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佳琦
懷孕是一段既喜悅又辛苦的旅程,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前往產檢本該是安心確認寶寶健康的重要時刻,卻往往因交通問題而倍感壓力,因此許多縣市開辦「好孕專車」,申請辦法及補助金額,通通一次整理給妳。
作者: 王佳琦
衛生福利部自2025年5月1日正式啟動「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提供每位完成產檢的產婦兩次免費的產後健康評估服務,這項政策不僅補足過去產後照顧的空白,也希望透過早期介入,減少遺憾發生,進一步提升整體母嬰照護品質。
作者: 劉家豪醫師
首先,恭喜您懷孕!對於初次懷孕的媽媽而言,這是一段充滿期待與挑戰的旅程。懷孕過程中,每週可能會出現新的生理變化,而來自親友的建議有時可能讓人感到有些困惑。以下整理出產檢時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幫助您更安心地度過孕期。
作者: 江睿毓
39歲的林小姐,滿懷期待地迎接新生命,卻在產檢時收到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寶寶的染色體異常,確診為「柯林菲特氏症」。經過無數次的思考與掙扎,她最終選擇放手,讓這段短暫卻深刻的緣分停留在最美好的回憶裡。
作者: 游資芸
(2025.03.21更新)你害怕羊膜穿刺嗎?業界號稱「柯刺王」的婦產科醫師柯滄銘,為不計其數的孕婦做過羊膜穿刺,且過程中下針只要1/4秒,失誤率趨近於零。
作者: 李易良醫師
麻疹雖為高度傳染性疾病,但可通過疫苗接種與防護措施有效預防。對孕齡女性來說,提早接種疫苗不僅能保障自身健康,也能保護未來胎兒的安全與健康。對於已懷孕但未有麻疹抗體的媽媽們,建議盡量避免出入群眾較密集的環境,或是較高危險的流行疫區,保持勤洗手以及戴口罩。
作者: 江睿毓
陳小姐的懷孕過程原本順利,產檢一切正常,卻在29週時突如其來地提前分娩,讓她措手不及。她坦言:「完全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時擔心寶寶的健康,也煩惱出院後該怎麼照顧他。」
作者: 林宜屏
孕媽咪們有乖乖定期產檢嗎?國民健康署自 110 年起擴大產檢服務,將產檢次數增加為 14 次,產檢時又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安心懷孕、順利生產呢?
作者: 游資芸
孕期很多問題想問,但產檢時間太匆匆,常來不及提問便結束!別擔心,孕媽咪害羞不敢問的、看診時忘了問的,我們幫妳問!
作者: 游資芸
「怎麼知道胎兒在肚子裡好不好?」是每個懷孕媽媽無時無刻都在關心的問題,因為看不到,因為希望他/她健康平安。想知道寶寶有沒有乖乖長大?臺安醫院婦產部主任林珮瑩和台兒診所院長張東曜,分別用產檢和胎檢的專業角度,告訴孕媽咪10大胎兒訊息,寶貝正在告訴妳「他/她很好」!
作者: 陳震宇 醫師
胎兒發生先天性異常的機率大約為 3%。在過去,若在產檢時發現胎兒結構異常,有些準爸媽會選擇終止妊娠,或提早出生後請小兒科醫師接手治療。然而,這樣的選擇可能會讓胎兒失去生命的機會,或增加早產兒的機率,不僅要解決原本的結構異常,更必須面對早產可能帶來的併發症。
作者: Ariel
懷孕後,除了8週的產假之外,孕媽咪還有產檢假、安胎假,可以請;爸爸也有陪產檢及陪產假喔!此外,爸媽都可以運用的育嬰留職停薪、彈性工時、減少工時⋯⋯等,一定要知道的請假權益以及相關薪資補助,完整整理。
作者: 小樹醫師 陳柏廷
半夜,一通急診電話打破了寧靜。病人因暈眩和急性腹痛入院,超音波顯示腹內大量出血,生命垂危。陳醫師迅速判斷是子宮外孕破裂,緊急啟動大量輸血和開腹手術,成功從鬼門關拉回病人。這是一場醫療團隊與時間賽跑的驚險救援故事。
作者: 江睿毓
陪老婆產檢的當天,在知道寶寶性別之後,KID一整天都樂不可支!因為期待著的「好」事真的發生了!KID終於迎來了上輩子的小情人,這輩子的小公主!
作者: 林宜屏
從懷孕到生產後,初為新手媽媽心中總是有許多擔心、疑問,《嬰兒與母親》 透過調查,並取得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統計,發現產前,媽媽們最關心的是產檢跟寶寶的發育情況!
