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旅遊

用雙眼捕捉優雅的風中舞者
賞“鷹”祕技

大多數人和老鷹的相遇,多半是驚鴻一瞥,遠遠的、還沒看清長相就要目送他遠揚了。若家中有對老鷹好奇的孩子,爸比媽咪一定要帶他到基隆港賞鷹。在基隆港的天空,尤其是中午,只要靜靜的等待,就能欣賞到老鷹在空中充滿生命力的舞動。
用雙眼捕捉優雅的風中舞者     賞“鷹”祕技

祕技1、認識主角:老鷹

●中文名:黑鳶

●俗名:老鷹

●學名:Milyus migrans

●英文名:Black kite

●棲息地: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海岸、港口、水庫,以及南部溪河、水庫及魚塭附近。

●保育級:台灣的老鷹為特有亞種,已列為第二級保育類猛禽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老鷹的台語俗稱為臘葉、厲葉或麻葉,有人說麻葉是幼鷹,因為身上布滿著一點一點白點,而被稱為麻葉。

英文名直譯的「黑鳶」,意指黑色的風箏。然而,老鷹的「老」怎麼來的呢?是頭臉看起來很老?還是⋯⋯?

在以前那個我們對猛禽的認知尚未分化的年代,只要白天天空中出現一隻飛翔的猛禽,我們總會稱為「老鷹」,而晚上出現的猛禽則叫「貓頭鷹」。

正確來說,老鷹是隼形目、鷲鷹科、鳶屬,鳶在演化上屬於較原始的猛禽,特徵是沒有突出的眉骨,頭眼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凶猛的感覺。老鷹的眼球也和其他猛禽一樣,不能轉動,因此,要靠靈活轉動的脖子來改變視界;從拍攝的照片上看,牠的脖子可以轉180度的,這有助於空中的覓食和防衛。

 

築巢地點與棲息地

早期老鷹可能多在基隆沿海懸崖石縫或附近樹林築巢,如仙洞、外木山、槓子寮、牛稠嶺、八斗子及紅淡山等,八斗子的鸚歌石即為老鷹曾經築巢的地點,後來因石塊崩落而以噴漿防堵,老鷹也離開了。現在基隆仍有少數老鷹築巢,但因基隆住宅區不斷開發,自然山林漸少,老鷹大多在瑞芳、貢寮、萬里、東北角、翡翠水庫附近等山區築巢。

每年7月到次年1月繁殖季開始前,老鷹有群聚性,成群、成對或單獨的老鷹在下午2、3點後陸續定點集合,先分散停棲在不同的樹枝上,接近傍晚時在附近繞圈飛行後,再集體於一定點落鷹,有時也有兩兩散居於附近的樹枝上。隔天早上老鷹各自分散前往不同的地區覓食,下午再回來共同棲息地。

老鷹喜歡在背面有懸崖、山坡,但前方開闊的大樹橫向分枝上棲息。

 

換羽、交配,和哺育幼鷹長大

老鷹出生後第一年的羽色亮麗,背部黃褐色的羽毛間會有少數白色羽毛,幼鷹第二年就開始換羽。

老鷹兩歲即可交配,然而,要找到對象仍然要有巢,無論是使用舊巢或築新巢,都需要經驗累積,而且還要保護自己的領域不被其他雄鷹入侵,才能交配產卵。因此,沒有幾年的學習及磨練,並不容易成功繁衍後代。

孵化後只能待在鳥巢內等待親鳥餵食的鳥,稱為鶵鳥,直到可以離巢活動到第一次換羽前都屬於幼鳥階段,而且都必須由親鳥哺育。亞成鳥專指第一次換羽後到成鳥(有繁殖能力)期間的鳥,時間大多在一年左右。當有自己覓食維生及繁殖能力的鳥,就是成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