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關鍵540天!寶寶4階段學語引導法

近年來「與人溝通」的特質,已成為全球頂尖企業徵才的重要指標,而爸媽要如何才能讓孩子具備這項特質呢?從把握孩子的語言黃金關鍵期開始!
關鍵540天!寶寶4階段學語引導法

 

研究指出語言發展較快的孩子,在未來與人互動的關係及學習狀況上,都能夠有較好的表現。不過語言能力並非是種本能,除了需要透過開發、引導,才能夠逐漸累積養成外,更與爸媽育兒時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

5大NG教養 難怪孩子不開口!

從期待孩子開口叫「爸爸」、「媽媽」,孩子的語言發展便成為大人關注孩子成長的焦點,但卻遲遲等不到孩子開口。這也讓許多爸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時常在內心冒出「幾歲才是訓練孩子說話的時機?」、「何時學會說話才是正常發展的表現?」⋯⋯等疑慮,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無法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大雞晚啼」或是陷於「語言遲緩」的困境中。儘管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脈絡可循,但實際上每個孩子在發展語言的過程、快慢都不一致,然而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究竟是為何呢?就兒童語言開發師柯佩岑的觀察,先不論病理性所導致的語言遲緩問題(如:自閉症、唐氏症⋯⋯等),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絕大部分都與爸媽育兒時的教養息息相關。

NG 1. 超人父母太多導致孩子動手不動口

當孩子尚未有語言溝通能力前,大多都是以哭聲、吵鬧表達自己的需求,像是肚子餓時就大哭、想睡覺時就不斷地吵鬧⋯⋯等,此時爸媽便會透過孩子的生理作息及情緒反應,臆測孩子可能需要被滿足的需求為何。柯佩岑老師表示適度地暸解自己的孩子,對於親子關係發展是有益處的,但若是成為凡事都幫孩子想得太周到的超人父母,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再進化」!這是由於孩子的能力會隨著時間成長,而逐漸具備並且慢慢累積起來,此時他們的溝通模式也會漸漸轉換,像是從聲音(哭、吵鬧)、肢體(比手畫腳)轉變為簡單的口語溝通方式表達。因此若孩子到了必須轉換溝通模式的階段,但凡事還是以簡單的肢體、哭鬧就能夠被滿足時,他們便不會想要轉變溝通模式(如口語表達),此時便會陷入不開口說話的窘境。建議爸媽在育兒的過程中,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適度調整溝通模式。像是當孩子明明能以口語溝通的方式說明需求,但卻習慣以肢體或哭鬧作為主要表達的手段時,爸媽可暫時假裝不理解並反問孩子:「可以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嗎?」或是「你需要的是水還是蘋果?」的選擇式問句,讓孩子學習並嘗試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NG 2. 物質滿足過多當心孩子不求人

現代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通常是有求必應,並且會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因此家中的地板總是佈滿著玩不玩的玩具,而孩子總是獨自埋首在玩具堆中玩樂,只要覺得小汽車不好玩,便自行更換機器人,但爸媽或許該留意這樣的玩樂模式,長期下來則有很大的可能,使孩子失去與人相處互動的能力。柯佩岑老師表示在疼愛及滿足孩子的過程中勢必要衡量一個界限,完全的滿足並不見得對孩子是最好的,這是由於當孩子的物質與需求,總是無須透過表達而被滿足時,他們便喪失了開口表達及互動相處的機會。建議爸媽尤其以物質需求來說,別一次滿足孩子太多的訴求。以玩具過多的例子來說,在玩樂時我們只需給予孩子一種玩具,剩下的就將它們擺置高處或是收納進安全的櫥櫃中,當孩子玩膩了手中的玩具時,他們內心就會萌生出換另一個玩具的想法及需求,此時便會激發孩子以不同的表達方式,設法告訴爸媽他們內心的渴求是什麼,而有需求就會有溝通,進而讓孩子與人產生互動相處的機會。

NG 3. 把手機、平板當成24H機動保母!

