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BeCareful,春季嬰幼兒常見疾病

俗語說:「春天後母面,欲變一時間。」是指春天乍暖還寒,早晚溫差大,這樣的天氣讓抵抗力較不足的嬰幼兒難以招架,許多病菌趁此時伺機而入。以下簡單介紹春季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並提供一些中西醫照護方法,讓爸爸媽媽們參考。
BeCareful,春季嬰幼兒常見疾病

春季嬰幼兒常見的疾病

1.流行性感冒

每年1~2月往往是流感流行的高峰期;但3、4月天氣乍暖還寒、氣候不穩定,可能導致流感疫情延後,家長不可鬆懈。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種型別,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主要是飛沫傳染,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也可經接觸傳染,因為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會經由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會有腹瀉、嘔吐等症狀。一般1~2週會好轉,但嬰幼兒抵抗力弱,容易出現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少數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腦炎、心肌炎。

治療與注意事項:

1.多休息、補充水分,多數患者可自行痊癒,採支持性療法,年紀小的嬰幼兒、免疫不全或是症狀嚴重者,可請醫師評估開立抗病毒藥物,來縮短病程並減少併發症。

2.6歲以下的兒童抵抗力差,建議事先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讓身體產生抗體,但流感疫苗並非可百分之百預防流感,在流行高峰期,仍需減少外出至公共場所。

3.孩子出現呼吸困難、拉肚子、咳血、高燒、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最好盡快就醫。

2.腸病毒

發病季節與氣溫轉熱有關,每年在3月下旬疫情會開始升溫,在5~7月達高峰。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其中有「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伊科」,及腸病毒68到71型,造成的症狀及疾病嚴重度也不同。經由糞口與呼吸道飛沫傳染,病毒存活時間長,在咽喉存留1~2週,而在糞便可長達6~8週,傳染力強。

症狀:最常見為「咽峽炎」,會在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並伴隨突發性高燒2~4天,咽喉痛、吞嚥困難,病程為4~6天;第二常見為手足口病,出現發燒與小水泡,水泡主要分布在口腔黏膜、舌頭、軟顎、牙齦、四肢手掌腳掌處,水泡有些會搔癢,病程約7天左右。

腸病毒要小心的是,腸病毒71型造成的腸病毒重症與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若寶寶出現高燒不退,而且有抽筋、呼吸困難、意識昏迷、哭鬧不停、嗜睡、活動力變差的情況,一定要盡速就醫。

治療與注意事項:

1.治療採支持性療法,可給予適當的退燒藥,並且增加水分的攝取。

2.腸病毒傳染力強,應盡量請假在家多休息,以免傳染給同學,在家需與其他小孩隔離。

3.家有腸病毒患者,全家人需勤洗手,並謹慎處理患童的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處理完畢立即洗手。

4.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5.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需使用含氯漂白水來清潔。

6.腸病毒在室溫、甚至冷凍下均可存活,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