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哪些關鍵影響孩子語言發展?台灣研究:親子互動、睡眠規律影響大

兒童語言發展能力,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兩份研究指出,家長的親子互動參與,與1歲前是否養成規律睡眠,都和幼兒的語言發展大有關係。
哪些關鍵影響孩子語言發展?台灣研究:親子互動、睡眠規律影響大

 

「小孩語言能力不如其他孩子,怎麼辦?」「兒子今年3歲,要進幼兒園了但話還是說不好,讓我好擔心⋯⋯」你也有過類似的擔心嗎?新北市思賢國小附設幼兒園老師邱嬿樺,擔任幼教老師近10年,她觀察,孩子的語言發展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家長除了最常擔心孩子不主動表達,以及孩子表達力不佳,導致需求被忽略。

哪些後天因素會影響到語言發展?家長可以怎麼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簡稱 KIT)自2016年起,隨機抽樣台灣近萬名嬰幼兒,進行長期追蹤,並進行研究與分析。KIT 中的兩份研究,指出部分孩子語言發展影響原因,供家長參考。

「親子互動參與」是影響語言發展關鍵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生李宇雯、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分析 KIT 中,1,815位3歲幼兒的資料,並於2022年發表《雙親家庭親職參與及家庭社會經濟背景與幼兒語言發展關聯之研究》,發現許多因素,都與幼兒語言發展有關,但其中親職參與的「親子互動」,是最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

該研究分析了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位、育兒勞務及生活教養頻率、親子互動頻率等因素,發現對幼兒語言發展影響最大是「親子互動」,這也意味著,父母在親子互動參與的程度愈高,幼兒的語言發展愈好。

調查也將父母對孩子進行的行為,分為「育兒勞務及生活教養」(如照顧衣食等生活基本需求、教導孩子生活常規等),以及「親子互動」(例如關愛與回應孩子、陪這孩子玩、幫助這孩子的學習活動)2個類別,並請雙親家庭父母針對2個類別涵蓋的5項行為,評估自己做出行為的頻率,以4分最高、1分最低;結果顯示親職參與各行為的平均分數皆高於3,達到「經常」以上程度。5項行為中,又以「關愛與回應孩子」3.54分,分數最高,說明台灣雙親家庭父母平常對孩子的關愛與回應,頻率最高。

張鑑如指出,研究發現,比起家長單向傳遞訊息的育兒勞務及生活教養,親子間會產生雙向、多向互動的親子互動類行為,對幼兒語言的發展較有正向助益。

「重點是多互動、多關愛、多回應孩子。」張鑑如說,家長照顧孩子生活起居時,可以增加互動,例如幫孩子洗澡時一起玩玩具、吃飯時多聊天,平時多帶著孩子拜訪親友、參加各類活動,都會對兒童語言發展有幫助。她也建議,家長與幼兒對話時,可以順著孩子的話加上更多詞彙來回覆孩子,例如孩子說「貓!」家長回覆「對,有一隻毛茸茸的小花貓」,來引導學習孩子有能力、但尚未習得的詞彙。

1歲前養成規律睡眠,有助語言發展

台師大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劉惠美、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呂信慧等人,分析 KIT 資料中3,563位嬰兒,3、6、12、18和24個月大時期的睡眠狀況,希望了解嬰兒週歲前對於晝夜睡眠規律的建立發展,是否與他們2歲時的語言成長速度有關,並於2022年發表論文《周歲前睡眠節律變化與兩歲語言成長速度之關連性》

嬰兒何時養成晚上睡覺、白天起床的睡眠節律,對語言學習真的有影響嗎?該研究將嬰兒的睡眠節律建立時間,分為「3個月前固定」、「3-6個月固定」、「6-12個月固定」、「周歲前有變動」4類,結果發現,3個月前睡眠節律固定嬰兒,在2歲時的語言成長速度皆顯著快於另外三類嬰兒,且睡眠品質較好、半夜睡夢驚醒(夜驚)的次數較少。

為什麼孩子的睡眠節律會與語言發展相關?劉惠美說明,若從神經生理發育的角度來看,當孩子愈早建立基礎的睡眠節律,腦部更可能刺激語言能力發展;從語言學習角度來說,穩定的睡眠時間與品質,都有益於孩子記憶語義、提升清醒時與成人互動的專注力,影響語言學習。

劉惠美說,睡眠行為相當複雜,受到孩子天生氣質、遺傳等因素影響,家長不需要太過焦慮於孩子較晚建立固定的睡眠規律,但可以透過調整溫度、光線、聲音,以及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等方式,讓孩子好眠,幫助孩子提升睡眠品質、維持已經建立的睡眠規律。

對於許多家長擔心「寶寶睡眠是不是應該睡愈多愈好、寶寶會不會睡不夠」,劉惠美也說,一般台灣孩子的睡眠總數約為14小時,其實相當充足,時間稍微長或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影響不大,家長不必過度焦慮

延伸閱讀:早療通報人數創十年新高 醫:疫情影響兒童語言及社交發展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