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蚊蟲也開始伺機而動,高雄竟出現隱翅蟲大軍,毒隱翅蟲並不會螫人,但只要不小心碰觸到牠的身體,其體液因有隱翅蟲素會刺激皮膚,一旦接觸10~15秒就會引起發炎反應,患者會感到灼痛,皮膚起泡及潰爛。其實除了隱翅蟲,其他蚊蟲叮咬對寶寶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反應,家長該如何保護寶寶呢?
陳浚銘醫師表示,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傳染的媒介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其中埃及斑蚊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各縣市,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吸血高峰在下午4~5點,次高峰在上午9~10點;白線斑蚊分布於臺灣全島平地及1500公尺以下之山區,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吸血高峰在日出前後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肌肉痛、後眼窩痛、關節痛及出疹子等現象。
常聽到的「小黑蚊」,其實不是蚊蟲
陳浚銘醫師解釋,我們常聽到的「小黑蚊」其實並不是蚊蟲,而是「鋏蠓」,大多是在白天叮咬吸血(最常在早上11點~下午4點)。被叮咬者不僅會感到奇癢無比,而且被叮咬的部位還會腫起來,並且可能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
日本腦炎為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日本腦炎病毒會藉由蚊蟲叮咬而傳播給人類。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大多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集中於每年的5~10月,每天最常叮咬人類的時段,大多集中於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感染日本腦炎的患者大部分毫無症狀,少部分病患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急性腦炎、精神或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致死率高達20~30%。日本腦炎的預後恢復期比較長,其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例如:語言障礙;至於精神性後遺症,則以脾氣暴躁為主。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感染瘧疾早期的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主要的症狀為發燒、畏寒,然後會冒冷汗。此外,也可能出現其他症狀,例如:肌肉痛、頭痛、噁心、關節痛、疲倦、嘔吐,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數日以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與顫抖、發燒與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黃疸、肝腎衰竭、休克、肺水腫、急性腦病變或昏迷。所幸瘧疾在臺灣已經相當少見。
陳浚銘醫師說明,感染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的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幾乎都會引起高燒,除了使用退燒藥或冰枕外,必須注意寶寶的精神活動力,倘若出現意識障礙、反覆高燒不退、叮咬處傷口惡化,必須馬上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讓醫師可加以鑑別診斷與及早治療。
出入郊區、草叢較多的地方要小心恙蟲病,臺灣全年四季皆有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被叮咬會造成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被叮咬處則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1週以後皮膚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
此外,也要小心隱翅蟲,其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其體內所含的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隱翅蟲素附著在皮膚上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含隱翅蟲素),繼而引起皮膚病變。
陳浚銘醫師指出,以下各種方式可以提供給照護者參考:
1.鼓勵寶寶多吃蔬菜,例如:含有胡蘿蔔素的蔬菜或大蒜,吃了以後,蚊蟲比較不會那麼愛靠近。
2.外出時防蚊液建議噴灑在露出衣服外的肌膚上,但要避開寶寶的眼、耳、口、鼻。
3.盡量穿著淺色衣服,因為部分蚊蟲喜歡停留在深色衣物上。
4.記得穿上襪子,能有效隔絕體溫、降低皮膚的濕度,避免成為蚊蟲的目標。
5.回家或大量活動後建議立即洗澡,因為蚊蟲喜歡汗臭味,洗完澡就不容易被蚊蟲叮咬。
6.此外,因為蚊蟲也喜歡香皂的氣味,可以準備一盤香皂水放在寶寶碰不到的地方,也有助於吸引蚊蟲,減少被叮咬的機會。
7.外出時,可考慮穿薄長袖衣服。
8.晚上睡覺時可利用蚊帳將蚊蟲隔離在外。
一般來說,經由蚊蟲叮咬所產生的紅腫,大多不會持續1、2天以上。萬一發現寶寶身上的腫包持續超過1、2天,而且持續有搔抓的動作(因為感到很癢),可能表示寶寶對蚊蟲的唾液過敏、或是有繼發的細菌感染,最好立即就醫治療。
被蚊蟲叮咬後的建議處理方式以止癢為主,可冰敷患部或適度塗抹清涼的藥膏,有助於消炎、消腫、止癢及降低不適。倘若有起水泡,應避免抓破水泡,以免導致細菌感染。
此外,為了避免寶寶搔抓被叮咬處不慎造成細菌感染,父母要多讓寶寶洗手、並斟酌是否替寶寶剪短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