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健康百寶箱

解除!3大難以啟齒的婦科症狀

女性獨一無二的身體構造,使得女性背負孕育新生命的偉大使命,同樣地,也是這些特殊的構造,可能會帶來許多令人既不舒服又尷尬的疾病經驗,本文即針對婦科門診中最常見的3大問題─月經困擾、腹部不適與陰部搔癢,帶領讀者了解這些疾病,並找出改善、解除的對策,讓您跟這些惱人疾病說bye-bye!
解除!3大難以啟齒的婦科症狀

 

女性的身體從初經、懷孕、生育一直到停經,隨著不同階段的成長,身體和心理也會面臨不同的變化。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不孕科主任王家瑋表示,10~20歲的青少女階段,此時開始有初經,但因卵巢功能發育尚不健全,因此可能有月經不規則的現象,尤其若再加上升學壓力、考試所帶來的緊張,容易有月經不正常、經痛的毛病,這個階段多半為機能性問題所引起。

至於20~40歲的性成熟期階段,多已經有性行為經驗,並且大多在這個時期經歷結婚、懷孕、生產的重大關卡,這個階段容易罹患的疾病包括:骨盆腔發炎、陰道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與經前症候群等;40歲之後,比較容易罹患的疾病包括:乳癌、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等,50歲後大多邁入更年期,因女性荷爾蒙銳減,陰道黏膜萎縮,可能開始出現更年期障礙、頻尿、尿失禁、骨質疏鬆症等現象。

 

疑難雜症Part1‧好朋友不順 2Questions

經期是指女性從有經血的第一天至下次經血再來潮期間的總天數,一般來說,正常女性的生理期是每隔28~30天,來潮約3~7天,而間隔21~35天都在可接受的範圍。

月經是如何形成的呢?
詹景全主任指出,腦部會分泌荷爾蒙,刺激卵巢,使卵巢產生排卵功能,濾泡會分泌動情激素,使得子宮內膜逐漸增厚,接著濾泡因為受到荷爾蒙的刺激,從原始濾泡成長為成熟濾泡,因為黃體生成素的作用,成熟濾泡中會排出卵子,接著濾泡會變成黃體開始分泌黃體素,並因為黃體素的作用,子宮內膜會形成讓受精卵容易著床的狀態,若沒有懷孕,子宮內膜會自然剝落、排出體外,即形成女性的月經。

問題1‧經血過多
詹景全主任也提醒,若經血一直滴滴答答拖好幾天才結束,有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子宮肌腺症等,以下即分述其症狀與治療方式。

A‧子宮肌瘤
即指在子宮肌的某個部位,長出瘤腫硬塊的疾病,子宮肌瘤屬於良性腫瘤,以40~50歲的婦女發生率最高。

【症狀】
根據肌瘤的大小、生長部位與數量的不同,症狀也相異,其主要症狀為月經量過多、來潮天數過長,有時會有凝結的乾狀血塊夾雜其中。

月經血量過多會導致貧血,也有一些病患沒有症狀,有的則會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或是有嚴重經痛、腰痛、便秘等症狀。

【治療方式】
若肌瘤沒有什麼症狀,則因其停經後會自然縮小,因此可以不需治療,但仍須持續追蹤、觀察病情變化,倘若肌瘤尺寸過大、有妨礙受孕的可能、經痛或下腹部疼痛嚴重無法改善時,則視症狀以注射或口服藥物來控制,或採腹部手術或腹腔鏡來切除肌瘤部位。

B‧子宮內膜異位症
C‧子宮肌腺症

問題2‧生理痛
王家瑋主任指出,經痛可分為生理性經痛與續發性經痛,前者找不到特殊的病理原因,又稱原發性經痛,後者是因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造成的疼痛,又稱為病理性經痛。
A‧生理性經痛
B‧續發性經痛

 

疑難雜症Part2‧腹部不適 2Questions

詹景全醫師表示,若患者主訴腹部疼痛,醫師會依據腹部疼痛的位置、疼痛的週期以及疼痛的形式,來判斷是那些可能的潛在疾病。

例如,位置若偏上腹部,可能是腸胃的症狀;若在肚臍以下,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通常合併有頻尿、小便灼熱、疼痛的症狀;若疼痛位置在中間,可能為子宮的問題,若在兩側則為卵巢問題…等。
若不在生理期間,卻出現腹部悶痛的現象,有可能是排卵痛,或是女性常見的骨盆腔發炎、巧克力囊腫、腸燥症等,都是可能的潛在病因,總之,引起腹部疼痛的原因非常之多,以下針對2種較常見的可能疾病一一做說明。

問題1.子宮下垂、子宮脫垂
子宮比正常位置還要低即是「子宮下垂」,若子宮下垂情形嚴重,脫出陰道口外的情形就稱為「子宮脫垂」,以分娩後及停經後的婦女較為常見。

【症狀】
陰道或外陰部有受到壓迫、不舒服感覺,或有頻尿、排尿與解便上的困難等。
【治療方式】
輕微的子宮下垂,可以多做「骨盆底肌運動」來改善,比較嚴重則可以採取在陰道內置入有如子宮避孕器的環狀器具,固定住子宮的位置;若上述方法皆無效,則必須考慮進行子宮懸吊手術來改善。

問題2.骨盆腔發炎
陰道、子宮和輸卵管都是由同一個管狀器官互相連接著,因此,若有細菌等病原體從陰道入侵,子宮、輸卵管也會跟著被感染,使發炎症狀擴大,骨盆腔發炎即指女性骨盆腔內的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炎。它的發生主要與嚴重陰道感染、子宮頸感染、流產後,或是性伴侶帶有傳染病,因感染所而引起。

【症狀】
因發炎的部位不同,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常見症狀為下腹部疼痛,伴有倦怠感、腹脹、陰道分泌物增加、噁心、嘔吐、腹瀉、發燒或發冷等,若沒有妥善治療,日後容易造成不孕、反覆感染和子宮外孕等嚴重後果。
【治療方式】
針對引起感染的細菌,服用或注射有效的抗生素來治療,並配合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不適的情形。

 

疑難雜症Part3‧陰部搔癢

女性常有陰部搔癢、白帶分泌過多的擾人症狀,詹景全主任表示,相較於男性,女性的尿道較短,平均約只有4cm,男性則有16cm,因此女性只要一憋尿或是處在悶熱環境下,就容易感染,造成外陰部紅腫、搔癢、有異味等,常見原因為黴菌(如:念珠菌感染)或細菌感染(如:滴蟲感染),治療方式則視症狀施以陰道栓劑、抗生素、口服藥物、外陰部藥膏等。

而一般女性在排卵期前後、懷孕期間、性興奮時,會有接近蛋清樣的分泌物,無異味或微腥,此屬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分泌物的量增加,或有異味、顏色異常時,很可能是陰道或外陰部發炎,建議一旦發現陰部有異常症狀時,千萬不要害羞趕緊就醫,才能盡快揮別尷尬不適的惱人症狀喔!

(詳文請見2009年五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 林明佳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不孕科主任 王家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 林姿吟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