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家長在社團指出,孩子最近會尿床,難道是因為冬天的關係嗎?是的,有些孩子在夏天不會尿床,但到了冬天卻出現尿床現象,那是因為天氣冷,皮膚排汗變少,膀胱累積的水量就會增多,也就更容易有尿床情形。
日前有個媽媽在臉書「爆怨2公社」發文表示,5歲兒子最近因為做惡夢不小心尿床,在陽台洗床單時,跟丈夫聊天時講到兒子尿床的事情,隔壁的鄰居阿婆也正好在陽台,疑似聽到他們的談話,竟在兒子走出陽台時,出聲取笑:「唉唷,弟弟羞羞臉,5歲了在讀書了還會尿床,你有沒有被你媽媽打屁股?一定有吼」害得兒子一臉尷尬地跑進屋子。
沒想到阿婆還不停止,繼續說:「他也會拍謝捏,哈哈,啊你到底有沒有處罰他,我跟你說小孩上學了就要嚴格一點教他不要尿床,不然也有上國中還在尿床的,你看我孫子balabala…………」
此時原PO已經聽不下去,回應:「其實我兒子已經很努力了!我們有在教他,但我不會處罰他、不會罵他,所以我希望妳也不要這樣嘲笑他,小孩子也有自尊心的!」接著阿婆就說:「唉唷~好啦好啦,算我比較雞婆啦」
原PO氣憤表示,兒子已經很努力了,而且尿床的頻率頂多一年2次,認為外人雖然嘴巴出自「好意」,但也不應該隨便嘲笑別人的孩子。
<翻攝自爆怨2公社>
根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每100位5歲的幼兒中,就有15~20位有尿床現象。而尿床的定義是「超過5歲、可控制自己小便的幼兒,每週出現兩次以上夜尿、且連續3個月,才算是『尿床』。」若只是1、2次的偶發事件,且沒有持續3個月出現,都不需要介入治療。
尿床雖然並非什麼嚴重的醫療問題,但孩子遇到這種狀況時,通常因為害羞而不敢說,進而給心理帶來許多壓力,而父母的態度影響更是深遠。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曾在專欄中提及,若孩子發生尿床,可以先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1.我們家是否也有人小時候有尿床的經驗?因為尿床是會遺傳的。
2.寶寶在白天的時候,尿尿幾次?
3.最近的家裡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如搬家?弟弟或妹妹出生?夫妻吵架?因為情緒、壓力也可能造成尿床。
4.寶寶晚上是否喝了太多碳酸飲料、咖啡、橘子汁、或水?
5.寶寶尿尿的樣子是否與平常不同?若發現尿液混濁或粉紅色尿或血尿,請一定要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以為尿床會自然好?出現3狀況應就醫
尿床會使得孩子感到自卑、害羞、愧疚,但其實尿床的原因很多元,家長應該耐心陪伴,湯國廷醫師給予以下建議:
1.不要責備你的小孩
2.告訴寶寶不是他的錯,尿床這件事大多數會隨著年齡而消失。
3.告訴寶寶其他寶寶也會這樣,這沒什麼大不了。
4.可以在床上再加上保潔墊。
5.請寶寶幫忙更換弄濕的被單和床單,這個動作是教他負責。當然,如果他認為這是處罰,那就不建議。
6.不准家裡其他成員嘲笑尿床這件事。
7.上床前,讓寶寶先上廁所,而且避免睡前喝大量水。
8.上床1~2個小時後,把寶寶叫起尿尿。
9.如果沒尿床,給予鼓勵;如果尿床,給予支持而非懲罰。
10.注意寶寶日間尿尿情形和排便狀況。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