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魷魚遊戲3》母子戲更震撼!用母愛詮釋人性:「只要保他我什麼都做,最後卻是我殺他」

《魷魚遊戲》之所以好玩,在於這是一場人性的爭奪戰,是社會的縮影,戰勝人性,就會贏得遊戲。而母愛,在遊戲中不只是犧牲,而是媽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留給孩子的是什麼。
《魷魚遊戲3》母子戲更震撼!用母愛詮釋人性:「只要保他我什麼都做,最後卻是我殺他」

 

《魷魚遊戲3》兩位媽媽的無私,是母愛也是人性

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3》的母子戲引熱議!在殺戮遊戲裡,玩家為了高額獎金和存活拼命,人命不值一提,然而編號222號、149號兩位母親的加入,為了搶救「寶寶」,展現無私的一面,讓人不禁感慨,母愛不管在任何時空底下,都是被置頂最高級別的愛。

殘酷,可說是《魷魚遊戲》的劇情主調,一群在現實世界欠債、幾乎被放棄的一群人,為了遊戲獲勝的獎金,彼此爾虞我詐、不擇手段,每看到一項遊戲結束後成山堆積的屍體,彷彿看見人性熄滅的一刻。

《魷魚遊戲3》兩位母親參與遊戲,222號金純熙(曹柔理飾演)、149 號張金子(姜愛心飾演),呈現出不一樣的人性面向。

222號是孕婦,在第四項躲迷藏遊戲中,由149號、120號趙賢珠(朴成焄飾演)幫助生下寶寶後,寶寶的到來,映射出人性的光明或黑暗面。

 

149號張金子:守護兒子最後的善良

首先,在躲迷藏遊戲中,149號的兒子007號朴容植(梁東根飾),在遊戲結束前看到222號,想要刺殺她獲取過關的機會,但149號寧可兒子殺自己,也要保護222號和寶寶。

最戲劇性的一刻,在兒子拿刀刺向222號的最後瞬間,她拔下髮簪刺向兒子,她的善念,讓她在親生子和寶寶之間,選擇了後者,同時也守住了兒子的善良。

在兒子死亡後的當晚,她找上456號成奇勳(李政宰飾演)長談,希望他能接替她守護寶寶。她提到,好人和壞人的不同,在於壞人為非作歹推卸責任,卻過得心安理得,「好人則是相反,總是怪罪自己,再小的事都能自責不已。」

她想起兒子,總在任何事上責怪自己,最後她不滿他太懦弱,向他說了狠話,結果兒子竟然承受不住而走上絕路,後來她心想:「只要能保住他,我什麼都做,要我上刀山、下油鍋都行,結果呢?最後卻是我殺了他。」

她告訴456號:「不論用什麼角度看人生都是不公平的。」當晚,她便上吊自縊了。她用行動,守住人性良善的最後底線,彷彿在呼應主角456號的吶喊:「我們不是賽馬場的馬,我們是人。」

雖然很多觀眾看到這一段認為,為了別人的寶寶刺傷自己兒子,劇情並不合常情。也許,好比人性的光輝,天空之大,凡只要有一道光芒,就足以閃耀整片夜空。

 

222號金純熙:犧牲自己,讓寶寶活下去

而222號純熙,身為寶寶的母親,她在跳繩遊戲關卡,由於腳受傷直接放棄過關,選擇從懸崖上墜下,她說:「「大叔,請你待在那裡,你要是出事了,我的孩子也會死。」她不要456號涉險回來揹她,犧牲自己,讓他無後顧之憂全心守護寶寶。

她在一躍而下時,告訴456號:「你之前告訴我,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我保護孩子的方式。」令人動容。

有人說,世上最無私的是母愛,孩子和母親的感情,因血緣和愛而連結在一起。劇中兩對母子不同兩種母愛,分別詮釋人性的兩種面向:149號的無私,為兒子守住最後的善良;222號的犧牲,換取更多寶寶活命的機會。

不管在心理或生理,這都是一份媽媽的愛,不僅僅是遺傳或教育,而是母親想傳承給自己孩子的信念。

如同《魷魚遊戲》導演黃東赫,曾接受訪問提及,他希望大家記下的是劇裡面那些善良、正直的角色以及他們的行為,希望觀眾的身邊可以充滿這樣的人,並成為這樣的人。

 

撰文/游資芸

圖片來源/Neflix《魷魚遊戲3》劇照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