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飲食X睡眠X運動,打造0~2歲寶寶黃金免疫力

寶寶從出生以後就面臨各式各樣病菌的挑戰,如何才能讓寶寶養成不易生病的體質呢?本文請來4位專家,分別從飲食、睡眠、運動等3大領域教媽咪打造寶寶的黃金免疫力。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能讓寶貝健健康康!
飲食X睡眠X運動,打造0~2歲寶寶黃金免疫力

人體有哪些免疫器官?它們各自的作用?

振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羅玉芳解釋,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完整的皮膚可以第一線避免細菌侵入。但細菌有可能直接入侵口腔、鼻腔和會陰部的黏膜,所以黏膜層本身具有纖毛、可以殺菌的酵素、或較酸的PH值,是身體的第二道防線。如果細菌侵入黏膜,如人體第三道防線之吞噬細胞,會變形包住入侵者,送入淋巴循環、進而活化胸腺的T淋巴細胞、刺激淋巴結、骨髓中的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並記憶住此病菌。如此一來、下次再遇到同樣抗原之病菌,免疫系統就可快速做出反應及產生大量抗體。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成人有何不同?

人體免疫系統可分成先天的免疫及後天的免疫力。先天免疫包含皮膚黏膜這些生理性的屏蔽、吞噬細胞等對外來病原菌的融解或毒殺作用等非專一性的保護。而後天免疫是指B淋巴球及T淋巴球的專一性免疫。成人的免疫力好,包括先天免疫之白血球攻擊能力強,後天性免疫中對病菌的記憶資料庫也較大。因此遇到病菌時保護性的免疫反應出現較快。

相較之下、寶寶的先天免疫力雖然出生即擁有,但吞噬及消化掉病菌的能力比較弱;另外,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幾乎沒有任何病菌的記憶。因此後天的免疫反應也很弱、需逐漸建立。所幸此時期寶寶身上仍有媽媽懷孕時由臍帶輸送而來的抗體作為保護。如果在此時期餵哺母乳、母奶中有許多抗體可以保護寶寶。這些抗體是母親體內歷經2、30年所累積的病菌抗體,種類繁多,我們稱為「被動免疫」。

由於寶寶的腸道從未遇過細菌,每一次的感冒、腸胃炎等等,病菌中的抗原都會儲存在免疫系統的記憶庫中,不斷累積免疫力的資料庫,記憶愈多,免疫力就愈完整。羅玉芳醫師說,寶寶2歲前免疫力弱,較常生病,平均一年感冒10-12次屬於正常範圍。每一次令父母心驚膽跳的生病,都可以刺激免疫力的成熟。當然、有些細菌毒性極強,易有後遺症或生命的威脅,這些千萬不能冒險。寶寶例行施打的預防針就是針對這些危險病菌。

母乳對免疫力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寶寶4-6個月大前母乳都可以作為完全營養的供給。4個月以後雖需要加入副食品來訓練吞嚥、補充不足的營養,及建立腸道菌的菌叢,但此時母乳中的抗體仍能刺激寶貝免疫系統的成熟,因此、餵母乳的時間愈久,保護及刺激免疫成熟的時間愈長。因此、千萬別因為聽說「6個月後母乳的營養不足了」就斷然的斷奶。尤其寶寶在開始攝取副食品以後,也正值對環境充滿好奇到處探索,碰到病菌的機會變多,如果有母乳中的免疫軍隊(白血球)攻打細菌,正好可以作為這段時間保護寶寶的利器。

為什麼有些寶寶常生病?

有些孩子因為體質、遺傳、或環境的緣故,天生抵抗力差,常會感冒、流黃鼻涕、咳嗽,每次生病都一定要吃抗生素,此時即需借助後天的飲食、運動、睡眠調整體質。羅玉芳醫師提醒,若第一胎的孩子有免疫力差的傾向,媽咪在懷第二胎前就要做好準備,將身體調整成不過度肥胖、不發炎的體質。寶寶在胚胎時即處於相對健康(不發炎)的環境,日後自然也會養成比較強壯的免疫力。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是因為後天營養不良(偏食、挑食)而造成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免疫球蛋白,此時必須多增加孩子攝取的食物種類和營養。對於特別挑食的孩子,羅玉芳醫師強調,首先先改變用餐時的氣氛,不要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件痛苦的事,需要花一段時間讓讓寶寶逐漸愛上吃東西,也許一年或半載。

除了過瘦、營養不良,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孩子也同樣屬於免疫力不佳的族群。過多的脂肪細胞釋放出的發炎物質會使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造成鐵質的假象偏低,伴隨對抗病菌的免疫功能較差。因此,好的體質,好的免疫力其實就從最根本的生活做起-攝取均衡健康的食物,融入運動之好的生活型態,維持適當的體重和身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