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長期觀察+定期回診+排除刺激 3方法,照顧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基因造成的慢性皮膚病,通常好發於5歲前,而且過了一定的年紀後有可能還會再復發,所以異位性皮膚炎需要持續治療,若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爸媽一定要有耐心與專科醫生配合為寶寶做長期的追蹤治療。
長期觀察+定期回診+排除刺激 3方法,照顧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關於異位性皮膚炎

全台灣有2百萬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百分之八十有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的小朋友,在5歲前就會發作。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在寶寶臉上或身上特定的部位會有一些紅疹,甚至小水泡等症狀發生,若症狀持續不斷反覆發作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但是如果只是一次性的皮膚症狀,就需要其他的鑑別診斷,包括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或是錢幣型濕疹等其他的原因也需要考慮。

異位性皮膚炎是不會接觸傳染的,但如果爸爸媽媽有異位性皮膚炎的話,寶寶也會比較容易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這是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基因造成的疾病,而基因問題又牽涉到環境、遺傳、基因突變等複雜因素。

會不會發作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可能因為高溫多濕的環境而發作,但也有因為冬季太過乾燥而發作的例子。

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沒有標準的檢驗方式,要做出正確的診斷是需要依據症狀、治療反應和長期不斷的追蹤做綜合性的判斷,如只是一次性的皮膚發炎,爸爸媽媽不用過度擔心。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主要是皮膚搔癢和皮疹,這些皮疹會出現在寶寶臉上或身體的伸側,皮膚會乾燥發炎、同時也會產生落屑,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也常會有皮膚乾燥、黑眼圈、耳朵下方龜裂、掌紋增加、毛囊角化、色素沉著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