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第一次當媽媽,妳準備好了嗎?

「母親」這兩個字對女人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遙遠的名詞。不少女人在成長過程中常會聽到媽媽對她說「以後妳當媽媽就知道了」。但知道什麼?她也不大清楚。直到自己身為人母,才第一次對母親這個詞有了比較深刻的體認。做為一位母親,壓力、挫折在所難免。親愛的,妳準備好了嗎?
第一次當媽媽,妳準備好了嗎?

 

心理調適

懷孕當下→喜憂參半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大多數人在懷孕當下都會出現喜憂參半的情緒。喜的是腹中孕育了一個新生命、自己即將升格成人母;憂的是家庭結構改變(從兩人世界變成三人行)、經濟負擔變重、未來恐無法平衡工作與家庭等等。許多非計劃性懷孕的準媽咪因為擔心無法獲得另一半及其他家人支持,會在腦中幻想先生和家人們的反應,對如何告訴他們煩惱不已。此時準媽咪通常會表現出有點開心又有點煩惱的樣子,與先生和家人互動時顯得猶疑不決、滿懷心事,並因為無法預期他們的反應而焦躁不安。

>如何調適

皓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廖靜芳表示,準媽咪首先可以就平常對先生及家人的觀察和瞭解做一個初步評估,如果他們對迎接新生命抱持正向態度,可以儘快與他們分享好消息,如果預期他們可能會給予負向反應,就要謹慎思考如何讓他們接受這個訊息。她建議準媽咪,不妨事先對家庭財務規劃、工作育兒安排等相關問題沙盤推演一番,再選擇一個適當時機告訴先生和家人。

 

懷孕初期→適應期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初期由於身形變化不大,對懷孕這件事會產生一種不真實感,為了確認懷孕的事實,準媽咪常會重複檢查(驗孕)和一再詢問醫師相同的問題,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或保證。此時因為受到害喜不適、角色轉變、外在壓力、擔心流產及荷爾蒙變化等因素影響,情緒起伏會變得十分明顯,常見表現包括擔心、焦慮、恐懼、厭惡、焦躁、易怒、莫名沮喪或難過、容易激動、容易哭泣、反應過度、喜怒無常等。也因為這個階段胎兒尚未穩定,為了不讓寶寶出現任何閃失,準媽咪常會向周遭親友尋求建議和協助,這樣往往會造成媽咪對身旁的人依賴性變高。

>如何調適?

此時應充分蒐集懷孕資訊,譬如閱讀相關書籍、請教醫師或護理師、詢問有經驗的親朋好友、在社群網站尋求協助等,並將超音波照片放在明顯的地方提醒自己「我懷孕了」,藉由這些準備降低不安感受。當情緒開始波動,要適時轉移焦點、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活動,譬如出門散步、運動、閱讀、聽音樂、看電影、逛街等;也可以透過練習腹式呼吸、靜坐、瑜珈等放鬆技巧或按摩、寫日記、找好友談心等方式紓壓。廖靜芳指出,懷孕的準媽咪在這個階段應該避免讓自己一直沉溺在負面情緒裡,最好多與另一半及家人溝通、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這樣才可以獲得充分的體諒、陪伴以及支持。

延伸閱讀:媽媽沒有崩潰只是心好累!25張厭世育兒梗圖

 

懷孕中期→過渡期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懷孕中期肚子逐漸隆起,開始出現胎動,準媽咪可以清楚感覺到胎兒的存在,對懷孕這件事有了更真實的感受,開始為「成為一個母親」做準備。大部分人此時會著手採買嬰兒用品、布置嬰兒房、與他人積極討論未出世的孩子,表現出身為人母的驕傲、幸福還有責任感。此時的情緒較穩定,但仍會擔心寶寶的發展情況(是否正常),也會對自己身體形象改變感到苦惱不已;若胎兒性別不如先生或家人期待,往往會形成另一個層面的壓力。

>如何調適?

1.積極參加媽媽教室與衛教講座,學習育兒相關知識。

2.對寶寶的情況有任何疑問都應該詢問醫師,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3.在進行懷孕、育兒準備(到醫院或診所產檢、參加媽媽教室、購買嬰兒用品)時主動邀請另一半一起參與,不要自己承擔所有壓力。

4.告訴自己身體形象的改變只是一時,產後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及訓練就可以恢復原有體態。

5.提醒自己,先生的愛並不僅止於外在容貌或身材,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連結,現下兩人共同孕育出愛的結晶,對彼此的愛只會更加緊密。

 

懷孕後期→備戰期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隨著預產期一天天逼近,準媽咪也會愈來愈焦慮不安,甚至可能會出現產前憂鬱症。廖靜芳說,這通常和幾個因素有關,包括擔心臨時出現產兆手忙腳亂、害怕生產太痛自己無法承受、預期生產不順必須「吃全餐」(從自然產改為剖腹產)、擔心寶寶身體有缺陷、擔心自己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等等。

>如何調適?

