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3個教養方法,教出尊重多元、不歧視的孩子

近期台大經濟系學生發表歧視政見,引起軒然大波。為什麼孩子會公開發表歧視言論?作為家長,該怎麼教導孩子尊重多元,教出不歧視他人的孩子?臨床心理師、教養專家提供實際作法,供家長參考。
3個教養方法,教出尊重多元、不歧視的孩子

 

近來發生兩起學生涉及歧視言論的事件,一個是台中一中學生涉及原住民族群,另一起則是台大經濟系學生在學生會的選舉公報上發表歧視各種族群的言論;這些學生的言論引起社會譁然:為什麼他們會把歧視當玩笑,公開發表這些充滿歧視的言論?

「台大經濟系這樣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兒福聯盟發言人、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指出,人權中的「平等權」是所有人與生俱有的權利,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的權利都不該受到他人的傷害、剝奪。他認為,這次的事件是凸顯了台灣的人權教育不足,在以升學為主的體制裡,孩子沒有感受到應為他人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但也是給家長、學校老師的重要提醒,可以把這樣的事件當成機會教育,好好跟孩子溝通,學習尊重多元。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駱郁芬則認為,當發言者無法接納與自己不同者,並且認為對方比自己低等,給予較差的價值判斷、貶低對方,就會涉及歧視的言論,然而歧視言論跟發言者本身的能力、條件等無關,「就算不發生在台大,也可能在任何一個校園。」

 

教出尊重多元、不歧視的孩子

在發生涉及歧視言論的事件後,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蘇軒立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評論,他認為,近日出現學生的不當言論,表明這並非個案,而是教育沒做好,沒做好的原因不是教科書沒寫或是考試沒考,而是社會沒有提供適當的環境,因為「平等的學習需要來自於平等的生活環境」。

若要孩子理解尊重、不歧視,要從教育做起,以學齡孩子來說,從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就可以給孩子機會教育,以下是專家給予的建議:

1.讓孩子「習慣差異」

駱郁芬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比如國小孩子說:「媽媽,新轉來的同學皮膚顏色黑黑的,好奇怪喔!」這時家長可以回應孩子,「轉學生的膚色很深,其實是世界上有很多人的皮膚是不同顏色喔!我們來看看~」家長可以藉機帶孩子認識全球各地有不同人種的膚色,不管是繪本、影片等,可以找適齡的教材跟孩子一起學習。

重點是讓孩子明白,「跟我不同是很正常的事。」駱郁芬強調,學習「不歧視」,並不是要孩子把所有人一視同仁,「大人不能去否認每個人的差異。」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可能不一樣,但不會去比較「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如果有了比較和價值判斷,就會有歧視。比如孩子說:「媽媽,開挖土機的人身上好髒,很不愛乾淨。」這時家長就需要介入讓孩子理解,有些工作本來就會弄髒(事實差異),但跟本人是否愛乾淨(價值判斷)無關,可以說:「他身上很髒是因為很認真工作,蓋房子的環境本來就會把自己弄髒,表示他們很辛苦在蓋房子,並不是他不愛乾淨。」

其次,在教導孩子平等時,家長也要記得尊重孩子的喜好。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說:「我喜歡藍色,男生應該喜歡藍色、女生就要用粉紅色的東西。」駱郁芬分析,孩子「喜歡藍色」是個人的喜好,家長可以尊重;而孩子認為性別必須使用固定的顏色,則是社會環境給他的刻板印象。因此家長可以跟孩子說,「原來你喜歡藍色啊!不過女生不一定喜歡粉紅色、男生也不一定喜歡藍色,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

2.善用繪本、角色扮演培養同理心

李宏文分享,家長可以從繪本、卡通、電影內容著手進行機會教育,例如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史瑞克」,可以發現費歐娜公主與眾不同、有著綠色的皮膚與獨特五官,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美的定義是什麼?」、「如何看待不同長相的人?」

此外,李宏文建議,家長可以引導家長學齡階段的大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藉由扮演過程感受被歧視者的感受。他舉例,孩子可以想像自己是性少數者,家長則負責說出事前搜集的、對性少數者的不友善評論,例如「你是娘娘腔」等,或將負面評論做寫在標籤紙、貼在孩子身上,接著詢問孩子,「被這樣評論,你的感覺如何?」、「你認同『娘娘腔』這個標籤嗎?」引導孩子思考。

李宏文也說,在校園中,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用角色扮演方法進行教學。可以請一名學生坐在中間、身上貼滿標籤,請一旁的同學分享,「看見他身上被貼滿標籤,你怎麼想?你的感覺是什麼?」、「你會想阻止這這事情嗎?還是你會想轉過身去、裝作沒看到呢?為什麼?」透過分享,讓孩子知道歧視者、被歧視者、旁觀者的觀點。

3.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

尊重是很抽象的概念,該怎麼教孩子理解?駱郁芬認為,家長要理解,「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如果這樣的言論會傷害到別人,就不應該說出口,並不是說自己沒有惡意或者開玩笑就可以講。

至於孩子能否換位思考自己已經傷害別人,其實跟社會情緒學習(SEL)中所提倡的「社會覺察」有關,也就是孩子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立場。駱郁芬表示,從日常的對話就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這樣講別人會不會受傷?」「如果別人用同樣的語言評論你,會有什麼感覺?」

例如孩子說:「媽媽好胖喔~這樣好醜!」「弟弟喜歡玩洋娃娃,就像女生一樣,好奇怪。」家長可以直接回應孩子「你這樣講,媽媽覺得很受傷、很傷心,我覺得很難過。」也可以引導弟弟說出自己的感覺,讓孩子了解,這樣的話會讓人受傷,並不適當。之後再進一步帶孩子了解胖瘦、性別氣質等都是每個人的差異,並沒有好壞之分。

 

回歸身教,家長回應孩子時不帶價值判斷

駱郁芬在現場觀察,孩子對於這個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判斷、是否能尊重差異,絕大部分都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以及周遭的大人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能保有「自我價值感」,不會因為自己的優勢被威脅而去歧視、傷害別人。

駱郁芬舉例,如果家長常常跟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當工人、做黑手,不會有前途!」其實就在告訴孩子,「工人和黑手比較差,是不認真的人才會去當」。或者有些成年人在聊天時會說「外勞本來就很懶」等,類似這樣的價值判斷,都會埋下孩子對他人歧視的種子。

至於自我價值感,駱郁芬解釋,是讓孩子知道「我很好,並不是因為成績好或者其他別人認為有價值的標籤,而是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這樣的自我認同感的培養,也來自家長日常生活中不會用其他標籤或能力去評斷孩子,避免孩子有「有好成績的才是好孩子」、「能賺大錢才是成功的人」等,這樣對自我的評斷。駱郁芬說,如果孩子過度仰賴這些標籤來證明自我價值,就很有可能會在其他族群取得同樣成就時,孩子因為備感威脅,而用「歧視」的態度來對待人。

延伸閱讀:同理心怎麼教?老蘇老師:5步驟 開啟孩子的同理心訓練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