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嬰幼兒常見的5大胃腸疾病

孩子一會兒哭鬧著肚子疼、一會兒睡到半夜爬起來嘔吐……隔天起床卻生龍活虎彷若沒事,也讓父母們摸不著頭緒感到傷腦筋,不知道小寶貝的身體究竟哪裡不適!想幫孩子顧好腸胃的爸比媽咪,不妨先瞭解嬰幼兒常見的腸胃疾病,從居家生活正確著手照護。
嬰幼兒常見的5大胃腸疾病

對於嬰幼兒好發的腸胃疾病,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慶俊表示,較為常見的是出生一、兩個月大的嬰兒在下午或晚上由於不明原因而哭鬧,且無論如何安撫都不見效果,因此懷疑有腸絞痛情形。另外,在秋冬也常見到幼兒上吐下瀉,大部分剛開始只有嘔吐,後來可能會合併出現水瀉情況。許醫師指出:「像是最近流行的諾羅病毒感染,傳染力很強,起初僅是小孩上吐下瀉,後來家長也出現類似症狀,「大小通吃」為此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

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邱婷芳亦補充:「冬季容易出現流行性腸胃炎,並引起的上吐下瀉、發燒等情形。」

另外,有時門診也常發現媽媽帶孩子就醫的原因是孩子間歇性腹痛不適,一個月發生多次類似情形。許慶俊醫師指出:「幼童慢性腹痛大部分檢查都沒有器質性問題,可能與孩子的生活飲食、情緒壓力比較相關。」像經常腹痛的孩子也許是宿便積得多,建議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像蔬菜、水果等,並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除此,上學或讀幼兒園等環境的改變也會帶給孩子壓力,間接導致孩子腸道功能受到影響,容易反覆肚子疼。

 

嬰幼兒的腸胃發育
關於寶寶的腸胃道發育,原則上可從負責物理性消化的「結構面」與負責化學性消化的「酵素面」來探討。

 

結構面
從結構面來看,許慶俊醫師說明:「胎兒在媽媽肚子裡,12週大就會開始吞嚥羊水;但是要等到胎兒大約34週大的時候,口腔的吸吮功能及咽喉吞嚥的協調能力,才會發展得較流暢與成熟。」

邱婷芳主任進一步補充:「吸吮功能大約在胎兒32週時出現,可是小於32週的早產兒尚不太會吸吮,不適合用奶瓶直接餵食。」

 

酵素面
至於酵素方面,一般而言蔗糖酶約在懷孕20週出現;而乳糖酶則大約在12週出現,除此,邱主任指出:「約在30週才會慢慢增加活性;35週則快速增加;出生後即有消化吸收功能。」

對此,許慶俊醫師也說明:「乳醣酶發育較慢,大概35~36週的濃度才比較高。因此部份新生兒的乳糖酶活性並非如此成熟,可能會有輕微乳醣不耐的情況發生。」不過原則上不會有大礙,因為生產時寶寶經過產道,加上親餵哺乳時會接觸媽媽的身體,腸子就會從媽媽的身體發展出一些腸道益生菌。這些益菌有助於幫助新生兒寶寶發酵醣類物質,加強他們對食物吸收和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