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當孩子哭泣、發脾氣或行為不當~遇到必需深呼吸的育兒狀況時,父母對自己說5句話

成為父母之後,關於孩子教養的學習似乎就沒有停止過!面對狀況題時我們都曾傷心、無助、暴怒、失控過,也在其中又找到重新面對的方式。在下一次又處在需要深呼吸的育兒狀況下,不妨試試看對自己說以下5句話,或許能從中找到幫助孩子的力量。
當孩子哭泣、發脾氣或行為不當~遇到必需深呼吸的育兒狀況時,父母對自己說5句話

 

Playful Parenting一書的作者Lawrence J. Cohen博士在今日心理學網站發表了一篇關於他在Instagram上看到的一則媽媽的貼文與想法。

一位名為mom.ma.g的媽媽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段關於她如何在面對育兒難題時保持冷靜與同理心的貼文。在一段媽媽和她哭泣的孩子的影片中,媽媽分享了她在深呼吸之後不斷重複對自己的話:

  1. 孩子不是故意讓我難堪,他只是遇到了困難。
  2. 我越冷靜,就越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3. 沒有不當行為,孩子試圖告訴我一些重要的事情。
  4. 對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5. 幫助他,不要傷害他。我能做到。

這5句看起來簡單的話,卻包含了很多的訊息和意義。讓我們一起來讀懂它。

 

孩子不是故意讓我難堪,他只是遇到了困難

這是一種心理夠強大的人才能達到的解讀境界。當孩子哭泣、發脾氣或是表現出反常行為,當大人無法立刻「解決」狀況時,通常會感到無助。而無助很容易轉化為防禦心,我們會將情況解讀成威脅:你給我惹麻煩了,你讓我瘋了,你毀了我的一天。

但事實是孩子不是故意要惹麻煩,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其實是他遇到了困難。

 

我越冷靜,就越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發生狀況時父母的任務是要幫助孩子學習冷靜下來的能力,所以我們需要比孩子先冷靜。提醒自己,冷靜下來的原因是為了有效處理問題,而不是為了關閉我們的感受,那麼就更容易堅持到底並獲得冷靜。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而波動,更不要讓我們的沮喪或憤怒而使問題複雜化。

教養路上遇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之後,我似乎也從中習得一次比一次再冷靜一些的精髓了,相信你也可以。

 

沒有不當行為,孩子試圖告訴我一些重要的事情

不要只是看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孩子隱藏在行動背後下的話,我們懂了嗎?Lawrence J. Cohen博士表示,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父母可能會被他的哭聲所困擾,但我們不會要求寶寶「用說的」。然而,一旦孩子開始會說話了,我們就期望他們總是用語言表達。

事實上,某些特殊的情感或狀況下,對成人來說也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孩子令人困擾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溝通嘗試,我們可以試試看去理解它。

 

對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人生各個階段裡,我們對事情的衡量有不同的輕重。我想要吃的東西被別人吃掉了,同學不跟我玩,誰誰誰不守規矩...,這些對孩子來說可能都是他們眼裡的大事。

我的孩子曾經在我對他說「只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之後,對我抱怨過:「這對我來說是大事!」說實在,我並不記得當時是什麼事了,但我後來學會提醒自己,不要隨便小看孩子的大事,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幫助他,不要傷害他。我能做到

當我們感到無助、無法解決狀況時,一不小心就可能做出衝動的行為。「幫助他,不要傷害他,我能做到。」,會有魔力般的效果,可以阻止我們說出或做出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的事情,例如大聲怒罵或生氣地離開。

提醒自己我能夠做到這一點,可以激勵我們回想起過去處理艱難時刻的成功經驗。

 

除了對自己說上述的這5句話之外,媽媽也對女兒表示:「我可以抱抱你嗎?」「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可以哭。」「我在這裡。」

一個擁抱就很有意義,Lawrence J. Cohen博士說明,擁抱會在神經系統中引發整個鎮靜過程,而這個動作表示:我們仍然有聯繫。想哭的話就哭吧,眼淚是能療癒的,眼淚讓悲傷出去了。父母的任務是要看到孩子的感覺,並讓他們知道我看到了。我在這裡,則這是每個孩子需要聽到的基本信息,尤其是當他們情緒激動到崩潰或表現不佳時。

 

犯錯沒關係啊,不論對象是孩子或是父母。父母也是人,人就是時常會犯錯,我們會理解孩子、原諒自己,而每一次犯錯也都讓我們再成長了一些些。你也有這種感覺嗎?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也跟著進化了自己,好強化更多能力陪伴孩子繼續前進。

 

撰文/江睿毓

資料來源/Psychology Today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