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 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從出生就要這樣做!

當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家裡的排行也起了大風吹?不論是媽咪還是爸比的排序在前面,孩子總是穩坐第一名寶座!
你家或你身邊有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嗎?家庭生活處處以孩子為重心,不論什麼都以孩子的考量為優先。小心!你可能正在培養什麼都只想到自己的小霸王!
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 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從出生就要這樣做!

 

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嗎?家有新生兒,特別在寶寶剛出生的階段,新手父母通常很習慣以寶寶為生活重心,任何事情都以他為主要考量。小編詢問專家:這種情況大約到孩子多大時要有意識的調整?沒想到繪星心理治療所 所長謝玉蓮的回答是:「從出生就要開始,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

 

繞著孩子轉?源自於焦慮的大人

擔心自己沒辦法當一個好的爸媽,擔心自己不夠敏銳去覺察孩子的需要……,有著各種擔心的父母,為了降低自我的焦慮感,一旦看到孩子的需求,就會不自覺地想要去滿足他,這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生存反應,但卻忘了讀懂孩子發展上的需要。

是「需求」還是「需要」?

年紀尚小的孩子在感覺不舒服時,多數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示,例如哭鬧、扭動不安、拱起身體……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同情況下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需要」,可能是換尿布、餵奶、需要安撫……等。若大人錯誤解讀了孩子的需要,造成孩子的不安及反應加劇,無頭蒼蠅般的大人此時會感覺更焦慮,於是大人和孩子間形成了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父母之所以以孩子中心,原因在於大人是焦慮的,不太了解孩子的需要。

 

看到「需求」,等待一下下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提醒父母,看到需求時,孩子跟我們都需要等待一下下。把這個時間拉長一下,不要那麼快去做需要的判斷。在這個過程裡,先接住孩子的情緒,信任的基礎是安全感,大人可以先給予口語的安撫,回覆孩子安全感的需求,「哭哭了,不舒服喔?」讓他知道他的需求出來時,有人已經收到了。

接下來給予身體的安定,像是撫摸小手、拍拍身體。在這個過程裡同時幫自己爭取了一些時間,聞一下屁屁是不是臭臭的?算一下到了該喝奶的時間?再決定下一個行動。

慢步調中回應孩子的需要

0~1歲的寶寶,正在建立對環境的安全感,此時新手父母也學習著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跟孩子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大人必須慢慢地嘗試、敏銳地察覺,才能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找到適合彼此且舒服的節奏來回應孩子的需求。

與孩子的互動中,謝玉蓮臨床心理師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是,為彼此爭取等待一下的時間,在慢步調中去回應對方安全感的需要。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被制約且學習到:當我表現出不舒服時,大人是有回應的,我是安全的。孩子的哭泣、不安會因為大人第一步的口語安撫而趨緩,再給予身體安撫之後,不安又再降低一些些。

 

看見孩子Ready Go的發展訊息

孩子的成長大約在進入副食品階段時,孩子的自主權也跟著逐漸發展。謝玉蓮臨床心理師指出,此時父母要留意孩子Ready Go的發展訊息。當父母能讀懂孩子的需求,就不會過度以孩子為中心。

孩子的發展訊息

 

我有能力做到,建立自主性

當孩子開始會玩你丟我撿:會丟下手上的東西,你幫他撿起來後他又迅速丟下去,然後開心的呵呵笑,這代表孩子已經有能力把玩具丟到玩具籃裡。餵孩子吃副食品的時候,他經常跟你搶湯匙、筷子;孩子想要自己脫衣服、穿鞋子,不要你幫忙;這些都是孩子的發展需求,表示孩子想要自己嘗試的訊息。

自主性來自於我知道我是有能力的,我可以做決定,我可以為自己做一些事情。看見孩子Ready Go的發展訊息,回應他的需要、給予發揮的空間,是很重要的過程。

父母代勞,型塑小霸王性格

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總是代勞,玩具都是大人收,堅持他每餐吃多少,幫他穿好衣服和鞋襪,沒讓孩子適時發展他應該有的能力,等於間接型塑了小霸王性格,孩子反而變得依賴,甚至因為自己做不到而感到羞愧。

所以我們可能看到上幼幼班的兩歲小孩,去學校後還穿著尿布,用奶瓶喝奶,不會自己吃飯……,此時習慣依賴大人的孩子在適應上就容易出現困難,開始團體生活後他熟悉的世界一夕之間瓦解。如果大人在這個時候還對他說,「你上幼幼班了,老師說不能再餵你吃飯!」孩子的情緒反應當然會更加明顯。

父母代勞,小霸王形成

 

轉而用哭鬧來獲取掌控權

對孩子來說,我想要得到掌控感,我可以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會怎麼發生,我才會覺得我是有能力的。如果大人不給孩子自主的空間,總是安排好、照顧好孩子的所需,孩子無法透過自己的能力掌控接下來會發生的事,生活就變得只能依賴。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指出,2~3歲小霸王的出現,很多時候是源自於自卑。因為我沒辦法做到好多事情,我發現哭鬧能讓我得到想要的結果,哭鬧讓我得到控制感,這就是孩子的自主性降低所導致。

人要放手,容許孩子「髒亂慢」

這個年紀的孩子「髒亂慢」是常態!面對吃飯吃得「髒」兮兮,環境弄得「亂」七八糟,收拾動作又「慢」吞吞的孩子,父母要放手!別急著收拾,更不要因此制止他的發展。

大人這個時候可以「慢溫準」來應對,允許自己「慢」慢來思考,對應孩子的發展他所需的是什麼,接著「溫」和而堅定的引導孩子,「準」確地知道孩子應該學習的能力,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情緒,大人可以做的是陪著他度過挫折,陪著他設法解決問題。

 

給孩子冒險與挑戰的機會

孩子再大一點後,約3~6歲年紀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可能有越來越多的想法與意見,父母可能擔心沒辦法招架,同時也擔心好奇心可能帶來的安全問題。

冒險與挑戰的機會

 

自信、主動與積極的養成

前面提到2~3歲孩子的發展主要跟自我能力相關,3~6歲的發展則是對環境的探索與冒險。看到別人騎腳踏車、滑直排輪,孩子說他想學!看到媽咪煮菜、拖地,孩子說我也要做!如果可以,就帶著孩子一起挑戰與冒險吧!

當大人看懂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他的需要,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展現自信、主動與積極,過程中難免遭遇挫折或失敗,孩子其實比大人更具備再來一次的勇氣,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製造機會讓孩子去冒險!

在幼兒園裡,許多小小孩都爭相搶當老師的小幫手;在家裡,小小孩看到爸比媽咪做家事,也總想要跟著做,這些都是孩子Ready Go的發展訊息,謝玉蓮臨床心理師提醒,當孩子發出訊息時,大人就要適度放手給孩子展現的機會,不要等到國小之後,才抱怨孩子怎麼都不幫忙做家事喔!

到超市買東西時,讓孩子幫忙尋找要採買的商品;到便利商店買小東西,讓孩子自己跟店員結帳,製造生活中的小冒險。

透過冒險的行動,孩子會瞭解自己也有給予他人幫助、照顧別人的能力,進而肯定自己的能力。

 

瞭解小孩各階段的能力,適時地回應與發展,就不會有將來小霸王的形成。

延伸閱讀生活過度以孩子為重心了嗎?當親子發生衝突時,教養地圖這樣做!

 

採訪撰文/江睿毓

諮詢/繪星心理治療所 所長謝玉蓮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