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治療 共有686筆資料

醫師專欄 新冠常態化?疫苗、確診QA一次解答,中醫師教你4招日常保養!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隨著新冠疫情解封,確診已如同流感般常見,民眾可直接到診所看診拿藥,許多人對確診不再感到驚訝。然而,門診中仍有不少民眾對疫苗效果、確診治療及中醫角色充滿疑問。本文由彰化馬光中醫劉宗昇醫師分享專業觀點,並結合中醫養生建議,幫助民眾在疫情常態化下保護健康。

寶貝健康 出生剛滿月即染RSV病毒,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呼籲:孕期接種疫苗,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

作者: 江桂香

一個月大嬰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住進加護病房,總共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其中8天需要接受供氧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寶貝健康 10個小運動,幫助寶寶成功啟動:翻身、學坐、爬行、站立、行走!

作者: 游資芸

(2025.06.04更新)寶寶翻身、學坐、爬行、站立、行走,每一個進步都是爸媽驚喜的發現!職能治療師教爸媽,如何觀察寶寶的發展,以及各階段可帶寶寶做的10項運動,讓寶貝的每一個成長皆卓越!

新知快遞 他只是哭了一下,卻被爸媽毒打...出生不到一個月,男嬰竟三度送急診,全身骨折腦出血!

作者: 王佳琦

台中一對年輕小爸媽,竟因新生兒哭鬧失控出手,狠心將親生骨肉打到骨折,經醫生檢查已有嚴重腦傷,醫生說:「這已是惡意虐待,並非一般受傷而已!」更令人難過的是,該名男嬰在短短10天內三次因意外進出醫院,如果有人可以即時伸出援手,是不是就能減少一次意外的發生?目前男嬰還在治療中,但因為傷勢嚴重,醫生判斷將來恐怕會有終身障礙。

孕期知識 不要急著放棄寶寶!這4種疾病,在胎兒時期就能治療!

作者: 游資芸

(2025.05.14更新)「真的要失去這個得之不易的小寶貝了嗎?」當爸媽得知寶寶有異常,馬上陷入天人交戰,想著要放棄胎兒,還是生下來?先不必絕望,胎兒也有接受治療的權力!在台灣,這4種疾病,胎兒治療成功率很高,快來了解!

新知快遞 國小美術社團老師指侵,女童見「相似男子都會怕」,重判10年!兒童性侵害自我保護5撇步

作者: 游資芸

不可原諒!美術老師利用國小社團時間,在學校教室內對女童性侵害,造成孩子一生不可抹滅的身心創傷,需要進行心理治療,法院重判10年、需給付家屬100萬元。

醫師專欄 憂鬱症分4種:心血不足、肝鬱結、脾胃腎虛,你是哪一種?中醫師教你用穴道與茶飲改善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通常表現為長期的情緒低落感、興趣喪失、失眠、食慾變化等症狀。憂鬱症不僅影響心理狀態,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等問題。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西醫藥物控制和心理治療,但中醫認為,憂鬱症的發生與身心失調、氣血不和有密切關係,治療的核心是調和身心,從根本上改善情緒問題。

醫師專欄 小朋友總是坐不住,家長別擔心,中醫三招治療ADHD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家長常常接到幼兒園或是小學老師的電話,說小朋友總是不專心或者坐不住嗎,甚至有些老師會說您的小孩過動了,讓家長們都擔心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ADHD。

新知快遞 雲林民宅大火!五名小學生機警救援,一家四口生還,你準備好火場求生的技巧了嗎?

作者: 江睿毓

雲林斗六近日發生一起民宅火災,李姓一家四口被困屋內,所幸鄰居五名小學生機警應對,立即分工報警、大聲呼救,爭取了寶貴的救援時間。目前,屋主夫妻和13歲的女兒因吸入濃煙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孕前優生 備孕7秘訣,迎接好孕到!破解5大試管嬰兒迷思

作者: 江桂香

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甚或做試管嬰兒療程外,從生活上改變或注意也是備孕的方法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備孕夫妻可落實下列7項秘訣於生活中。

寶貝健康 寶寶鞋怎麼挑?學步鞋和學走鞋不一樣!職能治療師教你4關鍵選對鞋

作者: 游資芸

(2025.03.21更新)3歲之前的寶寶,腳仍在一點一滴的發育階段,為了承接這樣的使命,一雙好鞋對於剛在學步、學走的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人生下一步能走得更穩更踏實,幫寶寶選鞋不能輕忽,職能治療師教爸媽,如何挑對寶寶的第一雙鞋!