手機、平板儼然成為現代爸媽哄騙哭鬧孩子的最佳利器,只要孩子不大哭大鬧,手機、平板想玩多久都沒關係。經研究指出當親子間的溝通及互動的機會過少,孩子的語言發展也較容易陷入緩慢的狀態之中。柯佩岑老師更提醒,無論是為了哄騙孩子不再哭鬧,或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都不適合透過給予手機、平板的方式,來取代親子間的互動相處,如此的作法長期下來,除了導致孩子日後的口語表達能力低落外,在人際關係互動的發展上更會造成停滯。由於人類是社交動物,絕非從手機、平板的單向互動中能被滿足,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產生雙向的交流中,才能夠滿足精神及心靈上的需求。建議爸媽減少孩子與手機、平板接觸的時間,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運用孩子的睡前時間,與他們一同念個睡前故事或是互相分享彼此一整天的生活⋯⋯等活動,除了能夠讓親子關係升溫外,也能夠藉由這樣的親子互動,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順利。

NG 4. 文化刺激不足 語言能力自然每況愈下 

現代社會以雙薪家庭居多,因此許多爸媽只關注於孩子有無吃飽穿暖,甚至只要身體健康就好,而忽略親子間該存有互動及溝通的重要性,進而導致整個育兒過程中,孩子所能吸收到的文化刺激較少,進而導致孩子到了該說話的階段,卻一字也說不出口的狀況,柯佩岑老師更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情況尤以爸媽工作皆為忙碌,或是雙親長期不在家而托顧於長輩的隔代教養家庭來得較高。

由於孩子的語言能力需要透過培養詞彙量及認知學習而來,而這必須倚賴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進而產生文化刺激。因此當爸媽過於忙碌而忽略親子間的互動時,孩子便無過多的機會及時間進行認知及學習,進而導致語言能力發展較為緩慢的狀況發生。

由於能力是被開發出來的,因此當嬰兒開始進入玩聲音的階段,爸媽對於他們發出的聲音無立即產生互動及回饋時,孩子自然就會對於發出聲音的意願及動機下降,而這更會導致日後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表現聲音(如:控制舌頭、嘴唇、臉頰,或透過口腔間的動作發出聲音⋯⋯等),甚至影響到日後對於語言的表達及理解能力,長期下來更會讓孩子在人際與學習上產生障礙。

建議爸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關注他們的生理狀態(是否吃飽、有無生病⋯⋯等)外,也必須建立一個雙向的互動、溝通機制,因為要有溝通才會衍生互動,而語言能力是需要培養,而非與生俱來的本能。

NG 5. 多語環境考驗幼兒的語言力

在國外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當幼兒從小生長在雙語、三語,甚至是N種語言的家庭中,這些孩子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此部分只討論非病理性的孩童)是毫無問題,由於語言的理解可以透過聽覺、肢體、觀察而明白,但是語言表達能力則不同。因此對於生長在雙語(或多種語言)家庭的孩子而言,在3歲後的語言表達才是語言出現障礙的階段。柯佩岑老師指出對雙語(或多種語言)家庭的孩子來說,由於1歲前並非有穩定的母語基礎,因此在語言學習的階段來說,都是透過肢體或是單詞、單音,進行簡單的口語表達,但到3歲之後孩子必須轉換以句子的方式進行表達時,此時便會因為不同語言的文法問題(如:中文與英文的文法邏輯不同),導致語言表達能力出現障礙。這是由於在幼兒的大腦中,他們還不到能夠理解語法使用的規則及邏輯,因此當幼兒吸收太多不同語言表達的語法時,一旦要透過句子的方式表達時,他們便開始困惑自己到底該以何種語法表達,進而導致孩子的語言表達發展較為緩慢。

不過柯佩岑老師更進一步表示,其實爸媽不需要太過擔心,這樣的狀況其實是正常的,一般來說生長在多語家庭生長的孩子,到了5、6歲階段後語言表達的問題就會慢慢解除,甚至能以不同的語言進行表達,因為此時他們的大腦已擁有將不同語言進行分化的能力。但如果真要避免多語環境,導致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出現障礙,建議爸媽在面對孩子的互動及教養上要先取得共識,如制定共同的語言(英文與中文間二擇一),如此一來在引導、開發孩子的語言過程中也會比較順暢。

別驚慌!語言發展慢可以透過練習而改善

當孩子語言發展出現較緩慢的情況時,爸媽的臉上除了擔憂外更帶著一絲焦慮。柯佩岑老師表示爸媽先不用太過擔心,所謂的語言遲緩指得是孩子的語言理解(如:對於人際溝通間的理解、對於語言的使用)及表達(如:說話時的清晰度、句子的長度),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下來得較落後及緩慢。不過語言遲緩並非是永久性(以非病理性而言),只要改變親子間相處的模式,並接受合適的語言開發及練習,多數的孩子都能夠順利擺脫語言遲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