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孕期知識

專家破解4大迷思!每天補鈣,為什麼還會缺鈣?

許多人懷孕後就開始積極補鈣,每天狂喝牛奶、優酪乳,鈣片也是照三餐吃,但還是出現小腿抽筋、失眠等缺鈣的症狀。孕期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完整吸收食物、鈣片中的鈣質?想提升鈣質吸收率,又該注意哪些眉角?
專家破解4大迷思!每天補鈣,為什麼還會缺鈣?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張笛筠表示,以一般正常飲食來看,常人一天約可攝取5、600毫克左右的鈣。不過因為孕期平均一天需要補充1,000~1,500毫克的鈣質,若含鈣食物吃得少,每天就需要額外攝取至少500毫克的鈣片。

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提醒,由於身體的鈣質吸收上限一次是500毫克,若一下吃進過量的鈣,之後鈣質吸收率就會降低。孕期最好分次補充鈣質,比方早晚各喝一杯牛奶,三餐飯後各吃一次鈣片,讓身體可以充分吸收鈣質。

5大類食物鈣含量比一比

No.1乳品

在6大類食物中,乳製品高居含鈣量的第一名,牛奶、優酪乳、起司皆含有豐富的鈣質,一杯300cc的牛奶就含有高達300毫克的鈣質。

No.2豆魚肉蛋

雖然魚、雞、牛、豬、羊等肉類與內臟的鈣含量偏低,但蝦米、小魚乾、蝦皮等連殼帶骨的海鮮含有較多鈣質。且因為豆腐、豆干製作時會添加石膏、鹽鹵等含鈣的凝固劑,因此豆製品的鈣含量也很豐富(不過不同豆製品的鈣含量還是有高低之分,傳統豆腐、豆干鈣含量較高;豆漿、嫩豆腐鈣含量則較低)。

No.3堅果種子

講到富含鈣質的堅果種子,第一名非芝麻莫屬。但吃芝麻也有眉角。怎麼說呢?其實黑芝麻的鈣含量是白芝麻的20倍,所以黑芝麻比白芝麻更適合做為補充鈣質的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堅果類油脂含量高,必須控制攝取份量,以免同時吃進過多油脂。

No.4蔬菜

深綠色蔬菜、藻類鈣質含量較豐富,做菜時不妨多多使用芥蘭、莧菜、紅鳳菜、青江菜、海帶芽、海帶結等高鈣的蔬菜。

延伸閱讀:懷孕吃益生菌只能預防便秘?原來益生菌對孕婦還有這些好處!

No.5全穀根莖

全穀根莖類鈣質含量普遍較低,並非主要補鈣來源,不過仍可以選擇燕麥、綠豆、紅豆、蓮子等全穀類來補充鈣質,它們的鈣含量比白米多一點。

 

鈣質是否會造成結石?

構成結石的鈣質是草酸鈣,因此吃太多菠菜、地瓜、巧克力、花生等高草酸的食物的確有可能形成結石,但鈣質並不是造成結石的主要原因。

 

磷酸鈣、檸檬酸鈣吸收效率高

在懷孕期間,鈣質對於母體和胎兒都十分重要。但依照國人飲食習慣,若只從食物攝取鈣,往往很難獲取足夠的鈣質。怎麼說呢?雖然乳品在含鈣食物排行榜高居首位,但牛奶、起司並不是亞洲人的主食,豆製品也容易引發脹氣。正因如此,孕期還是必須搭配鈣片才能補足鈣質的缺口。因為純鈣是不穩定物質,必須與碳酸、磷酸、檸檬酸、葡萄糖等化合物結合才能製成可食用的鈣片;目前市面上的鈣片大致可分成碳酸鈣、檸檬酸鈣、磷酸鈣、胺基酸螯合鈣、乳酸鈣等幾個種類。

碳酸鈣是最常見的鈣質補充品,但因為難溶於水,即使有胃酸中和,吸收率也不大好。加上它被人體吸收後會釋出二氧化碳,容易造成脹氣,所以即便它的元素鈣含量較高,仍不適合作為孕期補鈣首選。相較之下,元素鈣含量比碳酸鈣少一點的磷酸鈣、檸檬酸鈣因為吸收率高、空腹或飯後皆可補充、沒有脹氣問題,相對成為孕期補鈣的較好選擇。乳酸鈣的吸收率也不錯,不過如果本身有乳醣不耐症,就不適合服用。胺基酸螯合鈣的鈣質吸收率高,但價格較昂貴,若經濟狀況許可,也可考慮補充此類型的鈣片。

延伸閱讀:別再問了!孕婦吃這些東西不一定會引發寶寶過敏,神經緊張反而會!

 

飯後吃鈣片效果最好

曾翌捷醫師說,若排除副作用干擾、在適當時機攝取,其實各類型鈣片並沒有太大差異,像鈣片和液態鈣的吸收率其實差不多。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從葡萄糖萃取出來的液態鈣,元素鈣含量極少,並不適合在需要補充大量鈣質的孕期服用。除此之外,因為身體主要吸收鈣質的部位是十二指腸,腸道吸收鈣質時須搭配胃酸才能達到良好成效,飯後胃酸分泌增加,此時補鈣效率最高。

吃太多鈣會讓胎盤鈣化嗎?