醫師專欄 孕婦得流感了怎麼辦?出現呼吸困難、胎動減少、高燒等症狀需盡速送醫!

作者: 張瑜芹

擔心孕期感染流感嗎?最新研究顯示孕婦是流感高風險族群,但接種疫苗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本文由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解析孕期流感症狀、疫苗安全性和治療建議,從預防、診斷到照護策略,提供完整防護方案,守護媽媽寶寶健康!公費疫苗資格、接種時機、防護重點一次搞懂。

寶貝健康 自閉症治療露曙光!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能力

作者: 編輯部

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疾患,會造成患者社交溝通困難、堅持度過高或侷限興趣而對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調查顯示,自閉症發生率約為1%-2%,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遺憾的是,目前對於自閉症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性治療方法。

醫師專欄 今天的妳是什麼顏色呢?中醫師提醒從色帶看私密處健康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女性也有色帶,白帶、黃帶、褐帶,這個不是空手道或跆拳道的色帶段位喔!而是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最常見就是白帶,這都是陰道的分泌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常困擾女性的色帶問題。

健康百寶箱 女性福音!乳癌篩檢年齡擴大至 40~74 歲,提升早期發現率,降低死亡風險

作者: Ariel

自 2025 年元旦起,政府決定擴大乳癌篩檢的補助範圍,將公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對象從原本的 45~69 歲,擴大至 40~74 歲,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篩檢,期望台灣女性可以提早發現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乳癌死亡率。

健康百寶箱 9歲孩童一覺醒來血跡斑斑!體無完膚讓他苦不堪言,異膚居家護理7大建議

作者: 王佳琦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兒童,是一種慢性而且會復發的皮膚發炎疾病,經查,全球約有10~20%的兒童、青少年又此困擾,有八成會在5歲前發病,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孩子睡眠、專注力,皮膚外觀也會多少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積極治療以及控制病情還是很重要的。

醫師專欄 還我光滑細緻的寶寶肌! 誰比較容易得異位性皮膚炎?要如何治療呢?

作者: 劉璦泇

許多大小朋友與成人,因為皮膚反覆乾癢、發紅、甚至出現龜裂的狀況而困擾不已。根據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發表,由陽明醫學院、中國醫藥學院、與林口長庚醫院共同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的發生率有顯著逐年上升的趨勢。

健康百寶箱 抱小孩肩膀痠痛、下背痛、媽媽手困擾?專家教你如何正確抱寶寶

作者: 李怡萱

新手爸媽在抱寶寶時,常因姿勢不當而導致肩頸痠痛或手腕不適。其實,透過正確的抱寶寶技巧,不僅能減輕身體壓力,寶寶也會比較舒適。林昱志治療師分享了幾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爸媽保護自己,並確保寶寶的安全與舒適!

醫師專欄 我的孩子有氣喘嗎?醫師指出6問題教家長簡單判斷氣喘特徵

作者: 黑倫醫師

幼兒氣喘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診斷過程充滿挑戰。醫師提出幾個實用問題,幫助家長初步評估幼兒是否可能罹患氣喘,並強調早期識別與專業治療的重要性。

寶貝健康 網傳自製蒸鼻器燙傷寶寶急送醫,都市傳說育兒都是對的嗎?

