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掛號】
如何評估要到診所還是醫院看病?
按照醫療院所分級制度,「小病到診所看,大病到醫院看」,除非孩子出現失去活力、精神萎靡、合併抽筋或痙攣、飲食異常的狀況超過5天以上,否則到一般診所就診即可。
怎麼確定要掛哪一科?無法判斷症狀怎麼辦?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呂立表示,孩子出生後,最好在住家附近的兒科診所找一位家庭醫師,讓孩子固定給家庭醫師看診。如此一來,當孩子出現需要轉診的情況時,就可以請家庭醫師協助轉介到大醫院的次專科就診。
如果沒有家庭醫師,要帶孩子到醫院看診卻無法確定科別,可先至普通兒科就診,兒科醫師會視情況決定是否轉診。若情況緊急,可以先上醫院網站查詢次專科和醫師專長,再致電醫院總機轉介相關科別詢問。
【看診前】
帶北鼻看診要帶什麼?
基本用品
帶孩子就醫前應準備兒童健康手冊、兒童口罩及安撫玩具或被巾。若孩子沒有腸胃症狀,還可以帶ㄋㄟㄋㄟ、副食品或餅乾,以免孩子在候診過程中餓肚子。如果孩子出現腸胃炎、嘔吐、可能需要住院等三種情況其中一種,記得帶1~2套替換衣褲。0~1歲嬰兒須帶尿布、紗布衣,1~2歲幼兒須帶易於穿脫的衣褲。
目前服用的藥物或用藥記錄
由於健保卡上的藥歷有侷限,如果先前已在別家醫療院所就診,最好備齊之前看病的藥袋,並向醫師說明孩子服用不同藥物的反應。若在藥局購買成藥,須帶藥單或藥盒。如果孩子服用某些藥物有過敏現象,應告知醫師,並清楚說明孩子過敏時的症狀,這樣醫師才能根據過敏的嚴重度決定用藥類別。怕忘記孩子對哪些藥物過敏,可以寫下來貼在健保卡上。
先前就醫單據、病歷
若孩子罹患先天性疾病(如心臟病)或慢性疾病(如癲癇),除了攜帶孩子平常吃的藥物,相關診斷證明、病歷、病史簡介也要一併帶在身上以便醫師查詢。特別是平常在A醫院追蹤卻在B醫院看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