作者: 張瑜芹
自費產檢有必要嗎?產檢自費項目一定要做嗎?這篇文章由 婦產科張瑜芹醫師,來告訴我們產前檢查為什麼重要,公費產檢、自費產檢差在哪裡,以及產檢自費項目是不是一定要做,有哪些必做的自費產檢項目?產檢時需要空腹嗎、產檢有異常該怎麼辦,一次解答自費 VS 公費產檢懶人包。
作者: Fan
有著「最美士官長」的女星劉香慈,上個月驚喜宣布懷上第三胎,準備晉升三寶媽!這胎卻因為身體過於疲累,加上還有兩個兒子要照顧,心情 down 到谷底,一哭就停不下來,產檢時卻一路哭到診間,被醫師警告,如沒改善就要轉介身心科……引發一票網友心疼不已!
作者: 郭安妮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一般情況下,正常女性受孕步驟為精子通過陰道抵達子宮腔,與位於輸精卵中卵子結合為受精卵,再藉由輸卵管送至子宮腔內著床發育。
作者: 小樹醫師 陳柏廷
小美今年 30 歲,目前懷胎 7 個月,有規則產檢,無特殊過去病史。有一天半夜睡覺時,小美肚子開始一陣一陣的痛,痛到醒過來,起初以為是想上廁所,沒想到一坐到馬桶上,下面就開始唏哩花啦的流水出來。小美想到陳醫師說的,這可能是「破水」的情況,趕緊叫先生起床,1 個小時內就送到醫院檢查。在醫院檢查後,診斷為「早產陣痛」合併破水。緊急給予安胎藥物及肺泡成熟劑、硫酸鎂治療。後來在懷孕近 9 個月,生出一位健康的嬰兒,母子順利出院。
作者: 林宜屏
38歲陳太太多年求子,經由不孕症治療,終於懷上第一胎,懷孕後卻發現自己妊娠糖尿病……台灣妊娠糖尿病約 12~15%,可以說每十位孕媽媽中就有一位,真的讓孕媽媽們忽視不得!
作者: Editor
吳女士 27 歲結婚,半年後懷孕,夫妻倆因為這個小生命的到來高興不已。但是在30週產檢時發現胎兒羊水過少,恐有胎兒健康疑慮。這個壞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他們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緊接的一連串檢查排除了孕婦的原因後,指向可能是胎兒腎臟的問題造成,但超音波顯示胎兒的腎臟影像無異常。
作者: Fan
8 月剛宣布懷孕好消息的洪詩,時常在社群媒體分享孕期中各種生活日常。日前,她特別錄製影片與大家分享羊膜穿刺的檢查經驗,談到當時自己獨自一人躺在手術台上,檢查後又因皮膚對防水膠帶過敏,而瘀青一大片,當下內心的焦慮及恐慌,讓洪詩在影片中不禁紅了眼眶。
作者: 林宜屏
國人生育年齡持續上升, 111 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 32.42 歲,國民健康署提醒提供孕媽們孕期升級版 4 大權利福利與孕期健康 5 大原則,一起守護嬰兒與母親的健康!
作者: Editor
舊制(99年)健保署研議,認為懷孕中後期較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的狀況,因而放寬懷孕 28 週後健保給付,一天給付 5 片血糖試紙至生產為止。後來許多實證指向妊娠糖尿病病不一定只在中後期發生,而是在整個孕程都需要好好控制血糖,確保母親安全。
作者: Eden
為提供友善生育環境,新竹市昨(27)日宣布,4月1日起凡設籍並實際居住新竹市之孕婦,及與新竹市民完成結婚登記,並已入境居留、定居或停留之新住民孕婦,均可申請搭乘好孕專車至新竹縣市產檢醫院進行產檢,歡迎孕媽咪們多加利用。
作者: Angela
為確保母嬰健康,衛生福利部將妊娠糖尿病篩檢從自費納入補助範圍。這項被許多孕媽咪視為產檢大魔王的關卡,須忍受8小時空腹飢餓,在5分鐘內喝下75克葡萄糖水,並於1、2小時後各抽一次血,因此疾對母嬰安危影響甚鉅,及早發現才能及早因應治療,降低風險。
作者: 江睿毓
正常懷孕的情況下,6~7週可以看到胎兒的心跳,12週左右,媽媽就會拿到孕婦手冊,也意味著從此刻開始你已具備準媽媽的身分!下面5件事,你做好準備了嗎?
作者: 李佳芢
除了公費補助的14次產檢,許多醫療平台也開發了各式各樣的自費產檢項目,讓孕媽咪們的孕期可以更加順利~自費產檢的市場中的項目百百種,有哪些項目建議孕媽咪要做的呢?產檢時發現寶寶異常怎麼辦?就讓宥宥婦幼診所的李俊儀醫師為孕媽咪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