作者: 王佳琦

最近thread流傳用保溫杯自製蒸鼻器緩解寶寶鼻塞的影片,日前還受許多爸媽大力推薦,沒想到看似簡單有效的方法,卻藏著「燙傷」的危險,目前已有幾個嬰幼兒因自製蒸鼻器而送醫治療。

醫師專欄 耳朵整天嗡嗡叫嗎?耳鳴導致頭暈、頭痛,針灸加中藥治療可幫助緩解

作者: 馬光醫療網

診間常見的耳鳴患者多半是已經發生超過5年的,甚至還有20年的,而這些患者有些早已習慣與它共存,但有時還是會有頭暈、頭痛的情形發生,以及睡眠受到影響不慎其擾,而改善耳朵、腦部的血液循環以達到減輕不適症狀,增加生活品質是中醫能提供幫助的。

醫師專欄 過敏導致壓力賀爾蒙分泌增加,皮膚鼻過敏、青春痘和酒糟性皮膚,原來三者有關聯!

作者: 劉璦泇

門診越來越多在過敏性鼻炎獲得控制的個案,除了鼻子癢、鼻塞流鼻水、喉嚨卡卡的症狀獲得改善、夜間睡眠狀況顯著好轉,連長期反覆發作、困難治療的青春痘和容易泛紅、毛孔粗大的酒糟性皮膚,在規律治療後都有明顯進步。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因此獲得極大的改善。

醫師專欄 健保可申請生長激素!努南氏症和其他4種疾病一起了解

作者: 陳菁兒醫師

努南氏症,相信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的醫師都不陌生,是其中一個可以透過「健保給付」生長激素的疾病。

名人家庭 無名正妹小予進階新手媽媽!「吃全餐」加產後發燒,抱不到小湯包好心急!

作者: 江睿毓

曾是「無名小站」超人氣正妹的網紅小予(陳玟予),最近升格當媽!她在限時動態分享了兒子「小湯包」的誕生喜訊,但也透露生產過程不算順利。剛出生的小湯包因白血球偏低,被送往隔離室治療,至今仍需打針觀察,母子倆暫時無法見面。

專家專欄 孩子回家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傷腦筋!教你重建家庭氛圍,和孩子一起擺脫作業困境!

作者: 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治療所近期來了一位看起來充滿了困惑與疲憊媽媽,每次來上完課,我在跟媽媽做課後總結的時候,她總是看起來很沮喪,常常說兩句就開始掉眼淚……

醫師專欄 學前適應困難?可能是視力問題在作怪!專業視力治療如何助力兒童學習與發展?

作者: 陳韵臻醫師

眼睛健康、視覺接收表現及視知覺能力,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會影響兒童的發展及學習嗎?眼科醫師、驗光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士,是如何能幫助到我們的視覺呢?

健康百寶箱 腳跟「這裡凹」代表腎氣虛弱、夜尿多!足浴養生+打通腎經還能白髮變黑髮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有位夜尿嚴重的患者,針、藥都試過了,雖然有改善但想要更積極的治療,吳佩芸中醫師看了一下這位先生的「太溪穴」,也就是腳跟這裡,比常人更凹陷,代表腎氣虛弱,於是請患者回家做足浴,並且在足浴後敲打該處。兩週後這位先生回診時很開心的說,原本一個晚上要起來上5、6次廁所,敲打太溪穴後,夜尿的次數大大降低了一半!

醫師專欄 產後媽媽食補指南!哺乳媽媽進補的飲食禁忌是什麼?中醫師教妳正確進補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和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如何透過飲食維持健康。中醫理論認為: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根據體質和季節選擇合適食材,更可以達到調理身體、維持健康或輔助治療的效果。

客語學習 他,身兼職能治療師與客家歌手!4寶爸邱廉欽帶領孩子從音樂撿回母語

作者: 游資芸

身兼職能治療師的客家歌手邱廉欽,因祖父母意外身故,決心找回母語記憶,用音樂引領4個兒子說母語,一路上他發揮治療師的專業,引導孩子配音、唱歌、拍影片,成就滿滿之餘也為自己撿回客語。

醫師專欄 經痛嚴重,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檢查、治療、預防方式全解析

作者: 張瑜芹

你是否經常被劇烈的經痛所困擾,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小心,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訊。你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嗎?它有哪些常見症狀,又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該如何預防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