目前醫學界沒有明確證據指出胎盤鈣化和補鈣有關,胎盤鈣化主要是因為體質、胎盤功能老化、抽菸或吸入二手菸所致。

 

孕期3階段補鈣原則

第1孕期

懷孕初期補鈣不需特別增加劑量,只要按衛生福利部提供的成人營養需求建議,一天補充1,000毫克的鈣即可。曾翌捷醫師表示,由於胎兒在懷孕初期還沒有發育骨骼的需求,此時多吃芝麻、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含鈣食物,每天再喝1~2杯牛奶,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鈣質。值得注意的是,懷孕早期大多會出現嘔吐、脹氣等症狀,而碳酸鈣容易引發脹氣,此時最好不要吃碳酸鈣以免讓害喜症狀惡化。

第2孕期

這個階段寶寶的骨骼開始發育,每日鈣質攝取量從1,000毫克上升到1,500毫克;以不同鈣質來源劃分比例,從飲食中獲取的鈣質佔500毫克、鈣片佔500毫克、乳品也補充500毫克,就可以達到一天1,500毫克的劑量。曾翌捷醫師提醒,由於各種類鈣片的元素鈣比例差距甚大,從9%~90%都有,挑選鈣片時一定要看「元素鈣含量」而非「鈣質劑量」,元素鈣含量才是評估鈣質多寡的關鍵要素。舉例來說,若一片碳酸鈣的劑量為1,000毫克,但元素鈣含量只佔40%,代表在1,000毫克的碳酸鈣片中,實際能夠攝取的鈣只有400毫克。像葡萄糖鈣的元素鈣含量就只有10%。因此購買鈣片後最好將鈣片拿給醫師評估實際的元素鈣含量,才不會愈補愈缺鈣。另外,若在第2孕期完全沒有補充鈣片,通常會在當下就反映出缺鈣的症狀,不會等到後期才出現,孕媽咪可別大意。

第3孕期

此時寶寶變得更大,孕媽咪也要持續補充鈣質。這個時候必須攝取大量維生素D才能提高鈣質吸收率。除了補充維他命D,也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日照不會太強烈時出門曬太陽,夏天半小時,冬天1小時,再搭配散步,順便呼吸新鮮空氣,讓體內生成足夠的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孕期補鈣

 

孕媽咪缺鈣2大症狀

1.小腿抽筋

鈣質是穩定肌肉神經細胞的關鍵元素之一,肌肉神經細胞一旦缺乏穩定就會不正常放電導致抽筋。而鈣也是肌肉傳遞訊號的重要媒介,當肌肉無法順利傳遞訊息,便會開始痠軟無力、不正常抖動。正因如此,鈣質缺乏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小腿抽筋,有人還會合併肌肉抖動、關節痠痛無力。

2.失眠、淺眠

鈣質對大腦神經細胞有安定的作用。鈣質攝取不足會影響睡眠品質,讓人不易熟睡或容易清醒,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常說睡前喝杯熱牛奶可以幫助睡眠,目的就是為了補充鈣質。

延伸閱讀:破解女性產後月子禁忌9大迷思

牙齒鬆動…不一定是缺鈣

老一輩的人常說「生一個孩子壞一顆牙」,其立論點在於孕期大量流失鈣質會導致牙齒鬆動、牙齦浮腫。但曾翌捷醫師強調,孕期缺鈣是暫時現象,牙齒不大會因為這樣而受到傷害。孕期牙齒出問題大多不是缺鈣,而可能是牙周病,此時要做的並非補鈣,而是看牙醫。

天天補鈣為什麼還是缺鈣?

原因1.維生素D不足

就算吃再多高鈣食物、補充再多鈣片,體內維生素D不足也無法充分吸收鈣質。若孕期正好碰上陽光稀少的冬天,不妨服用維生素D的營養品以確保鈣質可以被完整吸收。

原因2.同時吃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

含草酸、植酸、高鈉、油膩的食物皆會影響鈣質吸收;高鐵食物會和鈣質競爭;茶、咖啡等利尿飲料也會讓鈣質流失,食用補鈣食物時應避開這些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

原因3.其他營養素與鈣質競爭吸收率

不少孕婦會以綜合維他命作為補充鈣質的來源,但綜合維他命中的鐵、鎂等營養素會和鈣質競爭吸收率,且鈣質在綜合維他命中佔的比例較低,建議孕媽咪

在綜合維他命以外也要吃鈣片才能吸收足夠的鈣質。

原因4.補鈣時間不對

碳酸鈣、磷酸鈣需要胃酸解離才能釋出鈣離子,飯後吃效果最佳;檸檬酸鈣、乳酸鈣、胺基酸螯合鈣則適合在睡前服用,若在不對的時間補鈣,就會讓鈣質吸收率大大降低。

 

孕期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