事先向醫護人員詢問生產當天流程、列出待產包清單和確定產兆發動時的聯絡人都可以有效降低產前的焦慮感。準媽咪最好隨時評估自己的狀態,如果發現自己陷入憂鬱、焦慮情緒長達2週以上,最好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孕期壓力多 親友支持很重要

許多人都認為懷孕是件開心的事,不應該會造成困擾。沒錯,懷孕的確是件喜事,但根據心理學理論,懷孕也是一種「生活壓力事件」,對身心都會造成影響。廖靜芳分析,懷孕對女性的影響可以分成內外兩個層面,常見的外在表現包括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緊繃、頭痛、身體某部位慢性疼痛、疲勞以及失眠;內在則可能出現退縮、疏離、人際溝通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判斷力與記憶力變差等症狀,有些人甚至會產生自我傷害的意念。正因為懷孕帶來的影響不是普通的大,準媽咪必須獲得家人親友足夠的支持才能度過這一段難熬的時光。

 

育兒第1階段→寶寶0~1歲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嬰兒期的孩子吃、喝、拉、撒、睡完全仰仗大人照顧,媽咪除了要幫寶寶餵奶、拍嗝、換尿布、洗澡,還必須隨時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光處理寶寶的事就已經精疲力竭;再加上要應付其他家人的意見與安排工作和家務,根本是蠟燭多頭燒。在許許多多壓力不斷堆疊的情況下,常會感到極度疲累,也常出現睡眠不足、肌肉緊繃、心悸、頭痛、身體疼痛、記憶力不集中或變差等症狀,有些人甚至會衍生出「產後憂鬱症」。

廖靜芳表示,不少新手媽咪在剛開始帶孩子時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來自懷疑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不確定自己能否扮演稱職的母親、害怕寶寶有突發狀況、無法處理寶寶的問題、與另一半或家人的育兒觀念產生衝突等等。許多媽咪在孩子發生狀況時都會感到自責,覺得自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

延伸閱讀:嬰兒怎麼睡最安心?打造安全睡眠環境5原則

 

>如何調適

1.多請教他人充實育兒知識。

2.建立規律作息並規劃一個家庭時間表,妥善分配育兒、家務和私人事務,充分掌控生活中的大小事。

3.向先生和家人說明自己的情況,請他們幫忙分擔育兒工作。

4.找時間休息,並安排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5.正向肯定自己的付出,客觀看待錯誤,避免鑽牛角尖。

6.找一個或數個可以「倒情緒垃圾」的對象,不要獨自承擔壓力。

7.要有病識感,一旦異常情緒超過2週以上就要去看醫生。

 

什麼是病識感(insight)?

病識感分為以下4種類型:

1.真正病識感(true insight)→了解自己的病因,且有動機尋找及接受治療。

2.理智病識感(intellectual insight)→知道自己有病也知道病因,但無法更深入的掌握該情境或做進一步調適,缺乏治療動機。

3.部份病識感(partial insight)→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對或承認自己有病,但對病情判斷錯誤,不了解真正的病因。

4.無病識感(no insight)→不認為自己有病。

整理/編輯部

 

新手媽媽

 

 

育兒第2階段→寶寶1歲以上

>心理狀態/外在表現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行為能力逐漸成熟,開始到處探索世界,媽咪往往會擔心寶寶的安危,很容易因為孩子偶然的碰撞、受傷而責備自己。此外,由於這個階段正是發展語言和認知能力的關鍵期,媽咪也會十分在意寶寶的發展狀況,常會擔心孩子的發展落後他人,當發覺寶寶的發展與表現不符期待,往往會出現難過、失望、尷尬以及不知所措的反應。

>如何調適

提醒媽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傷,只要不對健康造成威脅,應儘量讓孩子去探索世界,過度保護或限制反而會不利於寶寶的發展。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存在個別差異,即便寶寶和其他小孩相比發展稍微落後,只要在成長範圍內就不用太過緊張。多安排環境刺激、製造學習機會都可以幫助寶寶迎頭趕上。除非發展數值持續落後,才需要帶寶寶就醫檢查、鑑別是否需要接受早期療育服務。

 

新手媽咪常見盲點

盲點1.把育兒書當聖經。

>專家說

俗話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第三胎隨便養」,不少新手媽咪都有專屬自己的「育兒聖經」。但廖靜芳指出,孩子畢竟是獨立個體,會有個別差異,書籍可以當作參考,但並非絕對指標。帶孩子應該要綜合多方想法和建議,從中建立自己可以接受的觀念及做法,遇到問題再請教專業醫護人員,討論如何調整、修正。她提醒,倘若媽咪本身容易緊張和焦慮,不妨將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提出來與專家討論,以免臨時遇到問題時過於慌張。

