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你家小孩超難帶?「高需求寶寶」跟著醫師這樣帶就對了!(上)

你家也有超難帶的「高需求寶寶」小孩,經常把你搞得快抓狂?!醫師提醒,如果覺得寶寶很難帶,除了心理需求外,也可能是因為寶寶的生理不舒服所引起的,爸媽也要特別留意。
你家小孩超難帶?「高需求寶寶」跟著醫師這樣帶就對了!(上)


本文統整寶寶常見的哭鬧原因,並提供爸媽「當寶寶哭鬧躁動或很難照顧時,爸媽究竟該怎麼做」的參考依據。超實用的照顧大全,高需求寶寶的爸媽必讀!

什麼是「高需求寶寶」?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蔡明倫醫師表示,「高需求寶寶」並不是一個專業的醫學名詞,而比較類似於家長的慣用語,通常泛指「較敏感、需求較多、較固執與堅持、比較不能忍耐,大人需要花更多時間照顧與陪伴的小孩」,比較屬於人格特質的表現,需要大人更有耐心的對待與關懷。比方對自己的不適較不能忍耐,持續大哭大鬧希望有人幫忙解決不適,也經常哭到問題被解決為止。

延伸閱讀:高需求寶寶,像是來討債?心理師量身訂做救星文!

不同年齡的需求程度不同

0~6個月: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蔡明倫醫師表示,0~6個月大的寶寶如果哭鬧,寶寶的生理需求通常大於心理需求。剛出生的寶寶可能對外在環境較敏感,如果發現寶寶較易哭與較難安撫、可能屬於高需求寶寶,建議最好不要太過頻繁地更動寶寶所熟悉的環境,比方減少環境改變與帶去過多的陌生環境,或是儘量不要更動主要照顧者。

此外,建議大人要即時滿足0~6個月大的寶寶的需求,高需求寶寶常以哭泣來表達「希望有人快來幫助我」的需求,比方: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太熱了、身上癢…等,往往大哭到有人幫忙為止,大人會覺得「這個寶寶怎麼總是在哭!」但其實每次哭泣可能都是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大人要多觀察寶寶的反應與付出更多耐心與毅力。

6~12個月:心理需求>生理需求

6個月以後,寶寶之所以會哭鬧,心理需求可能逐漸大於生理需求。6個月以後,會愈來愈黏主要照顧者,寶寶睡眠的時間也會逐漸變短,可能才睡一下就精神百倍,也相當需要大人陪伴,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寶寶容易大吵大鬧。此外,這個月齡的高需求寶寶也可能活力旺盛,跟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很多,大人也都要花較多時間來陪伴高需求寶寶。

1歲以後,可能會以不配合來表現

基本上,1歲以後如果哭鬧,心理需求為主要的因素。高需求寶寶的特質是希望能在短時間內即獲得身心的滿足。1歲以前大多以哭鬧來表示;1歲以後則不一定會大哭,有時候可能是以不配合來表現,例如:很容易生氣、亂扔東西…等,而且對各種事物的好惡也比其他寶寶明顯。

至於2歲以後進入叛逆期,絕大多數的寶寶大多都會經常說「不要」,並不是只有高需求寶寶才會這樣。

大人是否需要滿足高需求寶寶的需求?

高需求寶寶可能有很多需求,大人是否全部都需要一一滿足呢?蔡明倫醫師建議,當寶寶處於0~1歲的階段,建議大人盡量滿足寶寶的需求;1歲以後可以慢慢開始建立規矩,讓寶寶知道「爸比媽咪沒辦法一直都陪伴著你」、「你如果有需求,必須有耐心地等一下,我們可能無法即時滿足你」等。例如1歲以後,父母有時候可以在寶寶旁邊做自己的事情(但要確認寶寶處於安全的環境),而不一定要無時無刻都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寶寶的身上。

延伸閱讀:你家小孩超難帶?「高需求寶寶」跟著醫師這樣帶就對了!(下)

基本上,高需求寶寶在0~1歲的階段可能最難帶,因為此時對環境較敏感、又容易缺乏安全感,也常常需要別人陪伴,而且如果生活中有一些細節改變,例如:餵食方式改變…等,任何熟悉事物的改變,都有可能使高需求寶寶難以接受,也會變得比較難安撫。

寶寶愛哭鬧,應先排除生理方面問題

當寶寶哭鬧時,常常也有可能是因生理方面的不舒服所引起的,蔡明倫醫師提醒父母不要「因為自己的小孩是高需求寶寶,就忽視了他哭鬧可能是因為生病或生理不適所造成」,有時候寶寶可能真的生病了或身體不舒服。

當寶寶哭鬧時,要先排除是否為生病或身體不舒服等因素;如果都不像,要觀察是否為肚子餓了、尿布濕了、環境溫度不適宜等生理需求(或是先觀察是否為生理需求,再觀察是否生病);如果都不是,就比較偏向心理需求。

以下分別列出常引起寶寶哭鬧、讓大人覺得寶寶難照顧的生理不適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