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佳琦
意外往往發生在一瞬間,家有小小孩的家長要提高警覺,桃園平鎮有一名3歲小男孩,爸爸媽媽外出工作,將他交給阿嬤照顧,日前趁阿嬤煮飯的時候,竟然獨自「開車」出去玩,所幸遇到巡邏的員警,挨家挨戶詢問,才安全地將孩子送回,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悲劇。
作者: 江睿毓
清明連假期間,桃園市發生一起令人心驚的街頭衝突。一名44歲婦人到龍安街上一家飲料店買飲料,因與店員爆發爭執,接著情緒失控,摔手機、砸櫃台,最後甚至從包包拿出一把折疊刀,在店面瘋狂揮舞。
作者: Eden
「我不喜歡陌生人碰我頭!」「通通都不可以碰我身體!」為了防範 #Me Too ,大人應該要好好教導孩子身體自主權與界限,以宣示守護孩子安全,讓他們安心長大。
作者: 周品攸
在台灣用機車載孩子是常態,日前有一名阿嬤載著孫子跑外送,下車取餐時卻忘了熄火,站在前座的孫子因好奇竟誤催油門,連人帶車暴衝進攤販,所幸沒人受傷。
作者: 妞新聞
媽媽們要取得「愛自己」跟「愛孩子」的平衡:在孩子安全無虞的狀況下,滿足自己的需求是沒有關係的,像很多媽媽會怕孩子哭、孩子危險,所以一刻也不敢離開孩子身邊,不敢上廁所、不敢吃飯、不敢洗澡.......
作者: 湯佳珮
怎麼照顧1~2歲的孩子?1歲的孩子在想什麼?如何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讓孩子安全探索環境?分離焦慮怎麼辦?照顧一歲幼兒,這些事爸媽一定要知道。
作者: 戴筠
對小小孩來說,很多情境都會讓他們感到害怕;有的孩子一到睡覺時間就黏在媽媽身上不肯起來,就怕一個人待在黑黑的房間;有的孩子一坐上馬桶就開始號啕大哭;有的孩子則是任憑大人好說歹說就是不肯剪頭髮。該如何給孩子安全感呢?
作者: Editor
很多荷蘭父母認為,規矩是教育的基礎,是給孩子安全感的工具,規矩不只確保孩子的安全(比方說不能玩刀子、不可以跟陌生人走),父母也透過各種規矩,安排孩子的時間與生活空間。
作者: 陳萱蘋
自稱是有點龜毛的黑眼圈奶爸──徐嘉賢兒科醫師,為了家中兩位過敏孩子,認真鑽研相關資訊,以提供孩子安全無毒的生長環境為目標,進而以淺顯易懂的動畫與文字分享有關育兒的大小心得,其中揪出爸媽常見迷思與誤解的「育兒誤很大」系列文章引起熱烈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