盲點2.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和意見。

>專家說

身為新手媽咪,「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重點是能否在錯誤中發現自己的問題並調整做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廖靜芳指出,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大家都是透過不斷磨練、學習和累積經驗才逐漸步上軌道,一時錯誤不代表永遠失敗,媽咪們毋須對自己太苛刻,或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信。正因為對育兒毫無經驗,新手媽咪更應該多多幫自己加油打氣,學習客觀看待自己、給自己正向肯定,從中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這樣才會更有動力繼續努力下去。此時先生和家人的鼓勵也很重要,有他們做靠山,媽咪可以降低對自我的懷疑以及不信任感,進而肯定自己的能力。

盲點3.什麼都堅持「自己來」,不願讓另一半或家人分攤照顧孩子的工作。

>專家說 

說到帶孩子,幾乎每個媽咪都有一套自己的做法。正因如此,許多人為了不讓先生或家人破壞自己的規範,索性全權扛起育兒的工作。廖靜芳表示,建立清楚的育兒方針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懂得適時分攤照顧孩子的工作。與其因為擔心先生和家人不照自己的方式教養寶寶而讓自己累得半死,不如和他們分享、溝通自己的觀念和做法,充分解釋自己「這樣做」和「不這樣做」的原因,他們自然會比較容易接納和配合。

另一方面,媽咪有時也要給先生和家人多一點彈性空間,如果他們的做法不至於影響孩子的健康及發展,不妨調整心態、找出一個折衷的平衡點,畢竟「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一來也可以減少心理上的負擔。

盲點4.過度擔心孩子健康,一有風吹草動就去掛急診。

>專家說

天下父母心,沒有人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但過度保護反而會降低孩子的自我防禦能力。廖靜芳說,大多數媽媽都是因為「不知道孩子到底發生甚麼事」,才會急著找醫師搞清楚狀況。倘若對育兒知識有基本的瞭解,就能夠比較從容地處理與孩子有關的問題;知道哪些情況需要就醫、那些情況可以在家護理。平常多涉獵和育兒相關的衛教知識,遇到問題才不會手忙腳亂。

 

新手媽媽

 

正視自己的改變 別刻意忽視負面情緒

廖靜芳強調,刻意忽視或壓抑負面情緒對改善心理狀態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愈來愈糟。新手媽咪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改變並適時紓壓;當出現負面情緒,要學習接受它、處理它,如果壓力大到無法承受,為了避免做出傷害自己與他人的事,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媽咪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1.常常悶悶不樂、心情低落。

2.對以往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做任何事都無法產生開心快樂的感覺。

3.飲食、睡眠出現問題,譬如暴飲暴食或少飲少食;嗜睡或失眠。

4.思考力和專注力降低、猶豫不決。

5.覺得極端無助、人生失去希望,出現想要傷害自己的想法或行為。

諮詢/廖靜芳心理師整理/編輯部

 

 

育兒須知

3大嬰幼兒常見狀況專家教戰

1.鼻塞

>判斷指標&症狀表現

當孩子開始用嘴巴呼吸、呼吸聲音變大且急促,多半是鼻塞了。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傅承偉表示,寶寶鼻塞原因有很多種,以2歲以下的小小孩來說,鼻塞大多是病毒感染(感冒),其他像空氣太乾燥、鼻屎堵塞;接觸塵螨、灰塵、二手菸等過敏源或拜拜用的香、香水等刺激物也會引發鼻黏膜過敏而導致鼻塞。

>如何處理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除了讓孩子服用醫師開立的感冒藥(如口服抗組織胺),還可以搭配一些護理方式緩解症狀;譬如讓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左右鼻孔各滴2~3滴等張生理食鹽水,靜置15~20秒讓鼻涕自然排出;或利用蒸汽機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若家中沒有蒸汽機,也可以到浴室放熱水讓寶寶呼吸水蒸氣,鼻涕被稀釋後會比較容易排出;另外也可以用毛巾熱敷寶寶的額頭或鼻腔附近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鼻腔消腫。

以前常看到一些婆婆媽媽會直接用嘴巴幫小孩吸出鼻涕,現代則有不少家長是用人工或電動吸鼻器幫寶寶吸鼻涕,也有人專程帶寶寶到醫院吸鼻涕。不過傅承偉醫師指出,由於病毒感染所製造的結塊分泌物被吸掉後還是會持續分泌,用外力吸鼻子治標不治本,吸鼻子這個動作也會讓寶寶不舒服。除非寶寶鼻塞嚴重到無法呼吸,或嘗試吸鼻子後症狀明顯改善,否則用上述幾種方式讓鼻涕自然排出相對比較好。他強調,使用吸鼻器也要考量孩子的接受度,正因為吸鼻子通常會讓寶寶感到難受而哇哇大哭,有可能會讓鼻塞更嚴重。

另一方面,如果寶寶是因為鼻子太乾而鼻塞,不妨在家中安裝加濕器增加空氣溼度、降低呼吸時的刺激。若是乾鼻屎卡在鼻腔造成的鼻塞,則可以用細棉花棒或洗鼻器將鼻屎挖/洗出來。由於水喝太少也會讓鼻腔中的分泌物變濃稠,平常也要注意寶寶的水分攝取,尤其天氣乾燥時更要讓孩子多補充水分。

 

新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