。」由此可知,父母對攻擊行為的制止或處罰實在不應依據「受害者」的反應強度而有差別待遇。

延伸閱讀:童年時的「自我價值」認定,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暴力、攻擊行為嗎?7個做法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